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法尊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八菩提心不动地-皈依佛 内容: 法尊法师:入中论讲记第八菩提心不动地月称论师造论;法尊法师译讲,数求胜前善根故,大士当得不退转,入于第八不动地,此地大愿极清净。 此出不动地名,显愿波罗密圆满也。 不动者,谓不为烦恼动。 八地烦恼障断尽,断德等同四果阿罗汉故。 又不为功用动,七地名有功用行,入灭定时尚须作意,有微细功用方能入;八地任运能入,不为一切分别动故。 七地菩萨,欲求胜前之善根,数数修习,入不动地。 从空定起,能一时分身,遍于微尘刹土,承事诸佛,饶益众生。 以前二阿僧祇劫所修功德,不如此一刹那。 譬如大船先在江河中,须人牵挽,其行甚缓。 今入大海,乘风破浪,一日能超往百年所行。 菩萨至此,任运自可成佛,决无退转。 由无量大愿以智慧方便之力,皆能圆满,故能任运成就佛法,饶益众生。 诸佛劝导起灭定。 证八地时,断尽烦恼,寂静如阿罗汉入灭定时,若非大愿力之所摄持,及诸佛诸大菩萨之警觉,于一刹那即入无余涅槃矣。 故经言一切菩萨证八地时,定有十方诸佛,前来弹指警觉,令彼出定。 谓言:汝今所证是无生法忍,空三摩地,诚为殊胜;但诸佛三身四智十力四无畏等功德,汝尚未得,佛之依正身土汝尚未成。 汝一人得寂灭,众生尚流转生死,汝之本愿尚未圆满。 汝今所证,小乘人亦能证得,不因此便名大乘。 如是开示已,八地菩萨,即出灭定,任运现身,饶益众生。 净慧诸过不共故,八地灭垢及根本,已净烦恼三界师,不能得佛无边德。 此显八地断净烦恼障也。 净慧,谓智最清净。 诸过不共,谓不与诸烦恼过共住。 灭垢,谓灭烦恼罪垢。 灭垢根本者,谓灭微细法我执也。 三界师者,堪为世间大福田也。 由于成佛尚须一大阿僧祇劫,故佛之无边功德,尚未成就。 灭生而得十自在,能于三有普现身。 此释断尽烦恼,而能度生之理也。 空宗说烦恼障,小乘初果开始断,四果断完。 大乘初地开始断,七地断尽,始证八地。 八地以后尚有所知障,成佛方能断完。 所知障,即是烦恼余习。 烦恼断尽气味未尽。 如瓶中盛酥油,油虽尽,其气味久洗不去。 又如木盒盛香。 香虽取出烧尽,盒中香气,久久犹在。 烦恼断后,虽不起贪嗔,而有无始惯习之余习,名所知障,若不断尽,不能成佛。 此所知障,小乘即不能断。 如毕陵伽婆蹉,由多生骄贵习气故,成阿罗汉,犹唤恒河神为小婢。 舍利弗弟子多生为毒蛇,嗔恨习气故,啮树即枯死。 此空宗所说所知障,不同唯识。 唯识宗说小乘断烦恼障,与空宗同。 大乘人直往菩萨之烦恼障,分别所起者,初地断完。 俱生烦恼障不断,唯地地各伏一分,令其不为过失。 所伏俱生烦恼障,分十一品,初地至十地最后心伏完,金刚喻定刹那顿断。 至于俱生所知障,即指俱生法我执,亦分十一品,自初地起,地地各断一品法我执及其眷属,至金刚道断尽。 其所谓所知障,空宗亦名为烦恼障。 唯识宗说菩萨烦恼伏而不断者,为要留惑润生,乃能受生,入生死海度众生故。 月称不许此说者,谓要烦恼障断尽,方能开始断所知障故。 如瓶中酥油未取出,必无法洗涤酥油之气味故。 且华严经明云,证八地菩萨,若非诸神劝请,第二刹那即入无余涅槃。 若非烦恼障已断完,云何得入无余涅槃耶? 唯识虽云:若八地烦恼断完,不造业受生,云何度生积资粮耶? 此答彼云:虽已灭依烦恼而受之生,然以得十自在故,有受生自在及寿命自在,可任意现身,受意生身,任意住世利益众生也。 发布时间:2024-03-09 09:01:01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2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