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黄柏霖:老法师对忍让的开示 内容: 黄柏霖:老法师对忍让的开示黄柏霖:老法师对忍让的开示 所以我们就谈谈这三句,老法师怎么来跟我们开示忍让。 老法师说,古人说,处事难,处人更难,这是真的,做事很容易,做人很困难。 人都是凡夫,凡夫的心是千变万化的,凡夫的念头随境界转。 凡夫的心为什么千变万化? 因为凡夫的心是用心意识,第六识的分别、第七识的末那执着、第八识的阿赖耶识是习气在做事嘛,是跟着感觉走嘛。 凡夫的念头呢? 是生生灭灭,是用妄心,他不是用真心。 所以凡夫的念头是生灭心,所以心随境转,所以随着境界转,住相生心。 所以人跟人相处就相处得当然很困难,那怎么办呢? 大家都还是凡夫、都还在修行,唯一的办法、唯一的原则就是忍让。 我们总是期待对方忍让,以前我们曾看过一个小时候读书的一个教材,一只黑羊、一只白羊在桥上两个都不让,对不对? 所以唯一的原则就是忍让,要放宽自己的心量,学着能够容忍、能够忍让就可以避免一切的冲突、一切的摩擦。 那么这一点,末学不断在学习,我自己都能够做到,我就是能够容忍,也能够忍让。 护持,我们讲说,我们护持道场,我们护持这个道场的戒律精神,我们一般讲就六和敬。 我们常讲说,建立一个六和敬的道场,六和敬的护持就是忍让。 你不能够忍、不能够让,和敬就被破坏掉了,就是戒律所讲的破和合僧。 老和尚就讲了,一个佛寺里面有两个岀家人,他就不合了,不要说四个人的僧团,他两个就合不来了,老和尚亲自这样讲。 五逆罪里面也有破和合僧,这是堕阿鼻地狱的业因。 在五逆罪里面,其他四条不容易犯到,就是杀父啦、杀母啦、杀阿罗汉啦、出佛身血啦,老和尚说,这四条比较不容易犯到。 只有后面那一条,破和合僧很容易犯,而且不知不觉的就犯了。 我最近听到一个大陆的莲友跟我分享,某一个也是老师级的,也是一个莲友,他跟另外一个莲友在对话说,他老是说僧众过,他说,他老是说僧众过。 他也在修戒律的,他本身也常常过午不食,他对戒律也是相当的坚持,可是他就容易见到那个出家人的过。 然后他就跟另外一个莲友讲说,哎呀,我老是去说僧众过,他说,现在怎么办? 这是我的,我有时候太坚持了。 老和尚说,你修持戒律不是要用一把尺去衡量对方的缺点。 后来我就跟这个莲友讲一个道理,我说,《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里面佛陀特别跟我们开示,佛陀说,不能够毁谤僧人,不能说僧人的过错。 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里面,鬼子母都不忍心也不敢去吃那个,因为鬼子母会吃人,祂不敢去吃那个破戒的僧人,为什么? 因为祂恭敬他是一个僧宝的形相。 佛陀就用这个道理,说鬼子母都不敢去吃那个破戒的僧人,何况是我们凡夫呢? 佛陀说,他有一天,他还是会回头的。 那为什么不能批评呢? 因为他现僧宝形相,代表佛住世。 各位这样就了解,不能够毁谤僧人。 所以海贤老和尚特别叮咛,唯有僧赞僧,佛法才会兴,「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所以老和尚说,破和合僧这一条很容易犯,那怎么办呢? 老和尚说,唯有一心向道,能忍让的人才得以避免,就像惠能大师所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我今天放生的时候,我就跟莲友讲,我说,我们其实我们整个修行就是在累积我们的能量,我们习总书记讲的正能量。 什么叫正能量? 就正念。 那我们现在不是啦,我们现在接受别人的都是负能量,我们给别人的也是负能量。 什么叫负能量? 嫉妒、瞋恚、傲慢、愤怒、生气,这些都是负能量的。 那你接收进来的也是这种负能量,你的身体怎么会好? 你的心怎么会好? 像惠能大师,「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全部都是正念现前,他就是正能量。 六祖大师只为生死大事,所以有这么高的警觉心,一心一意的要了生死、出三界,世间一切跟他不相干,顺境、逆境一切都随顺。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一心一意的为了了生死、出三界,世间一切跟你不相干,顺境、逆境一切都随顺,以了生死为重要,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的话,老子这三点你就做到了。 你何必自以为是呢? 你何必自伐功劳呢? 你何必自矜所长呢? 不需要啊,这跟生死无关啊,对不对? 顺境、逆境一切都随顺,以了生死为最重要。 所以老和尚说,我们念佛人以往生为第一要务,除了求往生以外,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值得放在心上,这一句话,好好把老和尚的话记起来,我们念佛人以往生为第一要务,除了往生以外,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值得放在心上,你就牢牢记住。 如果人家侮辱你、毁谤你、嫉妒你,你就把这句话朗诵一遍,放在自己的心里。 这些事情都跟往生无关,我不需要放在心上,这样就好了,你就放下来了。 真正慈悲的人遇到违规、破戒、作恶的同参道友,不仅要容忍,而且要用智慧、善巧去感化他,这就是大慈大悲。 老和尚这一段开示非常有深度,境界更高,所以我们要好好学忍让的精神,从不见世间过开始。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四二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发布时间:2024-03-07 09:19:21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1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