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慧明法师:开示录 第六座 心宗医心病-皈依佛 内容: 慧明法师:开示录第六座心宗医心病慧明法师主讲陈耀智敬述,诸同学,近日天气失常,伤风者多,须知吾人之病,尚不止此,且将病源及治法,略说如次。 凡病有无形、有形两种。 无形之病,贪、嗔、痴、爱,及一切烦恼等是;有形之病,外感内伤,及一切四大不调者是。 无形之病为心病,有形之病为身病。 身病起于心病,心若无病,身亦不痛。 然此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云何有病? 只因最初一念妄动,遂有此身,有身即是病。 更以受、想、行、识,坚执我故,于是妄想执著;由贪嗔痴爱而起八万四千烦恼,又生心病;由此心病,生出种种身病;所以生老病死随业轮转,无时无刻不在痛苦之中。 我等既知身病源于心病,心病源于动念,病源已明,即应对症下药。 云何为药? 禅密兼修,即正本清源之阿伽陀药,此药乃释迦佛传下来,医治众生生老病死苦之妙药,普治一切身心等病,所以如来亦称大医王。 学佛人知病求药,故能离苦;而众生梦梦,在病不知病,认苦为乐,不知茫茫业海,无量无边,贫富贤愚,逃不出生老病死之苦。 故有也苦,无也苦。 有者不过往劫善因较多,然善因一尽,恶果随之,轻则再转人身,痴愚残疾,重则堕三恶道,长幼沉沦。 此等因果轮回的事迹,或载之往籍,或播于轶闻,决非虚诞,惜乎世人不悟,病上加病,良可悲悯。 近来天灾人祸,层见迭出,不独生者痛苦颠连,而死者亦成千成万,此等共业,皆由众生共同心病所致。 然共同心病,即由各个人一念妄动所感,盖自心不净,遂致他心不净,辗转相引,而成共业;若悟得一切是幻,念念清净,则当下身心轻安。 若自心病减,共同心病亦减。 何以故? 自心清净,他心清净故。 若不肯放下,事事执著,事事均足以病己病人。 谚云:‘心病无药医。 ’故劳我佛慈悲,广说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尘劳之病。 大家现学禅密兼修之心宗,即是能断病源之心药,只要肯吃,绝对能愈心病。 心病愈,不但身病亦愈,一切病皆愈,又何劳更觅八万四千种法药耶? 大家每日除打坐时间,稍能净心片刻外,该有多少念头? 每一念头都是病,又该有多少病? 须知一病,且能使人不起,况多病乎! 近日大家有患伤风者,初起本是小病,如不及早医治,或是吃错药,便可转为重症,致人于死。 吾人一念之差,常情以为无足轻重,殊不知念念相续,遂至烦恼无边,病上加病。 当知生死事大,人寿几何,希望大家猛省,速急依法修心,以治心病。 兹有一偈,可治有形无形之病: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须心药治心要正时身亦净心生还是病生时诸同学,此偈虽是四句淡话,大家果能仔细参玩,或当作真言持诵,自有妙用。 须知禅宗的方法,普通就是参话头,有活话头,有死话头,看学人程度深浅以授之。 此偈可当作活话头参,久参必有所悟,大家切勿以其平淡而忽之。 吾人有病,因为不知病源,所以医药乱投,而归无效,若终不自知,则病重业深,三途堕落,更难知了。 知于何等? 知病由业生,业由烦恼生,烦恼由无明生,无明一动,心病即成身病,故曰:‘自身有病自心知。 ’根本之病,非医药能治,专仗佛力,亦难收效。 盖病由心生,还须心治,故曰:‘身病还须心药治。 ’何为心药? 心正是药,所谓正如、正见、正思惟。 若心有所忿懥,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忧患,皆是烦恼,皆不得其正;心既不正,则随境妄动,起惑造业,而成身病。 若心能正,则心安体泰,其身自净。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即是心正身净之理,故曰:‘心要正时身亦净。 ’心体本来空寂灵明,动即成碍,不但恶念是病,有念皆病,所谓有念皆非。 此乃更进一层的说法,故曰:‘心生还是病生时。 ’这四句偈,讲法甚多,太讲清楚了,反不好;因禅宗话头同密法真言一样,都有破除知见的功效,久参久持,自可悟道。 现在劫难未已,众生皆在病中,大家因缘成熟,来学此无上心地法门,既知病源,又如治病之药,希望照此药方,依法奉行,一面悟,一面修。 云何为修? 修一切善法。 一切善法,即是利他,利他才有功德;有功德,才能正,才能净,净则无病。 若不行利他之事,徒然持咒打坐,虽有功德,得益不大;如果发心真实,渐次业消,亦可减少身心之病。 禅密兼修之心宗,不但是要医治自己心病,更要医治众生心病,何以故? 我等应本‘众生不尽,我不尽’之愿,视众生之病如己病,故应大雄无畏,一切慈悲,弘扬心地法门,普治众生之心病,若众生无病,我病亦无,这才是心宗医心病之本旨。 发布时间:2024-02-19 08:34:03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