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因法师:如何持不妄语戒?试试这些方法 内容: 净因法师:如何持不妄语戒? 试试这些方法佛教讲,我们造业的方式有三种:身、口、意。 口业占了我们造业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持不妄语戒是多么的重要。 不妄语戒其实是要求我们净化语言,以免口造恶业。 现就如何在不同的场合守此妄语戒,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个人如何持不妄语戒认识妄语之得失是持妄语戒的良药。 在《十善道经》上说:“若离妄言,即得八种所赞法,何等为八? 一、口常清净,优昙华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 ”反之,犯了妄言戒,在《分别善恶报应经》说:有十种恶报:一、口气恒臭;二、远离正直;三、谄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浅薄;七、称扬不实;八、诚语不发;九、爱论是非;十、身谢恶趣。 恶报如是,凡属佛教徒,当宜慎重! 在家中如何持不妄语戒第一,对自己的子女不要轻易承诺,一旦有所承诺,就必须去做,否则给子女一生的成长都有害。 第二,对自己的爱人不要打妄语,既然双方结合在一起,一定有其殊胜的因缘。 古人说:“百年修得同舟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所以能结为夫妻,因缘十分难得,应当珍惜。 夫妻双方若能互敬互爱,坦诚相待,互相交换信息,家庭一定会变成温馨的避风港,夫妻就会同舟共济,和睦相处。 第三,子女对父母亲应讲真话。 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没有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平平安安做人,工作顺利,事有所成。 父母又因年龄长的关系,饱经风霜,见多识广,所以子女遇到难事时,跟父母亲讲真话,应是最安全不过的人选,而且经常都能获得不少有益的忠告。 学佛人如何持不妄语戒对于学佛的人来讲,若能认识到世事无常,人身短暂,去日苦多,老实学佛,哪有时间去说谎、讲费话! 再者我们若能深信因果,哪敢再造口业,因此而堕落! 弘一大师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胡朴居士是弘一大师的老友,曾有诗赠师弘一大师,其中有句云:“弘一精佛理,为我说禅宗。 ”于是,大师即书“慈悲喜舍”四字付之,而贻以书曰,“佛不但以理,切要在修持,行事重在不欺,名如其实,今我并未为君说禅宗,君诗言之,即为妄语,君其忏悔,免遭堕落。 ”这才是真正的学道人,一丝不容虚伪,一毫不容做作,何等精严? !何等慈悲? 确实值得效法。 在社会中如何持不妄语戒在社会中,我们应该强调语言净化的重要性。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只有人类才能创造、学习、使用很多语言的优势。 鹦鹉虽然也能学人言,讲单词、短语甚至几句话,然而那不是语言,只是模仿人言,而不知其意;收录机虽然也能发出各种声音,那不是语言,只是按照人给它的指令无感情重复播放。 只有人类的语言,不单纯是声音的符号,而是表达我们的感情、思想与观点的运载工具,它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 每说一句话都有它特定的含义,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是心灵的窗户。 由此可见,语言在社会交流中又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是我们赖以表达思想、感情的交流工具。 所以平时讲话,一定要鼓励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多讲爱语、善语、具有建设性的语言,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己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社会自然会安定。 本文摘录于《澳门佛教》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共修善法,得大自在! 发布时间:2025-09-16 08:54:29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7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