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会性法师:复海曙法师书 内容: 复海曙法师书友人以《时事新报》征文启见寄。 光企座下发挥佛祖道妙,以结法缘。 座下以:执心在内㈠、直指见性是心非眼㈡、色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㈢、眼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㈣、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㈤、地大周遍㈥、一心二门㈦等七题,令光作论,而曰拟作模范。 光幼失问学,长无所知。 兼以宿业深厚,生即病目。 近十余年来,一切经论,皆不能看。 但只执持佛号,忏除宿业。 企其仗佛慈力,速生西方而已。 何能作论,况曰拟作模范乎? 其谦恭自牧,诚可嘉尚。 其意见错谬,有不堪详言者。 夫欲发挥《楞严》、《起信》之奥,何不取法乎释迦如来,与马鸣菩萨,及历代古德之注此经此论者,而反拟以光作者为模范。 是何异儒者欲发挥二帝三王孔孟之薪传,不以《四书》、《五经》、《十三经》作模范,而以樵歌牧唱为模范。 织师欲织回文古锦,不取织锦者之法则以为模范,而取编芦席者之法则以为模范。 何颠倒一至于此? 虽然,人之相交,唯贵各尽其分量而已。 昔有童子捧沙供佛,佛即欢喜纳受。 以沙乃童子力所能办,其供之之诚,与供无上珍馐妙味,等无有异。 今以光所易办之沙,供之座下。 固知无用,聊将其诚。 倘亦用以涂地,庶可灭我罪垢,长我福田。 因将七题一串穿来,笼统论之,以塞其责。 论曰:执心在内在外在中间等,乃凡夫之情见也。 执心定不在内在外在中间等,亦凡夫之情见也。 非直指见性是心非眼,即末显本,指波即水之真智也。 何也? 以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一一皆如来藏妙真如性,周遍法界也。 若有在、有不在,则非如来藏妙真如性,不周遍矣。 以如来藏妙真如性,含育生佛,包括空有。 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能出其外,不在其中故也。 以凡情观之,岂但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皆属生灭,皆非真如。 即断惑证真,成等正觉,亦不出生灭之外。 以圣智观之,非但断惑证真,成等正觉,固属真如。 即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全体真如。 从本已来,原无一毫生灭之相可得。 再进而论之,真亦不立,如本无名。 一心尚不可得,有何二门之可论哉? 是为究竟真如,究竟如来藏妙真如性,究竟心。 正所谓五蕴皆空,度诸苦厄,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者也。 如上一番说话,乃光二十年前偶尔梦着者。 今承其雅意,献于座下。 如曰必须分而论之,详其文义语脉旨趣,则非光之衰颓心目,荒唐学业,所能办也。 请求之古德,及当代讲家。 自能畅座下之本怀,惬座下之素志耳。 发布时间:2025-11-22 08:37:50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9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