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法宣法师:如来随机利生浅近论 内容: 法宣法师:如来随机利生浅近论法宣法师白话译  众人皆同样有此心,而人心皆同样此理。 众生与诸佛不二,凡夫和圣人一如。 但是由于迷悟之有所分别,导致于上升和沉沦便有很大的差异。 伟大的觉者释迦世尊,慈愍而哀怜众生之迷情,于是示现在此世界成就正觉,普遍度脱一切众生。 以无上佛法的醍醐一味,随其根机时宜而有不同的演说。 对于大根机的众生则演说圆顿之教法,令其快速成就佛道;对于小根器者则教授以渐次之教,使其能够慢慢超出于生死尘劳。 如此种种度化众生之事,无不皆是随顺于世间,依根机而循循善诱也。 开示持戒之善法,以开辟趋向于人道天道的平坦道路;指示说明因果之事,以陈述趋吉避凶之良好谋略。 所谓持戒之善法者,五戒当中的不杀生,即是仁也。 不偷盗,即是义也。 不邪淫,即是礼也。 不妄语,即是信也。 不饮酒,则心地常常清明而心志专一,神识不昏迷而真理显现,此即是智也。 五戒如果能够全部持守,则不堕落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途当中,恒常投生于人道。 此与儒家之五常大致相同,但是儒家只是令其克尽仁义,而佛门则兼带说明三世因缘、善恶果报也。 十善业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名之为身三业。 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名为口四业。 不贪、不嗔、不痴,名为意三业。 此与五戒之内容大致相同,而五戒大部分是约身行而言,十善大部分是约心念而言,十善业如果具足,必定可以生至天界。 至于遇到为人父者对其谈论要慈爱子女,遇到为人子女者对其谈论要孝顺父母,对于作兄长的说要友爱下辈,对于作弟妹者说要恭敬兄长。 种种的伦常道理之教化,都是为了使人各自尽其应有的本分,令其没有稍微的欠缺,随顺于世间之事相,而修习出世间之佛法。 至于广泛说明因果报应之事,乃是没有毫厘的爽失差误。 不论是堕于地狱或生于天上,唯是个人自己的造作所召感而来的。 此乃是释迦如来至极究竟之慈悲心,欲令一切的众生永远脱离于一切众苦,但受诸般的安乐而已。 是故不惜示现广长舌之相,为诸一切的众生尽情的宣扬演说佛法也。 佛经云:‘菩萨畏惧因行,众生畏惧果报。 ’若是想要不遭受痛苦的果报,必须先断除造恶之因。 若能常常修习善因,决定恒常可以享受安乐之果报也。 此即是《书经》所谓的:‘作善则降吉祥,作不善则降灾殃。 ’《易经》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之意思也。 但是儒家只有约现在世与个人之子孙而言,佛陀则是兼带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无尽而谈论。 然而由于凡夫的情想分别无法测知真实的事理,因此将佛陀三世因果之说视为虚无渺茫,而不肯真实信受。 就如同盲人违背了引导之师,自己趣向于危险的道路,如果想要不堕落于坑坎之中。 这又如何可能呢? 是故可知佛法广大而能利益普及十法界之根机,若是约人道而言。 即无有一人不能堪受佛法,也没有一人不能受持佛法。 以此令人各自修行持戒之善法,如此则世俗法完美而能与人相和,家族齐整而国家平治,尧舜盛世之风气,又何难亲见于今日呢? 因此佛教之道开启于西天,佛法流传于东土震旦,历代以来的王公大臣,人人咸皆崇敬奉持。 以其能够默默而教化人心,暗中赞助治理人民之道。 并且能够伏住凶恶于尚未生起之时,消除祸乱于尚未萌发之故也。 至于出家而为僧人,乃是为了专一心志于探究佛乘,与为了住持佛法之道而施设的,并不是说佛法只有出家僧人才可以修持也。 此诸种种浅显之说,乃是释迦如来随顺于世间,而施设之渐渐令人出离世间的人天乘法也。 其余如声闻、缘觉、菩萨等乘,全部都是以此为根基。 若是有大根机的人,直接趣向佛地妙觉,彻底证得吾人心地本具之佛性,究竟畅演如来出于世间之本怀,其中的意义极为深远,姑且搁置而勿论也。 发布时间:2025-06-29 09:19:12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5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