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阿含经卷第三 内容: 中阿含经卷第三(五)罗云。 因过去行故。 已生意业。 即观彼意业。 若因过去行故。 已生意业。 彼意业为净。 为不净。 为自为。 为他。 罗云。 若观时则知。 因过去行故。 已生意业。 彼意业已过去灭尽变易。 彼意业净。 或自为。 或为他。 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 罗云。 汝当舍彼过去意业。 罗云。 若观时则知。 因过去行故。 已生意业已过去灭尽变易。 彼意业不净。 或自为。 或为他。 善与乐果受于乐报。 罗云。 汝当受彼过去意业。 罗云。 因未来行故。 当生意业。 即观彼意业。 若因未来行故。 当生意业。 彼意业为净。 为不净。 为自为。 为他。 罗云。 若观时则知。 因未来行故。 当生意业。 彼意业净。 或自为。 或为他。 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 罗云。 汝当舍彼未来意业。 罗云。 若观时则知。 因未来行故。 当生意业。 彼意业不净。 或自为。 或为他。 善与乐果受于乐报。 罗云。 汝当受彼未来意业。 罗云。 因现在行故。 现生意业。 即观此意业。 若因现在行故。 现生意业。 此意业为净。 为不净。 为自为。 为他。 罗云。 若观时则知。 因现在行故。 现生意业。 此意业净。 或自为。 或为他。 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 罗云。 汝当舍此现在意业。 罗云。 若观时则知。 因现在行故。 现生意业。 此意业不净。 或自为。 或为他。 善与乐果受于乐报。 罗云。 汝当受此现在意业。 罗云。 若有过去沙门. 梵志. 身. 口. 意业。 已观而观。 已净而净。 彼一切即此身. 口. 意业。 已观而观。 已净而净。 罗云。 若有未来沙门. 梵志。 身. 口. 意业。 当观而观。 当净而净。 彼一切即此身. 口. 意业。 当观而观。 当净而净。 罗云。 若有现在沙门. 梵志。 身. 口. 意业。 现观而观。 现净而净。 彼一切即此身. 口. 意业。 现观而观。 现净而净。 罗云。 汝当如是学。 我亦即此身. 口. 意业。 现观而观。 现净而净。 于是。 世尊复说颂曰。 身业口业 意业罗云善不善法 汝应常观知已妄言 罗云莫说秃从他活 何可妄言覆沙门法 空无真实谓说妄言 不护其口故不妄言 正觉之子是沙门法 罗云当学方方丰乐 安隐无怖罗云至彼 莫为害他佛说如是。 尊者罗云及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 罗云经第四竟(一千八百三十二字)。 (一五)中阿含业相应品思经第五(初一日诵)我闻如是。 一时。 佛游舍卫国。 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 世尊告诸比丘。 若有故作业。 我说彼必受其报。 或现世受。 或后世受若不故作业。 我说此不必受报。 于中。 身故作三业。 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 口有四业。 意有三业。 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 云何身故作三业。 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 一曰杀生。 极恶饮血。 其欲伤害。 不慈众生。 乃至蜫虫。 二曰不与取。 着他财物以偷意取。 三曰邪淫。 彼或有父所护。 或母所护。 或父母所护。 或姊妹所护。 或兄弟所护。 或妇父母所护。 或亲亲所护。 或同姓所护。 或为他妇女。 有鞭罚恐怖。 及有名假赁至华鬘。 亲犯如此女。 是谓身故作三业。 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 云何口故作四业。 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 一曰妄言。 彼或在众。 或在眷属。 或在王家。 若呼彼问。 汝知便说。 彼不知言知。 知言不知。 不见言见。 见言不见。 为己为他。 或为财物。 知已妄言。 二曰两舌。 欲离别他。 闻此语彼。 欲破坏此。 闻彼语此。 欲破坏彼。 合者欲离。 离者复离。 而作群党。 乐于群党。 称说群党。 三曰粗言。 彼若有言。 辞气粗犷。 恶声逆耳。 众所不喜。 众所不爱。 使他苦恼。 令不得定。 说如是言。 四曰绮语。 彼非时说。 不真实说。 无义说。 非法说。 不止息说。 又复称叹不止息事。 违背于时而不善教。 亦不善诃。 是谓口故作四业。 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 云何意故作三业。 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 一曰贪伺。 见他财物诸生活具。 常伺求望。 欲令我得。 二曰嫉恚。 意怀憎嫉而作是念。 彼众生者。 应杀. 应缚. 应收. 应免. 应逐摈出。 其欲令彼受无量苦。 三曰邪见。 所见颠倒。 如是见. 如是说。 无施. 无斋. 无有咒说。 无善恶业。 无善恶业报。 无此世彼世。 无父无母。 世无真人往至善处. 善去. 善向。 此世彼世。 自知. 自觉. 自作证成就游。 是谓意故作三业。 不善与苦果受于苦报。 多闻圣弟子舍身不善业。 修身善业。 舍口. 意不善业。 修口. 意善业。 彼多闻圣弟子如是具足精进戒德。 成就身净业。 成就口. 意净业。 离恚离诤。 除去睡眠。 无调. 贡高。 断疑. 度慢。 正念正智。 无有愚痴。 彼心与慈俱。 遍满一方成就游。 如是二三四方。 四维上下。 普周一切。 心与慈俱。 无结无怨。 无恚无诤。 极广甚大。 无量善修。 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彼作是念。 我本此心少不善修。 我今此心无量善修。 多闻圣弟子其心如是无量善修。 若本因恶知识。 为放逸行。 作不善业。 彼不能将去。 不能秽污。 不复相随。 若有幼少童男. 童女。 生便能行慈心解脱者。 而于后时。 彼身. 口. 意宁可复作不善业耶。 比丘答曰。 不也。 世尊。 所以者何。 自不作恶业。 恶业何由生。 是以男女在家. 出家。 常当勤修慈心解脱。 若彼男女在家. 出家修慈心解脱者。 不持此身往至彼世。 但随心去此。 比丘应作是念。 我本放逸。 作不善业。 是一切今可受报。 终不后世。 若有如是行慈心解脱无量善修者。 必得阿那含。 或复上得。 如是。 悲. 喜. 心与舍俱。 无结无怨。 无恚无诤。 极广甚大。 无量善修。 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彼作是念。 我本此心少不善修。 我今此心无量善修。 多闻圣弟子其心如是无量善修。 若本因恶知识。 为放逸行。 作不善业。 彼不能将去。 不能秽污。 不复相随。 若有幼少童男. 童女。 生便能行舍心解脱者。 而于后时。 彼身. 口. 意宁可复作不善业耶。 比丘答曰。 不也。 世尊。 所以者何。 自不作恶业。 恶业何由生。 是以男女在家. 出家。 常当勤修舍心解脱。 若彼男女在家. 出家修舍心解脱者。 不持此身往至彼世。 但随心去此。 比丘应作是念。 我本放逸。 作不善业。 是一切今可受报。 终不后世。 若有如是行舍心解脱无量善修者。 必得阿那含。 或复上得。 佛说如是。 彼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 发布时间:2025-11-19 08:49:41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8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