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法师:佛所禁止的四种辩才,我们要牢牢的记住 内容: 净土法门法师:佛所禁止的四种辩才,我们要牢牢的记住【弥勒。 云何名为四种辩才一切诸佛之所遮止。】前面这四种辩才是佛所赞叹的,「一切诸佛之所赞叹」,我们要注意这句经文,不仅仅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一切诸佛是讲的十方三世。 从这一句就知道,这段的教诲我们不能不尊重,不能不认真学习,因为三世诸佛都是这样教导弟子们的。 这一段要说佛所禁止的四种辩才,也是辩才无碍。 《楞严经》上说,现前这个社会,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这些说法的人如果没有辩才,怎么能够蛊惑一切大众? 何况现前大众里面,有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甚至於很多拿到博士、硕士学位的,都跟著他们走。 他要没有辩才,他怎么能做得到? 所以他也有辩才。 可是我们细心一观察,他到底是佛菩萨,还是非佛菩萨? 这段教导我们这个方法。 我们依这个方法、依这个原则,就能够拣别、能够鉴定他是真的佛法是假的佛法? 我们看这四句,跟前面恰恰相反。 【所谓非利益相应。 不与利益相应。】这是第一。 他辩才是无碍,说的是天花乱坠,但是他所讲的决定不是与利益相应。 『非利益相应』,他是非利益相应,不是跟利益相应;换句话说,他教你眼前得利益,教给你,因为你很喜欢升官、发财,他教给你这些,教你求这些。 来生的利益他不负责,他没有了。 教给你这些升官、发财的修行的方法,灵不灵? 你要细心去试验。 他发财的修法,一个人修,这个人发财;两个人修,两个人发财;一百个人修,一百个人发财;全世界的人修,全世界的人发财,我也会跟他去,那是真的。 如果一百个人修,只有一个人发财,九十九个人没有发财,我不相信,那是假的。 那一个人发财是他命里该发财的,与他修的不相干,如果修的真有关系的话,应该是一个人修一个人发财、十个人修十个人发财。 所以,头脑稍微冷静观察一下就不会上当,天下哪有这种便宜事情。 佛法里面真的是无比之殊胜,佛门当中常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个话不是假的。 佛门里面能不能求发财? 能。 是不是求佛菩萨,佛菩萨就帮助我发财? 这摇摇头,不能! 佛做不到。 佛门当中求发财是怎么个求法? 佛有发财的理论、有发财的方法,他把这些道理、方法教给你,你认真去做,你才会得到果报。 佛知道教你怎么样修因,然后怎么样得果报,所以佛法不骗人。 而佛法所求的决定是命里头没有的,命里有的,你要是修得、求得,那个不算,命里没有的。 我想许多同修念过《了凡四训》,了凡遇到云谷禅师,云谷禅师教他那些,他以后得到的是他命里所没有的。 他命里没有儿子,以后得一个儿子,求来的。 命里寿命只有五十几岁,他活到七十多岁,这命里没有的。 命里没有的得到,那是真正的你求得的,他懂方法、懂理论,不是盲目在佛菩萨面前磕头许愿,供点什么供品,贿赂贿赂,巴结巴结,佛菩萨就保佑他了,哪有这个道理! 这不但你求不到,还加罪,你简直瞧不起佛菩萨,侮辱他,把他当做贪官污吏看待,你说你的罪过大不大! 现在干这种事情多少? 迷惑颠倒,搞错了,不但求不得福,祸害就要临头了。 你懂得什么叫利益,就晓得这个所说的没有利益,与利益不相干,不是真实的利益;即使有利益,是很短暂的,不是真实的。 不与利益相应,他跟真实的利益不相应。 第二:【非法相应。 不与法相应。】他所说的,即使是讲经,经典是佛经没错,他所讲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不是经典的意思,他把意思讲错了,讲歪扭了。 你看开经偈上讲「愿解如来真实义」,他是错解如来真实义,曲解如来真实义,他认为他讲的是对的,实际上他说的是错误的。 听经、研教世尊唯恐后人没有依据,不能辨别邪正,特地留下「四依法」,教导后人,第一,我们「依法不依人」。 法是经典,经典才是正确的依据。 这个讲经人所说的,如果与经典所讲的不相应,我们可以不接受,为什么? 他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 他能够说得与经义相应,经的理论相应,经典的方法相应,我们可以接受,这个没有错,这依法不依人。 人,即使是菩萨来讲的,与经典不相应,我们也不能听,菩萨智慧没有圆。 善导大师在《观无量寿经》注解里面告诉我们,等觉菩萨来讲经,不与经典相应,我们都不能接受,何况其余! 这个教诲重要。 第二个,教我们「依义不依语」,言语没有关系,意思要相应。 言语多说几句少说几句,说深说浅、说长说短,无关紧要,意思决定是教义,决定不违背。 第三教给我们「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个重要。 什么叫了义? 了义就是利益,就是这里讲的涅盘,这是了义。 什么是不了义? 不了义是不能出三界,不能了生死,不能证果,这就是不了义。 我们好不容易遇到佛法,遇到佛法要学个不了义,太可惜了。 第四句更重要,「依智不依识」。 智是什么? 理智,识是感情,学佛法不能依感情,不能依情绪,要依理性,这就对了,依理智不能依感情。 前面讲的三种毛病都是感情,都不是理智,如果有理性的人决定没有这个毛病。 所以他是与法不相应,这不是正法。 第三,他跟:【烦恼相应。 不与烦恼灭尽相应。】你跟他学习,你的烦恼,就是贪瞋痴慢会增长,不会减少。 他鼓励你发财,鼓励你升官,不就是贪瞋痴吗? 你仔细看看,他教你是增长贪瞋痴,灭你的戒定慧,不让你有智慧,让你天天愚痴,明年比今年还要愚痴,他给你搞这个。 所以你跟他去学,实在讲学得很辛苦,为什么? 你所表现的,你没有快乐的生活,你的压力非常之重,你得不到自在,得不到轻安,得不到快乐,这就是你与烦恼相应。 不学佛之前,烦恼还少,压力还少,学了佛之后,压力烦恼更多,这就错了,这就晓得这不是正法。 第四;【不与涅盘功德相应。】与了生死证涅盘,或者在净宗里面讲,与往生不退成佛,与这个相反。 这些都是佛所禁止的,这句话说得很重。 这四种辩才,不与佛讲的利益相应、不与法相应、不与灭烦恼相应、不与了生死相应,就是经上常讲的世智辩聪。 世智辩聪是八难之一,我们要能够辨别,要清楚。 【弥勒。 是为一切诸佛之所遮止四种辩才。】这一句是总结,上面所讲的这四种,是『一切诸佛之所遮止』的,遮止就是禁止。 佛绝不许弟子为人演说,我们要牢牢的记住。 摘自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第八集)1996/10新加坡居士林档名:15-012-0008 发布时间:2025-11-03 10:01:32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8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