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用“观想法”,从业力烦恼中解脱 内容:     1)大约在2004年,有人送我一张照片,是当代某禅师站在佛台前,照片上佛台佛像清晰可见,而禅师的身体却是透明的,只能看到琉璃般的影像。 我后来就想,我们是可以把自己的身体观成琉璃般透明,当我们的身体净若琉璃的时候,我们的心神也大致净若琉璃。 当一个人的身心净若琉璃的时候,就不会成为欲望的奴隶。 2)观想可以转移心境。 有篇长文,说的是“失独”家庭的心酸事。 有对夫妻“失独”14年了,每次外出旅游,离开和返回都会对着空荡荡的房间打招呼:“儿子,好好看家,我们出去玩儿啦! ”“儿子,我们回来啦! ”    3)失独父母不可能空掉他们的孩子,但如果是三宝弟子,他们也可以这样观想:孩子正在观音菩萨身边学习。 他们还可以观想:孩子已经回到了天界。 他们还可以观想:孩子有很多的父母。 他们甚至可以观想:他们自己生生世世有很多的孩子。 最后,他们最好能够观想:他们自己不是凡夫,而是菩萨……    4)观想是非常重要的法门。 在净土里,印光大师也不反对观想念佛,他的一个弟子曾战战兢兢地请示他,不知自己观想念佛行不行。 印光大师没有生气,和气地问怎么个观想的。 弟子叙述了一遍,印光大师当即印证:很好,你就这么观想念佛。 5)净宗二祖的《观经四帖疏》记载了阿难教他堂哥的“身通”观想法,我整理简化为六个观想次序:(1)跏趺正坐,先“将心举身”似动想,去地(距离地面)一分一寸想,一尺一丈想,至舍(房屋)作空无碍想,直过上空中想,还(观想返回来)摄心下至本坐处想。 (2)次“将身举心”,初时去地一分一寸等,亦如前法。 以身举心,以心举身,亦随既至上空已,还摄取身,下至本坐处。 (3)次将身心合举,还同前法,一分一寸等,周而复始。 (4)次想身心入一切质碍色境(有形的坚硬物质)中,作不质碍想(作没有障碍观想)。 (5)次想一切山、河、大地等色入自身中,如空无碍,不见色相。 (6)次想自身,或大遍满虚空,坐卧自在,或坐或卧,以手捉动日月(太阳和月亮)。 或作小身入微尘中,一切皆作无碍想。 6)借用佛法指导,善用观想,可消除很多的无明烦恼。 宗萨仁波切说:观想自他成为本尊,是金刚乘最微妙的修心法门之一……透过观想的方法,有意识地创造新的自我形象,“有限的自我”形象便逐渐地被“无限的本尊”形象所取代……    7)“转凡夫身为本尊身”的理论基础是:一切存在于“外面”的事物(包括快乐、不快乐、美、丑等)都是自己想像和概念的产物。 发布时间:2024-03-27 11:42:46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2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