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法师:倡五念法门,求生净土 内容: 净土法门法师:倡五念法门,求生净土 第七个,「《往生论》天亲菩萨造。 倡五念法门,求生净土」。 「净土宗三经一论」,一论就是这一部,这是净土宗基本的经典。 《往生论》里面说,「修五念门成就者,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这个安乐国土就是极乐世界,「见彼阿弥陀佛」。 五念是什么? 第一个是「礼拜」。 礼拜就是修恭敬心,所以这个要知道,恭敬心是性德,跟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是一个意思,就是礼敬诸佛。 礼敬诸佛里面讲三世,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 过去佛,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过,有《过去千佛名经》。 现在佛,像卢舍那佛,《华严经》上讲的,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都是现在佛,世尊也给我们介绍三千尊佛名,现在佛。 未来佛,哪些人是未来佛? 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 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一切众生? 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对阿弥陀佛,就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对一切众生,这叫礼敬诸佛。 我们看这个人不顺眼,看那个人讨厌,你就看到佛讨厌。 一定要知道,他本来是佛,现在怎么? 现在他还是佛,不过是迷惑颠倒就是了。 我们不要看他迷惑颠倒,看他的自性,他本来是佛,这一点非常重要,把我们这恭敬心生起来。 恭敬心是性德,我们迷失了自性,所以才分种种差别,觉悟了是平等的。 第二个是「称赞」。 你看跟《华严经》十大愿王一样,称赞如来。 礼敬没有分别,一切恭敬;赞叹就不一样,与性德相应的就赞叹,与性德不相应的不赞叹。 所以善财五十三参里面有几位善友那个行为不善,做贪瞋痴的,你看善财有恭敬、有供养,没赞叹;与性德相应的善法,他有礼敬、有赞叹、有供养,差别就在此地。 於是我们要学习,这个人是恶人,恶人做了好事,事是好事,应当赞叹,赞叹他这一桩事;他做的是坏事,不赞叹,不说、不批评,社会风气才能端正。 这些做不善的人他会有惭愧,你看我做一点好事人家就赞叹我;做了坏事的时候他都不说,他都能包容,都能原谅我,他就会回头。 一定要有个善心善愿,帮助别人回头是岸,不要责备,责备有的时候他起反感,不但不能接受,更生起怨恨心,那个事情麻烦了,你跟他结了怨,以后在六道里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决定不跟人结怨,受了害,受害也不结怨。 我前两天在印尼,有位同学问我,大概是有人欺骗他,骗了他不少钱,他要找律师起诉,要把钱要回来。 他问我:我这样做对不对? 我一看他,他是个企业家,很有钱,我说那点钱在你身上算不了什么,你用他用不都是一样,何必要去计较? 这才叫学佛。 如果你真的是没有钱被人家骗了,对你生活有点影响,我看你不像,你是大富长者,骗你个几百万不算什么,算了,别追究了,你真的舍不掉,来生他还会还你。 所以真正懂得业因果报,你的心就放下了。 人在世间有没有吃亏的? 没有,一个吃亏的没有。 有没有占便宜的? 一个人都占不到便宜。 没有占便宜的,也没有吃亏的,你这世占了他的便宜,来生要还他,还得要加利息,哪里会占便宜! 明白这个道理,你的心是定的,不会受外面境界影响,你会欢欢喜喜、快快乐乐。 见到他的时候还问他最近好不好,骗的这些钱一句不提,没事一样,这是你有一点智慧了;看到生气是你分别执著没放下,这个境界在考验你的功夫,你不及格,你还念念想著这个事情,不及格。 第三个是「发愿」,发愿求生极乐世界,第四个是「观察」,第五个是「回向」,五念门。 观察,就是止观里面的作观,也就是我们一般讲,对於事实真相明白了。 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性相理事因果都清楚、都明白,这叫智慧开了,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在今天,特别回向全世界这些苦难众生,化解灾难。 无论信仰哪一种宗教都好,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应当把你所修积的功德要回向、祈求,宗教里面讲祈祷,祈求世界和平,祈求灾难化解。 净土大经解演义72集 发布时间:2025-08-31 09:01:21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7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