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善消百恶 内容: 一善消百恶行本无赖度残身恶念顿除发善心坐雪持银俟失主前愆赦去锡功名张观察是京口人。 年少作秀才时,家境贫穷,品行恶劣,人们都象怕老虎一样畏惧他。 他生性却相当豪爽,敲诈勒索来的钱财,随意散去,乡邻中许多贫苦人,也多受到他的帮助,因此他自己家里没有隔宿之余米。 有一年除夕,断粮了。 心想亲戚故友之中,都有旧怨,而且大多是些龌龊小人,想不出有哪一家可以去借点钱出来,自己又不愿去摇尾乞怜,向人求告。 直到薄暮,仍想不出办法,就拿了老婆的破布裙,到当铺强逼着借了千文钱,买了一斗米,酒肉和香蜡纸,放在篮子里,往家走。 家在一条破烂不堪的巷子里,天下着雨路又滑。 快到家门口时,不小心跌了一跤,篮子里的东西,全部翻倒在泥泞里。 气得什么似的,回到家里拿了盏灯,返回去找。 意外地拾到一只口袋,用手一提,很重。 拿回家一看,内有元宝两只,碎银数十两,洋钱百余,零钱数百,帐簿一本,手摺好几扎,知道是一家绸缎庄的东西。 张生心中大喜,心想这一下子,就可以过上小康日子了。 正要拿到里屋去,忽然想到,这东西一定是店中伙计收的帐,路过这里丢失的。 如果给店主交不了帐,他必然只有死路一条,不如等他来找,还给他。 就把袋子藏起来,从袋里拿了点零钱,又去买了米回来,让老婆煮饭。 自己拿了盏灯,坐在门外风雪中等待。 没过多久,见远处一老者和两个少年,手里挑着绸庄的号灯,沿路照寻着走过来,神色仓惶。 张生知道是失主,等他们走近了,就招呼他们,说:你们找什么? 老者一看是张,知道他是个无赖。 不敢直说,吱唔着想走。 张忽然变了脸色说:你们打着灯笼到处照,又不找丢失的东西,该不是前来相看门户,夜里好来偷盗吗? 不老实告诉我,就不让你们走! 老者不得已,才吐实情说:刚才收帐路过此处,在路旁歇了一阵。 突然下起雨来,急忙赶路,丢了一只布袋,所以返回来寻找。 现在找不到,想必是过路人拾去了! 张问他袋中有什么。 老者把银钱,帐簿等物,一样样报出来,完全相符。 张笑着说: 是不是请到我家小坐一下,拾东西的人我已知道是谁了! 老者向张作了一揖,说:如果先生知道,请马上告诉我,不敢随便到你府上打扰! 张笑着说:总不能站在这冷风里说话吧! 敝家就在这里,老先生何必吝啬多走两步路呢! 老者犹豫,拿不定主意,不敢去。 张把他拉进屋去,坐下后,老者又说:如果先生知道,就请告诉我,我感恩不尽! 张说:好! 好! 就走进去,端了茶出来,问老先生在店中干什么事。 答说:收帐! 问:现在丢失了,会怎样? 老者泪如雨下,说:把家全卖了,也赔偿不起! 只有死了! 又说:先生如果知道,求你马上告诉我,感恩不尽! 张又说:好! 好! 老者怀疑张在戏弄自己,就站起来想告辞。 张笑着说:老先生稍坐,别着急! 拾到东西的人,我不知道。 我有小小的一点蓄资,拿来补偿你老先生的损失! 就拿出口袋,说:这是否是够偿还老先生的损失了? 老者大惊,畏惧万分地望着张,嘴唇动了动,不敢说什么。 张安慰说:老先生不要怀疑我。 我要是想拿这袋中之物,早就拿去买了牲口来祭神祖,关上门大饮大嚼了。 何必一个人呆呆地坐在风雪中傻等着你来告诉你呢! 说着,就把口袋中的银洋全部拿出来放在桌上,说:银洋原封未动! 钱么,就借了点拿来买米了! 老翁大喜过望,一连叩了不知多少头。 起身后,请张分取一半。 张严肃地拒绝了。 老者说:先生不取,我也不敢走! 张笑着说:非要给,就借给我两块银洋,让我大年初一吃上顿饱饭,已心满意足了! 老翁见他是真心实意,不敢再说什么,拿两块光洋给他,叩谢而去。 张生拿了钱又出去买了酒肉回来,献神供天。 夫妇相对而坐,喝了酒吃了年夜饭,醉薰薰地上床入睡了。 梦中被人捆绑,去到一个王者模样人的面前,好像是文昌帝君。 他呵责说:你多行不义,再不改正,当堕饿鬼道! 张生正叩头乞饶,忽然有一人手拿一张状子进前禀白。 王者脸色立即和缓下来,说:这是大善事,足以抵销以往的恶行。 应该还他禄籍,入本年科榜。 又对张生说:你回去后,应当痛改前非,前程未可限量! 张生醒来,知道是那件还银事,感得神佑。 天亮之后,就写了决心书,在文昌帝前焚烧,发誓遵行功过格,以赎以前的罪业。 不久,以前的那位老者,衣冠楚楚前来拜谢,说:昨晚若非先生之恩德,我全家老小的性命就完了! 我已把这件事报告了我的东家,他必有所奉报。 张生谦逊地道了谢。 从此更加尽力行善,而生活更加贫困,常常几天都揭不开锅。 初秋月半,所有秀才都去金陵参加秋试。 只有张生一文钱都没有,每日饭钱都难措,就不再想应考的事。 忽然遇到前老者,问他: 先生为什么还不动身去应考? 回说因为没有钱。 老先生说:先生是个善人,乡试岂可不去参加! 请你先回去,在家等我! 张答应了。 刚到家不久,老先生跟着就赶到了,拿出二十金交给他,说:这是我积蓄的工钱,你快点搭船去! 张生感谢之后收下了。 老先生走了之后,张生私下想,拿这些钱去应试,能否成功没有把握,有点渺茫。 不如用这钱买米买柴,可以半年不愁冻饿,便不想去了。 但又顾虑如何对老先生回话。 正在踌躇,拿不定主意之时,听到有人敲门,打开一看,是老先生和一位青年人又来找,对张生说:这位就是我东家,为先生高义所感动,早想报答! 听说先生要去赶考,想到先生留有家眷,生活困难。 谨备二十金,白米四石奉赠,以解先生后顾之忧。 张生大喜过望,立即搭便船赶往金陵应试。 揭榜,果然考中。 老先生又和店东家来赠送进京赴试的路费,竟联捷中了进士,官位做到了观察使。 坐花主人说:一念之善足以抵销百恶。 靠一念善而超出饿鬼登上禄籍,多么的快捷! 这不正昭示人们天道之理并非一成不变,而重在自己的抉择取舍吗! 虽然如此,象张生这样能作到见巨利而不贪,亦是他一贯性情豪迈,乐于周济贫困的善根所致! 比起那些心地肮脏,助强凌弱,分毫必较帮富人打官司的人,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吗? ! 发布时间:2024-03-15 09:59:52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2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