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参平 内容: 风绕过隆兴府(今江西南昌一带)兜率院的回廊,把从悦禅师的海青衣角吹得飘飘拂拂……他望着松林里升腾的云雾,想起半生的清修,悠悠然笑了……极其清闲的心灵,就是一种净土了。 生命,原该分分秒秒自在,时时处处清净呵! 所有的知识理念,只是使生活清纯无垢的工具,不是生命的牢笼。 你信仰一件事,不妨尽可能去做,但不必因此排斥其他的事;可以用许多活泼的方式完成这件事,但不必硬生生限制在一种方式上。 譬如行善做功德,未必施舍金钱才算功德。 扶持蹒跚的老婆婆过马路是功德,供养僧伽衣食是功德,弘法助念是功德,条条善心善念的道路都是功德。 平常日子里,你看到的每一件好事,听到的每一句好话,统统是功德啊! 参禅,只是在平常日子的平常事务里,做清净慈悲的事。 从悦禅师从地上拾起一片枯叶,轻轻摩挲着,微笑走过大雄殿角,入殿升座……他开口说话时,四境平和,连檀香的气味都完全岑静了:“出家人安居幽谷之中,耳目何等清净,心灵何等自在。 倾听秋风吹动古松,便是天地宇宙的呼吸;观看秋月映照寒潭,就是三界生命的虚空身影。 禅僧来到这里,正好照见自己的真实面目,触摸自己的生命脉搏,如果人在真实道场里,还要寻求什么真实,那就像两只猴儿垂着四条尾巴,把自己弄累赘了。 ”有人的眼光清明,有人眼里满是疑惑;有人用心眼感觉眼前的真实宁静,有人用肉眼去观察从悦禅师的言语……从悦禅师想起当年与石霜楚圆禅师门下的天童清遂的对话。 当时清遂对出家人的禅行偏于知解提出警告:“可以入佛,不能入魔。 ”“怎么说? ”“生死交关的最后心情,或临终的最后意念,才是真正的禅关。 ”从悦禅师望着殿外飞翔的兀鹰,又叮咛:“老僧已放下世俗意念分别识,不再执著虚幻的名相,只看取眼前真实的生命。 看见乌龟,却唤作鳖,不卖弄玄妙真理,只是静默点化,使那些神棍灵僧看见我就眼中滴血,恨我坏了他们的生意买卖。 你们有笑对一山烟霞而悠然自得的人吗? 一曲升平笛音,心念清净处,消去多少烦恼。 ”(信息来源:摘自《人生禅》)编辑:明蓝 发布时间:2024-12-28 08:54:22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0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