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安法师:临终是否一定要在佛号上才能往生 内容: 大安法师:临终是否一定要在佛号上才能往生大家可以看看“四十八愿”的其中三愿——十八愿,十九愿,二十愿。 实际上就把这个顿信和渐信的几种不同的根基,给我们展示出来了。 十八愿就是直接从信心下手,得到往生的安心:若我作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就很慈悲,你只要至心信乐,欲生,就是信愿。 这种信愿非常结实。 那么你在行持上,你乃至十声、十念,十念是包括平时,你就每天念十声,那么好,你决定往生。 这圣言量,它非常不可思议的。 一般人他相信不了,哪这么容易呀? 哪这么简单呀? 哎,就是这么容易,就是这么简单! 因为阿弥陀佛太慈悲了,他不给我们往生设任何条件,是无条件让我们往生,门槛极低。 你再看第十九愿。 它在信心上好象没有那么单刀直入,但里面充满信心。 十九愿将行为提得很高,你要发菩提心,你要广修众德之本。 然后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及诸圣众现在其前,来接引他往生。 这样,他对于那些发了大菩提心,弘法利生,作如来使者,去做种种度化众生的佛事。 他把这一些只要回向,那么他决定往生。 那到了第二十愿。 能够听闻到我名号,能够系念我国,能够种植德本。 这里面有相信,但是,又好象觉得自己要做功夫,要凭着功夫往生。 所以这就是对他力有点相信,但是又怕他力靠不住,又要靠点自己的力量,自他二力并进,来修。 如果说十八愿是完全靠他力的话,那么二十愿就是讲“自他二力”,我也要努力,是这样的。 所以,阿弥陀佛实施大愿是要普利一切众生。 一切众生根基,他有种种的差异,你不能以一种东西来涵盖一切。 所以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渐信的人他也能往生。 对于往生,比如有很多人说,往生一定临命终时,这一念要在阿弥陀佛上,不在阿弥陀佛上就不能往生。 这句话我们常常讨论,也常常提问到我这里来。 这就是众生根基不一,第二十愿这样根基的人,他就是希望,我临命终的时候,最后一念是在阿弥陀佛上,我就有保证往生,如果不在阿弥陀佛上,我就拿不准。 啊,那对这个我们也要告诉他,我们要提倡你功夫,尽量多念,念得很成熟,最后临命终你这一念就在阿弥陀佛上,当然很好,那决定往生,而且品位也比较高! 但是,这种根基的人,包括这种说法的人,绝对谨防你再往前迈一步了,你再往前迈一步,就成了谬误了。 你不能说临终这一念不在阿弥陀佛上就不能往生。 这句话是不能随便说的。 临命终这一念不在阿弥陀佛名号上,那要仔细辨思:如果他平时没有信愿持名,那当然他不能往生;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平时诚敬信愿持名,乃至一昼夜,这种人,他还是可以往生的。 这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承诺,是一种保证。 我们很多人,对于净土法门,大部分都是渐信的过程。 他开始半信半疑,慢慢是多信少疑。 你说他一点怀疑都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这种人很少。 他虽然是夹杂着怀疑,但是他还愿意去,他还愿意念,他也可以去。 那边地疑城就是为这样的众生来施设的。   发布时间:2025-03-20 08:37:04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2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