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道源法师:金刚经讲录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皈依佛 内容: 道源法师:金刚经讲录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道源法师讲述,基隆市海会寺能仁佛学院,戊二、离相亦离(分二)己一、遮念离相须菩提! 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 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戊二、离相亦离,这科的含义深奥难解,你动了‘离相’的‘念头’,连这个‘念头’也要‘舍离’,不要去执著这个‘离相’的‘念头’。 为什么要遮止你执著「离相’的‘念头’呢? 下面是解释这个道理。 ‘须菩提! 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 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 你如果这么想:如来他不以具足圆满的色相,而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表示你心里动了这个念头。 如来喝斥他,须菩提! 你千万不可以有这种想法,心里动这个念头说,如来不以具足相故,而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段经文是叫你不要‘作是念’——生心动念。 下文是说出,为什么不要‘作是念’的道理。 己二、明遮所以须菩提! 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 莫作是念! 何以故?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在第二十六分以前所讲的,完全是讲‘空’理;空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六尘境界’都完全把他空掉,而不生住著;‘我等四相’也空掉,‘我等四见’也空掉,度众生的相,说法的相,成佛的相,通通都把他空掉,空得干干净净。 这样一来,也许你会认为你已了解了‘空’理。 因此在你的观念中会这么认为:如来不以具足诸相,才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 为什么呢? 因为前面如来有问过:‘可以具足诸相见如来不? ’答案都是:‘不可以。 ’。 前面讲不但应化身佛之丈六金身的三十二相应该空掉;连报身佛所具足的色身,所具足的诸相好,也要空掉,这样才能证得法身。 法身是无相的‘般若智身’,所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此凡所有相都‘要离要空’。 但是你要是一执著了这个‘空’,便又落入‘空见’中,执著了一个‘空’的‘知见’,那么你的错误,可就太大了。 ‘须菩提! 汝若作是念,’须菩提! 你心里要是这样想:以为如来不以具足诸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以具足色身,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心中有这个念头就错了。 于是如来在这里喝斥他,遮止他动这个念头,‘须菩提! 莫作是念! ’你心里千万不可动这个念呀! 说‘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什么叫你不要动这个念头呢? ‘须菩提! 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 ’发菩提心是很难发的,发了菩提心,又不能走偏一边。 怎样偏呢? 偏到‘空’的那一边去了。 这句经文的意思就是说,要是你有这个念头,这么想:‘如来不以具足诸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你要是以这样的念头来发菩提心,你将会落入‘诸法断灭’之‘见’,走到偏‘空’的那一边去了。 外道的邪见,一共有六十二见,有二个根本的大邪见,一个是‘常见’,另一个是‘断见’。 ‘常见’者认为一切都是,永远不变;‘断见’者认为什么都没有,连因果他也不信,叫‘断灭’之‘见’。 有一种人,他认为人死了,下一辈子还是投胎做人,永远永远都是做人,这叫做‘常见’。 还有一种人,他认为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这叫做‘断见’。 由这二种根本邪见,才生出六十二种邪见,根本上还是不离开一个‘常见’,一个‘断见’。 金刚经这个地方叫你不要著相,就是要你断这个‘常见’。 但是你把‘常见’断了,不要又生起‘断见’,认为‘如来不以具足诸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你如果这样说,那成佛的因地就不必去修了;这样子你又落到‘断灭’之‘见’上了,你害了自己,也害了众生。 ‘莫作是念! ’——如来又说了这么一句,这句是很重要的,经文上重说了二遍,‘莫作是念’。 提醒你,叫你不要起这个‘断灭’之‘见’。 ‘何以故?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人,要修行菩萨道,不应该在佛法上生起‘断灭’之‘见’。 你说‘一切皆空’,就会偏到‘空’的那一边,因为你把‘妙有’落掉了,你没有把‘妙有’提出来。 你一偏‘空’了,就会落入‘诸法断灭’之‘见’,这样的落入了‘豁达空’,就会认为因缘生法,当体即空,那有一法可得,还修个什么呢! 但是你忘记,你现在只是一个凡夫而已,你只是在高谈空论而已,事实上你的‘我执’还未空,‘法执’还未空,你现在只是知道理论而已。 你若是落入‘恶取空’,你就‘拨无因果’,成‘断灭见’,这样的‘断灭见’,不但害了你自己,你也瞎了众生的慧眼,害了众生。 释迦如来,说三藏十二部经,分两大门,一是‘空门’,一是‘有门’。 在‘有门’中,你无论学多学少,都会有个利益。 但是这个‘空门’,你学得不好,学偏了,反过来就成罪过。 所以古来大德常说:‘宁教执有如须尔,不教著空如芥子。 ’你执著有个‘我’,要来行善法,只是不能远离‘我等四相’而修行无漏善法而已,虽执著得很厉害,像须弥山一样的坚固,他只是不能了生死,成佛道,不能成为‘无漏’之‘因’而已,但是他决定能保持人天的福报,这叫作‘宁教执有如须弥山’,下一句是‘不教执空如芥子许。 ’你执著「空见’像芥子那么小的一点点,这可不得了,你著「空见’,说‘诸法断灭’之论,说不要发心了,不要修行了,说‘一切皆空’嘛! 但是你忘了,你还是个大凡夫啊! 还没有了生死,成佛道;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的,你不依佛法去发心修行,你却依著你的凡夫法,去造生死轮回的业,你口但说‘空’行在‘有’中,你如果造恶业照样还是会堕落到三恶道,你再把这个邪见,又讲给众生听,众生都跟你走,走到三恶道去,这不是害了自己,也害了众生吗? 所以说,修行佛道的人,决不可起‘断灭见’的。 这科‘决定降心离相’,讲到这里,第二十七分讲完。 二十八分起就讲‘住心无住’了。 发布时间:2024-02-24 08:36:31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