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甘泉寺 内容: 龙窝泉冽——枣庄甘泉寺甘泉寺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卓山北侧。 始创于何年何月,已无法考证,或曰始建于宋代,但均无确凿证据。 相传曾有一名士考中状元,唐皇见其一表人才,便将皇姑许配给与他。 状元为了逃婚弃国回家,来到这里依山靠泉,建了座寺庙,出家做了和尚。 皇姑追夫心切也来到这里,见郎君已出家,无奈便在寺庙前建了尼姑庵。 传说虽无文字记载,不足为证,然寺内现存千年树龄的银杏古树,足以佐证该寺历史之悠久。 银杏树下,有一块石碑立于明朝万历十五年(1588年),题为《重修龙窝寺碑记》载:“龙窝寺距邑址三十余里,在平山之东麓,云谷山之前,境幽地胜,中有泉水甘冽异常,旧名甘泉寺。 始创无所考,元延佑年间(1314年左右),梁家庄洪宽等重修之……”该碑高约四米,为一巨石该制而成,碑文为明朝光禄寺卿贾梦龙所撰,其弟贾梦鲤所书。 碑背面记载着甘泉寺过去的辉煌:拥有良田千顷,寺内僧人逾百,重修时捐资捐助者有数千人之众。 甘泉寺亦历史经劫难,屡受战乱雷火的袭击。 到1949年前后,这里已倾圯殆尽,仅存残坦颓壁。 1992年,,枣庄市市中区渴口镇出资260万元对甘泉寺施以大规模重修。 重建后的大雄宝殿;东西厢房雕廊画栋,古色古香;四周院墙蜿蜒曲折,古朴曲雅。 大雄宝殿内,如来佛祖端坐中央,东西两侧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惟妙惟肖。 大雄宝殿前台阶下方是放生池,寺之西北角银杏树下的甘泉潺潺注入,(甘泉寺因此而得名),池内游鱼嬉戏,增添无限生机。 1996年4月,甘泉寺管委会逐级申报,终于被上级主观部门批准为枣庄地区合法的佛教活动场所。 为此山东省佛教协会指派千佛山高僧,88岁高龄的寂昌法师常住甘泉寺任住持。 从此,甘泉寺香火日渐旺盛,枣庄市三百多名居士得到了合法的活动场所。 经寂昌法师和寺内五名僧人及众居士共同努力,如今的甘泉寺又在放生池前新建了天王殿,殿两侧同时建起东西走廊,与东西厢房连接,同时还建起斋房,解决了僧人和居士的食宿问题。 现在,寂昌法师经常往来于甘泉寺与济南千佛山之间,从事佛教活动。 甘泉寺内日常事务,由心昊法师代为主持。 在重建甘泉寺的的过程中,当地政府还发掘整理了元、明、清等朝代有关重修甘泉寺石碑12块,并在重建后的大雄宝殿右侧建起了碑林。 其中有一块雕龙石碑,为清嘉庆六年(1802年)所立,此碑记载了枣庄之所以被称为煤城的历史,碑文说:“吾邑人有煤窑开自前朝万历年间,迄今(即嘉庆年间)掘取殆遍”,同时还详细介绍了“邑之人王琛与山人太谷智太洋合伙采煤而得之”,及其在甘泉寺内修建窑神庙的经过,此碑进一步丰富了甘泉寺的文化内涵。 甘泉寺如今已成为枣庄北郊园林中心景点,善男信女或到这里烧香拜佛,或来此处一瞻佛祖威仪。 随着时间的推移,甘泉寺必将重现昔日辉煌,成为鲁南地区大放异彩的佛教文化圣地。 甘泉寺现任方丈是心昊法师,33岁,原籍山东济宁人,1991年出家,师从寂昌法师。 现任监院是惟可法师,27岁,原籍亦为山东济宁人。 本寺已退居方丈是寂昌法师,现已高龄90岁,原籍山东济宁人。 发布时间:2025-10-27 09:06:38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8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