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法尊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四菩提心焰慧地-皈依佛 内容: 法尊法师:入中论讲记第四菩提心焰慧地月称论师造论;法尊法师译讲,功德皆随精进行,福慧二种资粮因,何地精进最炽盛,彼即第四焰慧地。 此一颂说焰慧地精进功德。 谓精进炽盛如火焰故。 此地唯有二颂。 应精进理未广说者,上三地中所说应布施等之理,即是应精进行布施等之理,故不再别说。 但总说一切功德,皆由精进引生。 前三度为福资粮,后二度为慧资粮,此精进通五度,亦即通二资粮。 功德者,总摄一切福慧资粮也。 精进如沟渠,善法如水,有沟之处始可获灌溉之利。 精进如鞭,善行如马,马无鞭策,则怠缓不能疾行。 故经云,有一法门失诸功德,谓懈怠。 若无精进,诸善功德,皆不得成。 精进者,能止恶修善之力也,即三十七菩提分法之四正勤,谓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若于恶法勤行,是名懈怠,不名精进。 众生于修功德,常多因循,谓今日不作有来日,今年不作有来年。 不知无常迅速,不与人期。 人命短促,于生死长夜中,不过如电光一闪,若不乘此熹微之光,早向坦途前进,漫漫长夜,满地泥涂,将何托足乎? 临命终时,良医束手,眷属围绕,自知命尽,怖畏张皇,追悔无及矣。 如阿育王,统南赡部洲,威德等同轮王,能役使鬼神,造人间地狱,以怖暴恶众生,造八万四千塔,遍于赡部。 命将终时,诸臣以王好施,凡物入手,即转以施人,凡王所求索,皆不给与,王教令不能行于臣下,财位库藏,一切不得自在。 最后求索庵摩罗果,得半枚,此半枚庵摩罗果,乃王威权所及,可自由食用。 王语一最亲信侍臣,将此半枚庵摩罗果,往鸡圆寺,供诸比丘。 时诸上座,多是大阿罗汉,语大众观今日半枚庵摩罗果之主人,即当年役使鬼神造八万四千塔之轮王。 彼施此半枚庵摩罗果功德,大于造八万四千塔,以此是其唯一所有之物故。 观此可见人应及时为善,勿待衰老,不得自在,欲积功德,不可得矣。 立焰慧名,有二因:一者、于六度中精进炽盛最为圆满;二者、于三学中,慧学增胜,发生通达菩提分法之出世慧光故。 此地佛子由勤修,菩提分法发慧焰,较前赤光尤超胜,自见所属皆遍尽。 此颂显精进以外之功德。 前半颂释此地名。 一者,三十七菩提分法圆满。 菩提谓佛果,亦指空慧。 分者因也。 属于与证菩提为因之法,名菩提分法。 共分七类:(一)四念住,谓意念安住于此四事,能治常乐我净四倒。 一、观身不净,谓毛发齿爪血肉皮骨等三十六事,无一是净。 二、观受是苦,谓受若是乐,应多多益善;今一切寒热等受,过寒过热皆觉其苦,则所谓清凉温暖,唯以离炎热寒冻之苦,名为乐受,实非是乐。 三、观心无常,谓心念念迁流,不可得。 四、观法无我,法无我义,下当广释。 (二)四正勤,如前已说。 (三)四如意足:一、欲神足,谓意乐修定之欲心所引定。 二、勤神足,谓修定之精进力所得定。 三、心,谓有曾习修定之种子。 四、观,谓智观察所得之三摩地。 以上三类属资粮位。 (四)五根:一、信,谓正信三宝。 二、进,谓于善法勇悍。 三、念,于应作不应作无忘失。 四、定,善住所缘,不随烦恼转。 五、慧,善能分别得失。 (五)五力,即前五根,增长有力,更不退转,且有力令他随转。 以上二类属加行位。 (六)七觉支: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 (七)八正道:正见、正语、正思维、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小乘说八正道属见道,七觉支属修道。 大乘说七觉支属见道,八正道属修道。 非凡夫事,故不详释。 二者,智慧增上。 三地如初日,此地如日中。 三者,我见所属之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等皆遍尽。 自见即我见也。 发布时间:2024-03-09 09:18:32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