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先把我慢破除,你才能成为一个法器,才能够学东西 内容: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先把我慢破除,你才能成为一个法器,才能够学东西三毒烦恼要认真的反省去把它断掉,就是我们俗话讲的要改过自新。 什么叫业障? 三毒就是业障,这是造业障碍的大根大本,贪瞋痴慢。 这个烦恼,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是与生俱来,不是这一生学的,是你生生世世累积的,每个人都有。 如果你没有,你不会到人间来;你要是没有,你不可能在六道轮回,你早就出三界了。 没有出三界,换句话说,你决定有这些烦恼。 这是我们要承认、要觉悟、要改过。 所以菩萨修六度,度什么? 就是度三毒烦恼的,布施度悭贪,度贪烦恼,忍辱度瞋恚,般若度愚痴,傲慢也是瞋恚里面所摄的。 所以烦恼归纳起来称之为三毒。 三毒里面特别把傲慢提出来,这很有道理,为什么? 人只要有贡高我慢,什么都学不成。 世出世间法,你要想学成都在谦虚,都在恭敬! 所以十大愿王第一条「礼敬诸佛」,儒家《礼记》第一句:「曲礼曰,毋不敬。」世出世间法教学,第一个教什么? 第一个教敬。 敬是什么? 就是断我慢。 先把我慢破除,你才能成为一个法器,才能够学东西。 只要有这个东西存在,佛菩萨作你的老师,你也是一无所成,你什么都学不到,自以为是,目中无人! 这种人谁能教得了他? 所以这是世出世间求学的大障碍。 所以教学的时候,先要破我慢,再就是破贪瞋痴。 所以六度是度烦恼的! 持戒是度恶业,精进是度懈怠,禅定是度散乱。 所以你修这些法门,你说我修的到底有没有成就? 你可以从成果上来检讨。 我修布施修这么多年,我贪心还有没有? 如果贪心没有了,你这个布施度修得很成功。 有人不会修的,愈修贪心愈增长,他为什么修布施? 就是为贪而修布施的。 怎么说为贪修布施? 听说佛门里讲「舍一得万报」,这一本万利! 所以他才来布施。 布施是什么? 就跟做生意投机一样,我这一笔本钱下去,再捞一大笔回来,他的目的就是贪心,所以他不但贪心不能断,增长贪心,糟糕! 佛菩萨看到这样子,都要流眼泪喊冤枉! 完全错会了意思。 布施是舍贪心的,持戒是舍恶业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戒。 忍辱是度瞋恚,瞋恚是地狱果报,非常的可怕! 《金刚经》虽然讲六度,只有布施、忍辱讲得最多,其他的略略带过去,可见得六度里面这二度是非常的重要,就是度贪瞋。 一定要学忍辱! 何况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得成於忍」,世出世间一切法,你要想成就,怎么才能成就? 忍就能成就。 中国佛教古大德的教学,你看看《禅林宝训》,你就明了了。 《禅林宝训》里面,有很多是专门教学生修忍辱,其他的他什么都不教。 你跟这个师父十年八年,真的什么都没教,天天那个师父找麻烦,无缘无故打你骂你,板起面孔给你看,那是什么? 那就是教学,那就是上课。 上什么课? 忍! 教你忍耐,什么境界都能忍! 十年八年以后,他忍辱波罗蜜学成,定得到了,智慧自然开了。 老和尚传法就传给他,举行一个仪式,衣钵给他了。 这个寺庙你作当家,你作住持,他就交代了。 他训练人没有别的,专门就训练忍。 这个很有道理! 往往有人说:老和尚,我跟你这么多年,我什么都没学成。 老和尚笑笑,你还没学成? 学成了,他自己不晓得! 住这么多年,你能忍受得了,你还没走,那就是成功! 这么一点,他一想,果然没错,这豁然大悟,平常喜怒挨骂的时候,原来是在上课! 这么个上课法。 特别是在中国的禅宗,教下当然它是要讲经,它不离开书本的,禅宗的手段很特殊,往往用这个方法成就学生的戒定慧。 所以烦恼没有了,自性清凉之德就显露出来。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四二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142 发布时间:2025-11-03 09:32:41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8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