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亲佛法师:二课合解 第二十三讲 内容: 《二课合解》第二十三讲6月14日上午 9:00,释亲佛法师在榕桦寺念佛堂讲授《二课合解》的最后一部分内容“祝赞仪”。 现谨取简文如下:诸赞寄归传,立赞颂具六义:一能知佛德深远,二体制文之次第,三令舌根清净,四得胸藏开通,五处众不惶,六长命无病。 前二是因,后四是果。 赞颂之体,原出于经论。 流传东土,后世展转制为音韻偈赞。 如现今所唱,仿于魏时陈思王曹杆,因诵佛经以为至道之宗极,乃至转读七声升降曲折之响,世皆效之。 后游鱼山闻有声特异,清扬婉转,遂仿其声曰梵呗,今所传鱼山梵呗,即其遗制也。 今禅门日诵诸赞,皆是古今德士递相制作也。 大祈祷文大圆满觉,应跡西乾。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仰叩洪慈,俯垂明证某国某省某县某寺比邱某甲等。 于今某年某月望朔旦之辰。 云集僧众。 登临宝殿。 讽演祕章。 称扬嘉号。 所集洪因。 端为祝延。 今上国恩。 民图无疆。 伏愿金轮永镇。 玉烛常调。 八紘安有道之长。 四海经乐无为之化。 现前大众同念金刚无量寿。 护国神王菩萨摩诃萨。 此祈三宝以愿国泰也。 大,赞佛法身。 圆满觉,赞佛报身。 应跡,赞佛应身。 西乾,即西天竺,今谓印土也。 心包二句,赞佛心智无边也。 沙界,恒河沙世界也。 洪慈,佛也。 俯垂明证,是求佛俯首垂鉴而为证明也。 玉烛,四时之气调和也,人君美德如玉,而明若烛,则到长四时和祥也。 八紘,出淮南子,四方四维也。 无为之化者,圣王治世以仁,罪无重刑,民情大归。 如尧治国,称为圣德之世。 史云万载尧天。 赞韦驮天将,菩萨化身,拥护佛法誓弘深,宝杵镇魔军,功德难伦,祈祷副群心。 韦驮,梵语,此翻智论,姓韦,讳琨。 清规证义云,或曰蜜跡力士,或曰楼至佛。 正法念经云,昔有国王有二夫人。 第一夫人生一千子,试当来成佛次第,释迦探筹居第四。 第二夫人生二子,第一子愿作梵王,为请千兄转*轮主。 其次愿为密跡金刚,护千兄教,今内祕外现执金刚杵,是知非楼至也。 镇,压也。 伦,比也。 祈,求也。 祷,恳也。 副,贰也,佐也,审察也。 群心,众人心也。 赞伽蓝主者,合寺威灵,钦承佛敕共输诚;拥护法王城,为翰为屏,梵刹永安宁。 梵语伽蓝,此云众僧园,谓众僧于此养道育圣,犹园之生植花果也。 主者,护伽蓝诸神也。 佛世有十八护神,一美音,二梵音,三天鼓,四叹妙,五叹美,六摩妙,七雷音,八狮子,九妙叹,十梵响,十一人音,十二佛妙,十三叹德,十四广目,十五妙根,十六彻听,十七彻视,十八遍视。 此佛住世时受嘱护法之神也。 东土有华光、玄应、关羽、昭明太子等,随处显灵,故多奉之。 御音曰钦,又敬也。 承,领也,蒙也。 输,委输也,送也。 法王城,即寺院。 翰,干也。 屏,蔽也。 今伽蓝诸神护法,不为外魔所干,如翰如屏也。 梵者清净也。 梵语刹摩,此云土田,万境不同,庄严差别,皆名为刹,此通指三千国土名刹。 今号伽蓝为梵刹者,西域以柱表刹,示所居处也,古者寺院讲法,或禅者有得益处,皆于门外树刹竿以幖帜之。 赞拈花悟昌。 祖道初兴。 绵延四七演真乘。 六代远传灯。 奕叶相承。 正法永昌明。 昔日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百万人天悉以罔措,唯迦叶破顔微笑,世尊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咐嘱于汝,汝当护持,毌令断绝。 是以迦叶为初祖,绵延递传至达磨尊者,为西土第二十八祖,故曰四七。 真乘,即心印也。 以尊者至东土为初祖,六传至慧能大师,故曰六代。 远传灯者,祖祖相传,传佛心印,如灯续明,永远无尽也。 奕叶,累世也。 相承,互相传受也。 食粥有十种利一资益身躯顔容丰盛,二补益尫羸增长气力,三补养元气寿算增益,四清净柔软食则安乐,五滋润喉吻论议无碍,六调和通利风气消除,七温暖脾胃宿食消化,八气无碍滞辞辩清扬,九适充口腹饥馁顿除,十喉吻沾润渴想随消。 发布时间:2025-09-15 08:15:31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7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