你念过的这么多佛经里,有没有哪一句经文最能触动你?
发布时间:2024-01-25 07:03:44 | 更新时间:2024-01-25 07:03:58 | 来源:居士之家

佛  经


有时候一部经典

甚至是一句经文

就如同大海里的一座灯塔

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如僧肇大师因读《维摩诘经》而发心出家

玄奘法师在西行路上

因一部《心经》而克服种种障碍

五祖弘忍直接以《金刚经》印心

……

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

许许多多的佛教经典里

有没有哪一句经文最能触动你?




一句经文,言下开悟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




惠能能够得五祖传法,继承祖衣,成为禅宗六祖,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一首偈子。但其开悟却是因为听到《金刚经》中的这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在黄梅五祖寺,惠能写下那首流传至今的偈子的第二日,五祖悄悄来到他舂米的碓坊,见惠能仍如往常一样在舂米,便问“米舂熟了吗?”惠能答道“米熟久矣,犹欠筛在。”暗喻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只待师父的点拨。


五祖用手杖敲了三下便离开,惠能心领神会,当夜三更来见五祖,五祖当即为他讲解《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惠能言下大悟,对五祖说了五句话: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五句话肯定了自性的重要,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五祖知道惠能已经了悟了本心自性,当即授予衣钵。




一个偈子,与佛结缘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增一阿含经》



据记载,唐代鸟窠禅师道行很深,所以,时常有人来请教佛法。有一天,白居易来到鸟窠禅师的树下,向鸟窠禅师请教佛法。白居易问禅师:“佛法的根本大意是什么?”禅师用《增一阿含经》中的偈子回答他:“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白居易听后,不以为然,原本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道理,于是有些失望地说:“这有什么稀奇,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啊!”禅师道:“三岁孩儿皆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白居易听了禅师的话,十分欢喜,礼拜而退,完全改变了之前自高自大的傲慢态度,并从此对佛法愈加敬佩,随后也皈依了鸟窠禅师,成了一位意境高远、修为脱俗的大居士。





一首偈颂,埋下种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金刚经》中的这一首偈颂,可以说对弘一法师的一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弘一法师从小读《心经》和《金刚经》,受佛教空灵思想的影响很深,这句偈颂,也深深地扎在他的脑海中。


在电影《一轮明月》的开场,就有着幼年时期,懵懂无知的的弘一法师,在家中长辈面前唱诵这句偈颂的场景。这大概也是他幼时最早的佛学启蒙,虽然当时的弘一法师可能并不明白经文的意思,却为他以后与佛结缘,进而出家为僧种下了一颗菩提的种子。






一个偈子,与佛结缘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金刚经》






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心经》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着空。 


 ——《华严经》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狂性顿歇,歇即菩提。 


 ——《楞严经》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智慧广大深如海,内心清净绝尘劳。 


 ——《无量寿经》







爱欲于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四十二章经》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佛遗教经》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坛经》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