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法师:如何读经才能真受益 内容: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读经才能真受益如何读诵佛教经典才能受益我讲过很多次,早课就是提醒自己。 提醒之后,你这一天要照做,要落实。 你早晨那支香就没有白点,点这支香,是我自己这一天,处事待人接物要如法,如法就是持戒。 也要劝人守法、守规矩,你这一支香就没有白点。 劝人家种善因,断恶修善,这是供花,这个花没有白供。 所以这一些表法,都是提醒自己,自己要做,要劝别人做。 晚课反省检点,我今天做的成绩如何? 我有没有做到? 有没有认真去做? 做得自己满意不满意? 如果自己觉得不够满意,要忏悔,要改过,明天做得比今天更好,这叫修行。 你这早晚二课,成就真实功德。 不是形式,现在人修行,只有形式,没有实际。 所以他不能成就。 读经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要真诚心、恭敬心,一定要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 不间断就是这一部经要一次读完,不要分做几段,分做几段的话,当中就有夹杂,效果就低了,就差很多很多。 读经的时候,决定不能有任何事情来干扰,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在家里面读经,最干扰的就是电话。 读经的时候,最好把电话拔掉。 不要有任何人打扰你,你用清净心来读,你才能收得到效果。 平常如果常常有干扰,读的时候常常间断,这种读经是帮助你熟悉,使我们慢慢念得比较熟,是帮助熟悉,是在练习阶段,这没有什么大作用。 这个时候读经,要求不夹杂、不间断,等于说打仗一样,这不是练习。 这是一定要求得真实的功德效果的。 可惜读经万遍白读了(读经时应该千万注意的问题)“转读”,关键在“转”,我们今天会读,不会转。 转是什么呢? 转我们自己的境界。 没有读经之前,我们很多想法、看法、说法、作法,全都错了,现在展开这部经,读了之后恍然大悟,明白了,把一切错误转过来,跟佛菩萨一样,这叫“转”。 “转”这个字简单来讲是指“转变”。 平常我们常讲“转凡成圣”。 读这个经你要会转,那这个功德就大了。 你这一转非同小可,你不是小圣,不是阿罗汉,不是辟支佛,不是普通的菩萨,是地藏菩萨,那还得了? 所以经要常读,天天读,天天转。 你不读,你怎么个转法? 所以净业三福里面“读诵大乘”这句话重要,天天要读,要读得很熟,起心动念你才能转得过来,这个道理在此地。 读经境界转不过来,白读了。 所以经典展开有的人会读,有的人不会读。 不会读的,读给佛菩萨听,与自己不相干;会读的是读给自己听,与别人不相干。 决定转变自己的境界。 《坛经》里面,法达禅师念《法华经》,念三千遍没开悟。 悟了以后,他很感慨跟六祖大师说:“过去虽然天天读《法华经》,读了三千遍,是被《法华》转,今天开悟则转《法华》。 ”这叫做“转读”。 法达给我们做了一个明显的好榜样。 什么时候你能转经,而不被经转,被经所转是死在句下,你读死书,你不开悟。 你能够转经,你在经里面开悟,悟了之后,字字句句都是活的,字字句句都含无量义。 你为众生解释,长说短说、深说浅说,无不自在。 所以读经是不是修行? 是修行。 会读的人是修行,不会读的人不是修行。 古德教我们“随文入观”,那是修行。 随着佛所说的,我们观念就相应,就契入了,这是真修,圆修圆证。 “随文入观”,随着善知识的开导,他就契入境界。 我们今天修学,修了几十年还是个凡夫,丝毫没有转动,苦在这里,念念还是随顺烦恼,这怎么行? 念念都是自私自利,这是大障碍。 不但十法界你不能超越,六道都不能超越;不但六道不能超越,欲界都不能超越,你说你生活里头空间多小,你活得多辛苦,你活得多可怜? 修学中遇到神奇现象怎么办? 你看到佛像光明,这是好境界。 也有出现魔鬼,很恐怖的恶境界的。 佛告诉我们,无论是佛境界,是魔境界,都不要去理会。 不要放在心上,就没有事情。 都是好境界,如果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常常想着,就容易着魔,就变成魔境。 凡是修行人,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功夫稍稍得力了,一定就有境界现前,境界现前怎么对付呢? 佛在经上教我们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不要去理会它,这个境界是好境界。 如果你要是理会它,起了分别执著,这个境界是魔境界,障碍你的清净心,不理会就没有事情。 禅宗里面所说的“魔来斩魔,佛来斩佛”,这个“斩”的意思,就是统统不理会。 魔来了也好,我不理;佛来了也好,我也不理。 保持自己的清净心,这就对了。 发布时间:2025-08-26 08:50:46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7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