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法尊法师:宗喀巴大师传 第四章 化机圆满示现涅槃-皈依佛 内容: 法尊法师:宗喀巴大师传第四章化机圆满示现涅槃法尊法师译,第一节度最后有缘如是于圣教有情,作广大希有事业已,观察化缘将尽,为度最后有缘(如释尊临涅槃时,度须跋陀罗、梵志及干达婆王),及结未来之因缘,并最后谒辞释迦如来圣像等故,于己亥年秋,假徒众请往朵珑温泉沐浴为缘,遂自具善寺赴拉萨,广陈供养于释迦如来圣像前。 发净愿已,次往温泉。 大师此行,非为沐浴,故至温泉仅浴其足而已。 为朵珑一切聚会有情,宣演法义,受彼处之承事供养,使植无尽善根,培修殊胜福业。 事毕赴集米寺,途受朵珑之请,时五彩霞光树现于大师住处。 次至集米寺,为众讲经之时,又有五彩霞光,自空直立,树法场中,宛如彩柱。 又见五色祥云,从空直下,降于具善寺。 大师住集米寺为二千余善知识,宣演菩提道次、拏热六法、入中论及桑瓦都巴等甚深法时,受一切僧众之总供养,大师之特别供事,皆出自内邬官家者也。 大师往昔,凡关于教授之法类,多不传于在俗(仅为讲经),菩提道次尤为禁止。 今见特别殊缘故(令结未来缘),无论道俗多少,先后到者,皆为讲授而不隐藏,摄受一切。 时诸众生,莫不踊跃欢喜,深生希有之心。 时集米寺,修密法殿建设圆满,请大师开光,大地震动,智慧圣众入诸圣像,为末代之最胜福田也。 再者大师平时讲经,除时轮金刚外,诸余经论悉无中间结座之规。 (时轮有时仅讲数品之事,余者必待圆满有结座耳。)尔时大师讲诸经时,忽遥视具善寺处。 讲至桑都第九品,结座曰:‘吾当速还具善寺也。 ’时诸施主及听法徒众,殷勤请云:‘祈慈悲更住一月或半月,使经圆满。 如此亦不能听许者,则下至诵而不讲,亦请圆座。 ’大师谓曰:‘今须急返寺讲菩提道次及桑都经等,欲乐我昨日已结讫。 ’遂辞其请。 (经不圆座,是结佛法久住之缘也。)次返拉萨,更谒释迦圣像,供养发愿。 又受大慈法王释迦智之请,赴色惹寺。 因藏中真净之密法久时隐没,大师虽极力宏传,造成多数持法法将,然犹乏宏持密法之根本基础。 大师感而告于大慈法王。 彼依大师之教,建立讲闻密法之清净道场。 大师又为结殊胜因缘故,师徒于彼处作长净事,并讲桑都及胜乐根本经各一座。 尔时大师问众弟子曰:‘有能受持此经之讲轨者否? ’一问再问。 久之,无敢起而应之者。 时大师之高足,厥号慧师子者(根敦主之师),起座顶礼,曰:‘此事我当受教也。 ’大师极生欢喜,谓传法得人。 随将桑都之金像,并桑都四部释,及诸修法具等授慧师子,又为灌受持讲法之顶。 慧师子所建密宗道场,即今藏中之举梅跋是也。 次复至拉萨供养释迦如来。 次至大乐顶,谓扎迦综主曰:‘当于大乐顶建立依于戒律为基础之桑都等密法道场。 ’尔时供施具足,彼亦深生信乐,顶戴如教,并请大师预作开光等事。 大师亦云:‘今若不为者,后无时矣! ’遂竭力为之。 次赴扎迦,又受主亦之请。 总之大师自集米寺动锡,乃至未抵具善寺时,任何处之请,凡无二次者皆受其请。 大师住主亦之夕,众皆闻楗椎之声甚响,众皆观之,未知其所也。 此乃为大师将入涅槃,大众招聚之声,决非人间之楗椎也明矣! 次由主亦还具善寺,先往广严殿,谓众曰:‘当设供养,此处亦不能数来矣! ’遂于如来像前及桑都曼陀罗等前,广申供养,启白发愿。 次因施主所请,赴大殿受供。 虽无请者,大师为令正法久住,现时究竟皆圆满故,广说极乐愿文。 第二节示现寂灭次归住室坐定曰:‘今至自己之处所,心安矣! ’是日中夜,稍示病相。 次日,一切僧众急请住世诵经等。 下午,大师仅谓一切身分稍觉疼痛,复示现不明了之相。 至第三夜,大师嘱宝幢仁波卿云:‘汝当与喇嘛迦举巴,(迦举巴是受持十部经论者,指达玛仁勤也。 达玛仁勤,初以十部立宗,故得此名。)善住持此寺。 ’云云。 次日,持律名称幢及大阿阇黎达玛仁勤,在大师前时,大阿阇黎请云:‘愿悲愍我等,赐所教授。 ’因住持教法等语,前已嘱讫,未重嘱示。 遂手取其帽,掷大阿阇黎怀中;又授一衣(其义即灌法王之顶)。 曰:‘当了知此义,好修菩提起心也。 ’是为最后之教授。 大师于示现重恙之期间,仍每日修四座瑜伽等,行持曾未间缺。 次于二十四后夜,广修薄伽梵胜乐轮之内供法。 尔时复有种种希有境界,侍大师者,皆未敢请问而止矣。 次于二十五,日光出时,三种空次第摄入一切空性,现证光明法身真胜义谛,此三界大法王,人天大导师,遂示寂涅槃。 呜呼恸哉! 大师前在示病之时,身相稍现瘦劣,至粗息内摄已,身相忽然圆满,一切身分,成光明体,宛如十二岁之童子相。 其光明则有见为红黄色者,亦有见为黄白色者,复有见为真金色等。 如文殊童子,外御隐珍之服,内住等持之定。 时诸徒众忽失依怙,忧恼缠缚,痛哭莫名;然睹如是希有妙相,不觉而生欢喜赞叹也。 大师圆寂住光明定已,时虚空澄净,离诸尘云,经四十九日亦无微风飘抑,僧众供诸酥灯,遍诸庭院,一切灯光无有倾动息灭之事。 又于夜半静时,天空之中时有微妙天乐,或日间亦有闻者。 又于尔时,诸天散花,其花色白如‘固目答’花,花色光耀如真珠,自空降时,宛如月坠。 复有青黄红等种种色者,量如大人掌许,纷飞如雨降。 又有纯白霞光,上竖如幡幢;寺之左右并前方,皆有五色霞光,充满一切。 大师圆寂已,其徒众数百,皆入大曼陀罗,以内、外、秘密三种供养,供养大师;发广大愿,愿一切生中,值遇大师,慧眼观照,慈悲摄受,受甘露法,依教修行,速疾证得金刚圣位。 又复于前后藏中,一切僧众道场,放茶施供,广培胜福。 尔时克主杰谓众曰:‘近来末代诸出家众,若遇亲教阿阇黎等圆寂之时,遂即废舍闻思修一切善行,留发过量,变服丧服,收检佛殿中幡帐等诸供养具,同于俗人。 然今我等,应顺大师本意,远舍世俗规则。 当念诸行,其相皆尔(皆无常相),于可厌患相,而作意之。 (谓作意思惟:积聚皆消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别离,有命咸归死。 无常之事,人人具之,当深生怖畏厌患,一意欣求出离也。)仍当精进二种法轮(教证)之事,圆满大师之志。 ’(谓大师意在勉众修行耳。 克主杰具正法慧眼及知佛法之扼要,慈诲后学,脱离愚法。 今我中国僧众,似亦深染此恶习,诸住持正法上人,愿有所取焉。)第三节达玛仁勤继承法位前大师在时,实已为大阿阇黎灌法王顶,令住持大师之教轨。 今持律名称幢等诸上首弟子,重复殷勤心劝请,请升大师法王宝座,为一切有情之依怙,圣教之主持者,自在王位,如大转轮王也。 大师在世时,曾令工师铸银身毗卢遮那像(即胎藏大日如来)。 尔时造竟,广为开光等次第。 时诸余众,不知大师立此银像之意。 克主杰谓众云:‘大师前立三大曼陀罗之意者,是见无上瑜伽,及瑜伽部教法,衰退至极,依此因缘或稍能增长。 但现在若不宏此行部(密宗四部之一,即胎藏部),恐将隐没而无余,必须兴此部之宏传。 此乃大师之本意也。 ’众疑遂释。 第四节供养遗身次议大师之遗身,有欲火化者,有欲留肉身者。 时诸上首,念留肉身,于如来正法有大利益,并且大师前在其珑时,本尊亦曾授记令留肉身,遂以留肉身为当也。 次为保存大师真身建立塔故,一切信施,供生银九百余两,建大银塔。 复以无量宝石庄严,安置大师肉身于内,法衣善覆,面向东北。 (是法传满蒙支那等处之相。)此由止公等处施主信施,复为大师建镀金释迦佛像,较大招寺像高一肘许,并新修殿堂,安置圣像。 庚子年中,乃至开光等事,一切圆满。 当请大师肉身往新殿时,空中霞光遍照,天雨宝华。 复于十月,具善寺诸金刚阿阇黎及数百僧众,修桑都、胜乐、阎曼德迦、欢喜金刚、时轮、大轮(金刚手法)、无量寿及遍照(金刚大日如来)等多种密法,广行供养。 修之初后二日,俱降天花,色如真珠,花分六瓣,具足花梗。 二十五日,正为纪念节日(大师圆寂于十月二十五日),更雨天花,形大如掌,花亦六出,遍地如雪,其中亦有红黄蓝金等诸余色者(白者最多)。 即于是日,内邬官虚空贤叔侄等,迎请大慈法王至惹喀扎,共无量僧众,广修纪念供养,启请发愿,亦有天花雨下也。 自是已往,乃至现在西藏、蒙古,以及中国五台等处,不分宗派缁素,于每年十月二十五日,皆为燃酥灯等纪念供养。 (若康地等处,初因灯盏不敷所供,遂刻圆根【即蔓菁也】,竖炷灌酥,以补不足。 康地汉人呼为圆根灯会,即因此也。)此亦大师慈悲事业之所致也。 第五节再现化身如是大师化缘示尽,现证光明法身,中有初起幻体,成就圆满受用,遍尽虚空,随缘垂济,实非小智能知。 今但就吾等耳目所及者,如大师为克主杰五次现身,今略录少分,培植自他之信根云尔。 一次,克主杰为众讲经,见诸有情驰逐恶法,不肯至诚学习正教。 或有初发心者,然以自乏择法眼故;又复薄福,随逐恶友,亲恶知识,虽有好心,徒招苦果。 观察之余,不胜悲感。 回室,心中念云:‘此诸有情,宿无福德,致使现世不逢具德大善知识为所依止。 诸有为法,呈无常相,而作常执。 诸法本性,示现空相,而反计实。 一切受用,现无真实,而反励力拼命追求。 现世名望,示谷响相,而反执为究竟,当得所得之果。 总之,我今于喇嘛之显密二教,一切善说,及金刚持秘密扼要之处,全离微细错误之点。 虽复昼夜励力,为人宣说,然因彼等不具夙根,不能领受如是甘露微妙法味,而反亲近极愚至痴、乏学无知、迷于取舍、等同畜生诸恶知识,听闻种种自赞毁他、虚妄、绮丽、王贼街衢邪命等语,所有行为,等同犬豕。 若有通达佛法之心藏者,应生何等之悲哀与感触耶! ’又复观察:‘此诸有情,不念无常,而为现世利养恭敬之所迷乱,转趋邪道者,永沉轮回,悲夫! ’起是念时,心深生厌离,泪如雨下。 尔时设胜妙供,祈祷于大师。 时宗喀巴大师,乘六牙智象,白如雪山;以纯金网,覆严象身;复以无量金铃庄严;鞍亦宝饰,自空而至。 慰云:‘儿! (是自口生之子,故呼为儿或爱子也。)心莫忧苦。 忆念师长者,能净往昔所造极重恶业,复能集聚福德资粮。 我等师徒之事业,根本善妙,汝与瑜伽自在迷拉(迷拉是藏中一位即身成佛之祖师,彼昔曾忆师恩,涕泣而歌,其师现身安慰,与今克主杰事同也。)忆念师长之事相同。 今后犹当精进,广宏我之教法。 ’云云。 复于一时,克主杰于显密二教甚深扼要难处,生疑莫解。 忽忆大师,念云:‘我师若住世者,今当请问。 然今师尊不住,又无究竟能决断之根据,虽愿我师住世,今我师住何处耶? ’如是愈念愈悲,献上妙供,涕泣启白。 尔时大师坐于无量摩尼真珠严饰纯金座上,有多天子擎持而至。 广释诸疑,复示种种教授教诫而去。 复于一时,捧读参阅显密两部道次第等一切著述,见大师之善说,总明一切显密经论之要义,特倡随一补特伽罗,直至成佛必行之道轨。 首自依善知识起,终至圆满次第证金刚位,于中一切道次,无不圆满具足。 念云:‘若除我之师长文殊化现而来者外,虽印度、藏地一切善知识,皆不能作如是善说。 ’随念大师之功德恩泽,泪泣湿衣,殷重启祷。 尔时大师身色金黄,右执利剑,左持梵箧,现童子像,众宝严饰(等同文殊菩萨之相),乘洁白狮子而至。 诲云:‘我儿勿哭! 我今特来为汝说法,汝当知之。 于浊世中,有种种种姓有情,特于此时,不念无常及三恶趣苦,唯独贪著名利恭敬、衣食卧具、凡庸事业,下至能念今世作此等事、来生当感何果者,亦已稀矣! ’如是说多法已,又复告曰:‘若有阅我忏罪集福,超越经论一切难处之善说已,起决定信,依远离处,专一修行,其得佛位,如在掌握;然能作者鲜矣! 虽则如是,但尚有少数法器机缘,应当饶益彼等,特当显扬我之密乘善说,则后世不久,速当相会也。 ’云云。 复于一时,追念师恩,曾云:‘我师今在何处? 我何时而能朝见我之恩师耶? ’涕泣伤感,毛骨战竖。 至诚启白:‘结喇嘛宗喀巴当悲愍我,亦当观照此诸儱悷有情。 今师圣教,亦同空中电闪,或干达婆城,速当摄灭,何日能至我师足前耶? ’尔时大师乘猛虎至,其身红色,目鼻丰大,作金刚瑜伽师相。 右执利剑,扬举空中,火炎炽然。 左持人脑盖骨当胸,中满甘露。 其发赤色,青绸缠缚。 人骨庄严其身,面容极笑。 八十位获得大成就者,前后围绕。 慰云:‘儿不须过伤。 我除汝外,更无所想;汝亦除我、而复思谁? 我放汝,何处亦不去。 若念我者,此显密二部道次为首,及余一切善说,是我之遗教,可看此等教法也。 总之现在有情福德极微,烦恼粗猛,圣教亦至结归之时,汝今亦当发愿来此空行世界也。 (空行世界,是修行成就处之总名。)’次于一时,克主仁波卿念云:‘今我亦去者善。 今当供我师长,请其来此,亦当请问结喇嘛之住处,亦有余事请问抉疑。 ’遂陈极上妙供,并纯金曼陀罗供,至诚白言:‘父三世诸佛,(谓师即三世诸佛也,父是呼师之辞。)无依众生之唯一归依,结尊文殊,无能等者。 ’云云。 尔时大师坐白云中,仍作生前之相,至前慰云:‘儿今当预备速来,我当遣人迎引汝也。 ’又曰云:‘结喇嘛现住何处,我亦愿往彼处。 ’大师告云:‘总之我之化身,有在空行世界、都史陀天、及瞻部洲等甚众。 然今支那五台山,有千八百金刚苾刍(是修密法之出家苾刍也),上午宣演中观及道次,下午讲释桑都、胜乐、阎曼德迦等三部密法,汝亦发愿往彼,不久即当相会也。 ’云云。 余文尚繁,难为尽录,即依此五次现身,大师之本可知迹矣! 再者大师前往欢喜顶时,文殊菩萨授记云:‘次汝于其珑讲经时,当脱一齿,可授于克主杰,使其遍一切众。 ’云云。 后大师住于其珑修行时,四部密乘诸尊,及三十五佛等现身加持。 尔时克主杰白大师云:‘昨夜梦见喇嘛为授记,今请慈悲讲演四部密法之摄义-金刚持之道次等。 ’大师曰:‘善。 ’遂广授诸甚深法要。 一日正当日光增盛之时,大师口中出大光明,遍照虚空。 会众悉见,亦有见为霞光者。 唯有大阿阇黎达玛仁勤、持律名称幢及克主杰见大师脱一齿也。 时大师云:‘住妙高前如金山,施与无伦善妙汝。 ’(善妙吉祥贤是克主杰之正讳,此半颂谓克主杰处于大师之侧,宛如七金山住于须弥之前,更无余山能超其上者。)遂将其齿授与克主杰。 时大阿阇黎及持律等白云:‘何不见惠我等耶? ’大师谓曰:‘非不与汝等,但因克主杰具有得此之宿根,并为本师所记别,汝等可于七日之中,殷诚祈祷,当与也。 ’克主杰亦捧齿归室中,殷诚祈祷,光明满室。 过七日已,大师命持牙至前,设诸胜供,然后开而视之,其齿成文殊菩萨圣像,像之遍体,舍利密布。 遂取顶上舍利白如螺贝者,授与勇猛金刚;额上之如水精者,授大阿阇黎达玛仁勤;喉间之金色者,授毗奈耶尸罗;心间之吠琉璃色者,授持律名称幢。 总之,从文殊之身分取舍利一千零二颗,遍施尔时一切众会。 自是以后舍利增长,乃至现代诸有缘者,得之不甚难也。 (密传甚多,难尽一一)。 发布时间:2024-03-05 08:32:28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