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出世间大孝 为僧宜孝父母 内容: 世间之孝三,出世间之孝一。 世间之孝,一者承欢侍彩,而甘旨以养其亲;二者登科入仕,而爵禄以荣其亲;三者修德励行,而成圣成贤以显其亲。 是三则世间之所谓孝也。 出世间之孝,则劝其亲斋戒奉道,一心念佛,求愿往生,永别四生,长辞六趣,莲胎托质,亲觐弥陀,得不退转,人子报亲,于是为大。 予昔甫知入道,而二亲云亡,作自伤不孝文以伸悲恨。 今见在家出家二众中有具庆者,于是倍增感慨,而涕泗交零,稽首顿首以劝。 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显之,大孝也;劝以念佛法门,俾得生净土,大孝之大孝也。 予生晚,甫闻佛法,而风木之悲已至,痛极终天,虽欲追之,末由也已。 奉告诸人,父母在堂,早劝念佛;父母亡日,课佛三年。 其不能者,或一周岁,或七七日,皆可也。 孝子欲报劬劳之恩,不可不知此。 有为僧不孝父母者,予深责之。 或曰:出家既已辞亲割爱,责之则反动其恩爱心矣! 曰:恶是何言也? 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积因成正觉。 而梵网云:戒虽万行,以孝为宗。 观经云:孝养父母,净业正因。 古人有作堂奉母者,担母乞食者,未尝以恩爱累也,奈何于亲割爱矣。 而缔交施主,不绝馈遗,畜养弟子,过于骨肉,是无亲而有亲,出一爱而复入一爱也,何颠倒乃尔! 且己受十方供养,饱暖安居,而坐视父母之饥寒寥落,汝安则为之。 摘录于《竹窗随笔》 发布时间:2024-03-15 09:16:40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2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