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持戒能陶冶自性-皈依佛 内容: 宣化上人:持戒能陶冶自性宣化上人开示,受戒后要守戒,戒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即止恶防非,停止一切诸恶,奉行众善,防避犯错。 受戒后要本看‘止恶防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去做,那即是守戒。 在行为思想上尽量将恶停止,尽量去做善,帮助旁人。 要时刻防备自己有不合理、不合法的思想及行为。 此是戒之意。 持戒佛子要注意此点,能否照著去做? 各位皈依三宝后,对佛法僧要时刻存著恭敬心。 因为一切唯心造,若心常恭敬三宝,久之自然与三宝合而为一,而成为佛宝、法宝、僧宝、戒宝。 皈依佛后遇到佛像均要恭敬礼拜。 佛经均要放在世俗书上,及尊重的地方,佛经最好尊重整齐的放,不可放在楼梯边人走路的地方,要放在干净的地方。 要时刻尊重佛法僧之戒,切不可存轻慢之心。 持戒就是清静自性,把自性所有的乌云黑暗一扫而空,不守戒则乌云重重无尽。 越不守戒,乌云越多,就好像天空的乌云一样。 人不守戒,则在自性上产生染污乌云。 你不守戒,不是别人受伤,而是自己受伤,自己的自性受伤。 所以我们必须严守戒律,持戒就是正法,不持戒就是末法。 我们听闻佛法不须贪多,唯重止恶防非,能知能行。 ‘诸恶不作,众善奉行。 ’这就够了。 当佛要入涅槃时,因阿难尊者以四事问佛,其中问及当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入涅槃后,我们应以何为师? 当时佛郑重的告诉出家、在家弟子须‘以戒为师’。 所以我们念皈依时,也念皈依戒,就是以戒为师。 你想真正学佛法,就须以戒为师,非在口头上说戒、戒、戒,须在心里戒。 五戒不犯,则心里光明。 犯戒的人,你听他讲话,则知道里面总有个鬼,叫他讲话不能扬眉吐气,理直气壮。 他后边总是有一根绳子在拉著他,就好像鬼拉住他的尾巴,叫他害怕。 无论我到什么地方,不知为什么? 虽然我身上没带枪、子弹等等武器,但有些邪里邪气的人,见到我就害怕,甚至害怕得战战兢兢的连话也不敢讲,看也不敢看我。 今天我告诉你们为什么? 因为他们不守戒,一天到晚住在乌云里,在黑暗里躲看,见不到光。 不守戒就是末法的表现,你们要护持正法,就要守戒。 守戒非叫人守,要自己守。 不守戒则自性受伤。 自性受伤就是染污、黑暗,就好像镜子上盖了很多尘埃,照不得人。 我们的自性就像镜子一样光明。 我们原本都有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自性是光明无量的,但因不守戒,光明就显不出来,记忆也不好了,什么都不好。 为什么人愚痴? 就因不守成。 还有现在一些弱智儿童及低能儿童,也是因前生不守戒,所以就如马、牛一样愚痴,虽有人身而无人智,不但愚痴且颠倒。 就像今天有个人来问我,他是第几地菩萨? 根本他连菩萨的边都还没有摸看,就问自己是第几地菩萨? 你说可怜不可怜? 这一类人都是不守戒,所以变成神经发狂。 佛就是大智慧,谁有大智慧,就像佛一样。 不能成佛,就是因为不守戒。 佛生生世世都是在守戒,丝毫戒也不犯,所以证得佛身,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 要是每一个人都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这就是守戒。 发布时间:2024-12-23 09:04:20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0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