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这种欺诈的行为,会有什么果报? 内容: 宣化上人:这种欺诈的行为,会有什么果报? 这种欺诈的行为,会有什么果报?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五者、诈习交诱,发于相调。 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绳木、绞校;如水浸田,草木生长。 二习相延,故有杻械枷锁,鞭杖挝棒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奸伪,同名谗贼。 菩萨见诈,如畏豺狼。 ”“五者、诈习交诱”:第五者是“诈习”。 “诈”,就是欺诈;欺诈,也就是虚伪。 “交诱”,就是你欺骗我,我欺骗你;你诱诈我,我诱诈你。 “发于相调,引起不住”:“相调”,互相这么调换,你用一个手段来欺骗我,我也用手段欺骗你;引起这种欺诈的行为,而不停止。 “如是故有”:因为这个,所以就有“绳木绞校”:“绳”,就是绳子;“木”,是木头;“绞”,用木头、绳子,绞死这个人,这也是一种地狱。 “如水浸田,草木生长”:好像用水浸田一样,浸润久了,也就有草木生出来了。 “二习相延”:过去生这种欺诈的习气和现在生这个欺诈的习气,互相连延在一起。 “故有杻械枷锁、鞭杖挝棒诸事”:所以就有杻械、枷锁。 “杻”,是手上戴的东西;“械”,是木枷,在脚上戴的。 “锁”,是一条锁链,锁到脖子上;“枷”,是两块木头做的,合在脖子上套着的。 这些都是刑具,戴上这个刑具,你就不能逃走了。 “鞭”,就是用鞭打。 “杖”,用棍子打。 “挝”,也是用一条棍棒来打人的这种刑具。 “诸事”,这种种的事情。 手铐脚镣地狱、枷锁地狱、鞭杖地狱、挝棒地狱这种种的事情,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都是从欺诈那地方来的。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奸伪,同名谗贼”:因为这个,所以十方一切的如来,看着虚诈、奸伪这种的行为,同名叫“谗贼”。 怎么谗呢? “谗”,就是谗言,就说话说得不实在,这叫“进谗言”。 “菩萨见诈,如畏豺狼”:菩萨看见这个“诈”,就好像看见豺狼那么恐怖。 恭录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发布时间:2025-03-10 08:47:41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2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