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太桥旦曾堪布:善恶果报从不会出错,到底是谁在“管理”? 内容: 太桥旦曾堪布:善恶果报从不会出错,到底是谁在“管理”? 有弟子问,为什么造业必有果报? 佛法告诉我们:一切果报既不是命运安排的,也不是上天主宰的,而是全部源于“阿赖耶识”这个公正的法官。 阿赖耶识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与我们朝夕相处、寸步不离。 我们的每一个念头、每一个言行,都会记录在阿赖耶识之中,然后根据种种缘,在未来引发相应的果报。 比如我们说了一句伤人的恶语,说出的当下,这个业因就种入了我们的阿赖耶识。 如果是无意而说,业因会种得比较浅近;如果因为嫉妒、嗔恨刻意而说,而且不加忏悔,业因在阿赖耶识中就会种得非常深入。 阿赖耶识就像一位公正而尽责的管家,管理着我们的“业”,它会清楚无误地记录所有业因,并保存得完整无缺。 对我们来说,这既幸运又不幸。 幸运的是——我们的一切善行善念永远不会消失;不幸的是——我们的一切恶行恶念也将永久保存。 除非真诚忏悔,否则,一切恶因必有恶果,无处可逃。 阿赖耶识不仅会保存一切业因,还会收取利息——随着时间的推移,业因会慢慢地扩大。 所以,此生微小的恶业,来世会发展成巨大的恶报;此生点滴的善事,来世会发展成无限的善果。 来世的生命是恶性循环还是良性循环,完全取决于当下。 所以佛陀说:“自己是自己的救星,自己也是自己的仇人。 ”我们的前途完全由当下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决定。 记得我小时候,家乡的老人总是警告我:“小家伙,你身上住着两个神,一个记录好事,一个记录坏事。 ”现在我明白了,这两个神都供职于阿赖耶识,是阿赖耶识在准确地记录、保存我们的一切思想言行。 因此,如果造下了某个恶业,要尽快忏悔。 如果拖上一个月或是好几年,这个业因就已经种入阿赖耶识的深处了,很难再被挖掘出来,更不可能轻易销毁。 这就譬如我们在生活中犯下了罪行,不仅没有自首,反而在外潜逃,那么等到被警察抓住的那一天,就只有罪加一等了。 “因果不虚”并不是佛陀强加给我们的纪律,而是能左右我们未来苦乐的真理。 佛陀发现了这个真理,如实地告知我们,希望我们能够相信和遵守这个真理,希望我们离苦得乐。 这就是佛教超越一切科学、哲学、宗教的伟大之处。 转自腾讯佛学 发布时间:2025-02-20 09:27:56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1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