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品茶就是参禅 内容: 茶在唐代,由于陆羽等人的倡导,使品茶之风大盛。 此后,饮茶风气逐渐传入佛教界,乃有茶禅一味的说法产生,据说最早提出禅茶一味之说的是圆悟克勤禅师,谓茶道之精神与禅之精神相互一致。 在禅宗丛林寺院里,茶的重要性尤其显著。 在甚多仪式之中,都必须举行茶礼,在《敕修百丈清规》中,即有多处述及茶礼之举行时间及作法。 由于饮茶与禅宗寺院生活之关系日益密切,因此,在禅宗寺院中,陆续产生与茶有关的职司或术语。 例如︰茶头,是指禅刹中掌茶的人。 以僧或行者充当;茶鼓,是禅刹于祖忌进献茶汤时,或举行茶礼时所鸣之鼓;茶汤,是禅刹中每日晨间供奉在佛、祖之前的煎茶;茶礼,禅刹中,以茶相款待的某些礼仪。 禅林里最有名的莫过于赵州从谂和尚吃茶去的公案,后世佛子常将喝茶戏称为赵州茶,即自此公案而来。 《五灯会元》卷四︰师(赵州)问新到︰曾到此间么? 曰︰曾到。 师曰︰吃茶去。 又问僧。 僧曰︰不曾到。 师曰︰吃茶去。 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 师召院主,主应喏。 师曰︰吃茶去。 为这则公案作注解者不计其数,但最基本的是要告诉我们,禅是要去体验的,禅是要在日常实践中参究的。 禅刹中的饮茶方式,是与礼仪相配合的。 这种礼法之茶不仅是象征寺院之仪规,而且也是内心的一种修行。 此种礼法之茶,随着中国禅的东渡而于镰仓时代传入日本。 不久,即广行于日本民间。 至室町末期且形成茶道。 南都称名寺的村田珠光被奉为茶道之祖,氏尝参禅于大德寺一休宗纯。 之后,界(地名)的武野绍鸥承继珠光的传承,将茶道由界传到京都。 至绍鸥门下千利休时,茶道已在京都确立据点。 至今茶道与禅仍然深深地结合在一起。 那么,究竟禅与茶如何是一味的? 禅与茶在哪些方面具有相同之处,我想,千百年来,这也是茶人与禅人所共同参究的公案。 发布时间:2025-02-04 08:02:13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1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