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闻名不退愿 得三法忍愿 四十八愿颂 内容: 闻名不退愿 得三法忍愿 四十八愿颂闻名不退愿 得三法忍愿 四十八愿颂作者简介:苏树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元音老人参学。 遵元音老人嘱咐,2000年后,随缘传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门。 若人发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开本来,见到本性。 有缘行者,莫失良机。 四十七、闻名不退愿【原文】‘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1]者,不取正觉。 ’ 【章旨】念佛观音,至心专注。 如是修行,得不退转。 【译文】‘我作佛时,他方菩萨,若闻我名,皆得速至,不退转地。 若不如是,不取正觉。 ’ 【释义】闻我名字,“即得至不退转”,也即闻我名字,即得至阿鞞跋致。 《阿弥陀经》亦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我们终日念佛,终日闻名,已经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至不退转了吗? 若也未至,原因何在? 答曰:念佛几十年,未闻佛名字。 问:如何是“闻我名字”? 答曰:闻名见实,观音入理,是名“闻我名字”。 经云:“以音声求我,以色相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我“名”无量寿,我“实”又是谁? 诸佛祖师,恐人外求,只说一心,是诸人本。 诸人之心,更向何处求? 莲池大师云:“阿弥陀佛,虽过十万亿剎之外,而实于此娑婆世界众生心中结跏趺坐,俨然不动。 何乃佩长生之诀,枉自殇亡,负杲日之明,翻成黑暗? 心本是佛,自昧自心。 佛本是心,自迷自佛。 ”[2]蕅益大师云:“须知一切了义大乘,诸祖公案,皆我现前一念脚注。 说来说去,总不离我一心。 我今此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 若不能当下反观,则灵知灵觉之性,恒被一切法所区局。 纵慧成四辩,定入四空,依旧迷己为物,认物为己。 若能直观现前一念,的确不在内外中间诸处,无体无相,无影无踪,但有一法当情,皆心所现,终非能现。 此能现者,虽云量同虚空,亦无虚空形相可得。 若有虚空情量,又是惟心所现之相分矣。 一切时放教历历明明,空空荡荡,亦不认历历明明空空荡荡者为心。 以心体离过绝非,不可思议故。 了知一切惟心,心非一切,忽然契入本体,一切语言公案,无不同条共贯矣。 ”[3]佛以一音演妙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这“一音”,即是诸人的心。 菩萨修行,闻这一音,闻这一名,是名“闻我名字”。 闻此一音,久久功纯,即得契入,是名得不退转。 设我得佛,十方菩萨,闻我名字,见我实际,即得不退转。 若不尔者,则非正觉。 四十八、得三法忍愿【原文】‘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4],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 【章旨】念佛观音,至心专注。 如是修行,即得无生。 【译文】‘我作佛时,他方菩萨,闻我名字,皆得速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得不退转。 若不如是,不取正觉。 【释义】《佛说无量寿经》云:“七宝诸树,周满世界。 ”又云:“见此树者,得三法忍。 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问:如何是“七宝诸树,周满世界”? 答曰:七宝者,庄严也。 树者,智慧也。 七宝诸树,即具足庄严的智慧德相也,或曰自心实相也。 七宝诸树周满世界者,即般若智慧遍满法界也。 问:如何是闻我名字,“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 答曰:借我名字,悟我实际,是名“闻我名字”。 世人不知,以口舌之声为名,以三十二相为实,着相念佛,着相见佛,故不得无生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 执持名号,一心专注,功夫纯熟,渐至第一法忍,第二法忍、第三法忍。 第一法忍,音响忍。 第二法忍,诸法忍。 第三法忍,无生法忍。 闻一切声,如如不动,是名第一法忍。 触一切缘,如如不动,是名第二法忍。 契入实相,一切解脱,是名第三法忍,亦名无生法忍。 契入实相,一切解脱,是名具足一切法忍,于一切法得不退转。 以偈赞颂,四十八愿 【原文】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5],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志求无上尊,为诸天人师。 神力演大光,普照无际土,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 开彼智慧眼,灭此昏盲暗,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功祚成满足,威曜朗十方,日月戢重晖,天光隐不现。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常于大众中,说法师子吼[6]。 供养一切佛,具足众德本,愿慧悉成满,得为三界雄[7]。 如佛无碍智[8],通达靡不照,愿我功德力,等此最胜尊,斯愿若剋果,大千应感动,虚空诸天神,当雨珍妙华。 ” 【章旨】发菩提愿,行菩提道。 证无相身,起微妙用。 度无量众,成究竟佛。 【译文】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发此愿已,复说偈言:我愿超世间,究竟果地满,誓愿不圆满,誓不取正觉。 超越尘沙劫,愿为大施主,若不度群苦,誓不取正觉。 我归常寂光,功德遍十方,若有不遍者,誓不取正觉。 离欲即正念,净慧是梵行,回归自性尊,普为三界师。 自性大光明,遍照十方界,消除一切垢,普济一切苦。 开启智慧眼,照破诸愚暗,消除诸恶趣,现出本来面。 悟心归本元,毫光照大千,日月是我变,天光是我现。 一音演妙法,普度一切众,随处立道场,常作狮子吼。 法身奉尘刹,尘刹是法身,体相自如如,究竟至圆满。 恢复本来智,普照诸世间,契入一真实,力等最胜尊。 法藏成佛时,大地吉祥震,众生得解脱,娑婆成极乐。 ” 【释义】誓证正觉,无上圆满。 如是发愿,如是行愿。 证悟本来,恢复真常。 一切诸佛,悉皆如此。 若不如此,则非正觉。 若欲成佛,当行大施。 自性本光,本来大施。 普济一切,无所不周。 拔除诸苦,普度有情。 行持大施,方得正觉。 法界众生,皆非他人。 十方有情,无非自己。 有情众生,皆闻我名。 闻名得度,皆得成佛。 众生度尽,究竟正觉。 脱情情消,离欲欲灭。 情消欲灭,还我本来。 神光大放,普照无际。 如是而行,无能无所。 号称无上,普济十方。 见得自性,彼眼即开。 彼眼一开,昏盲即消。 彼眼一开,恶道即脱。 彼眼一开,普照十方。 彼眼一开,普度十方。 彼眼开时,悉是佛光。 彼眼开时,皆是净土。 居于宝座,作狮子吼。 诸魔归服,回归净土。 大地震动,天雨妙华。 [1]不退转:菩萨修行的阶位。 菩萨修行,到了这个阶位,便不再退转,直至圆成佛道。 [2]《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卍续藏》第二十二册,第六五三页上。 [3]《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五。 《嘉兴藏》第三十六册,地二八〇中。 [4]三法忍:第一忍,音响忍。 第二忍,柔顺忍。 第三忍,无生法忍。 [5]大施主:佛是大施主,普施一切,救度有情,无有一众生而不受其恩光。 [6]师子吼:又作狮子吼。 佛以无畏音说法,如狮子之咆吼。 狮子为百兽之王,佛亦为人中之至尊,称为人中狮子,故用此譬喻。 [7]三界雄:三界,即是六道众生所居住的欲界、色界、无色界,有欲界众生,色界众生,无色界众生。 佛是三界众生的导师,引导众生觉醒迷梦,出离三界,故称佛为三界之大雄。 [8]无碍智:现一切相,无一切障碍。 知一切法,无一切障碍。 故名无碍智。 67 发布时间:2025-06-03 08:52:49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4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