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龙门禅寺 内容: 龙门禅寺位于素有千寺之称的福建闽东---福安。 始建于明末清初。 据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原为祠堂。 是村民举行社戏的地方。 规模壮观。 因当地把地方区域划为几十个都,每一个都划分几个境,此地为福建省福安市三十二都龙门境,所以始称龙门堂。 据龙门禅寺现存的古碑和福安史志记载:当年,村里为祈祷风调雨顺,人口平安。 每年都要于旧历新年举办社戏。 所有费用由村户轮流负担,每年四户。 这样就无疑给一些贫困的农户增加了繁重的负担。 所以,后来有一位汤姓的善人捐给祠堂水田一亩。 虽然这一亩水田并不是什么大财富,但是,终于可以使照看祠堂的人生活上有了保障,也逐渐可以通过一些手工业增加了收入。 并开始有佛教信众发心出资雕塑了满堂佛像和十八罗汉像。 也就把祠堂改成了供奉佛像的场所。 但是一直没有出家人来住持,都是附近乡村的吃长斋持五戒的居士(当地俗称菜公,菜婆)居住。 而且,大殿供奉的很杂,不仅有佛像,还有各种神像。 出现了一个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场面:村民拜佛上菜供,拜神就上荤供,尤其是年关的时候,满大殿供的都是猪头和鸡鱼。 这个不仅仅是村民无知的原因,也是当地佛教度化落后的结果。 闽东是一个比较偏僻闭塞和落后的地区,自古以来俗称蛮夷。 迄今为止,也只有一条104国道贯穿,此外别无他途,虽然也有水陆,可是同样不会便利。 绝对比不上闽南地区。 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这里文化及其落后。 差不多现在三十岁以上的人,都是目不识丁的。 根本不会讲普通话,也听不懂,更何况在早些年头呢? 所以这里的人几乎没有出去过,外面的人也很少来这里。 常常听说,有的老人一辈子甚至没有去过最近的县城。 因而,这里的佛教落后是自然的。 然而,当地的人们却十分的信仰。 要知道,信仰是不能代替落后的。 无知的信仰是愚昧啊! 正如正如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一样,昔日的龙门堂在文革年代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满堂佛像和神像完全被毁坏。 如今,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大殿也已经是残砖破瓦,透风漏雨。 却依然威严的耸立在四季如春的山靡。 苍老中浸透出永恒的顽强。 依然感化着十里八村的乡亲善信前来进香膜拜。 发布时间:2025-11-16 09:07:59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8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