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韦护何德何能成为“历代全真第一人”?全靠“过几世固守男儿”! 内容: 韦护何德何能成为“历代全真第一人”? 全靠“过几世固守男儿”! 韦护何德何能成为“历代全真第一人”? 全靠“过几世固守男儿”! 《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297期:韦护文/王事情西周代商之后,阐教第三代精英七人求去,这七人后来的结局全部是肉身成圣。 至于是哪七人,李靖一家四口、杨戬、雷震子,还有一个韦护。 前面六人几乎都是家喻户晓,只有这个韦护,对原著不熟悉的人,未免不知是谁。 韦护,一向战绩不显、功名不彰,但他却是根红苗正的玉虚宫第三代门人,十二金仙之一的道行天尊之徒。 第59回奉师命下山佐周,仗降魔杵之利,秒杀瘟神吕岳之徒杨文辉,吕岳也不能抵挡。 吕岳实力强悍,有三首六臂的法相,同为十二金仙的黄龙真人在他手上走不了十招。 后来杨戬、哪吒等十大高手一齐围殴,才干跑吕岳。 韦护另一有代表性的战绩是渑池战张奎,张奎阵斩周营二姬、五岳、土行孙等人,号称七杀,杀气腾腾。 姜子牙决意除掉他,先在惧留孙那里求来指地成钢符,再派出杨戬、杨任两大高手协助韦护,在黄河岸边打杀了张奎。 周军兵出岐山前,众弟子请问师尊前程,道行天尊对徒弟有两句赞诗:历代多少修行客,独你全真第一人。 历代,所指应为阐教第三代,也有可能单指道行门下;全真,即修士。 全句意为,三代弟子中,韦护乃是第一人。 这个评价简直太高太高了,也不大符合实际,别的不说,韦护能强过人气角色杨戬哪吒吗? 表示怀疑。 为何韦护的评价如此之高? 有以下三点:一、道行独苗道行天尊曾派韩毒龙、薛恶虎二人下山,皆殁于十绝阵。 因此道行一脉,韦护已成了独苗。 更关键的是,他在酷烈的封神大战中活了下来。 肥水不流外人田,元始一统道门后,教中弟子势必会享尽好处。 二、佛教护法封神中有许多人是直接借用的佛教人物。 有直接写出名字的,比如马元去西方后成了马元尊王佛,孔宣成了孔雀明王,阐教一准圣(燃灯)四大金仙(惧留孙、三大士)入西方皆成佛及菩萨。 有的名字相近,如毗卢仙或为毗卢遮那佛、长耳定光仙或为定光欢喜佛、多宝道人或为多宝佛,韦护也是这样,他的原型应该来自于佛教护法韦驮。 这证明,他后来随着五位师叔伯进入了西方,并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当然也是加分项。 这个评价极有可能出自元始之口,因为他是能纵横时间长河的圣人。 三、固守男儿韦护出场唱道情歌词云:烟霞深处隐吾躯,修炼天皇访道机。 一点真元无破漏,拖白虎,过桥西。 易消磨天地须臾。 人称我全真客,伴龙虎守茅芦,过几世固守男儿。 说的是,他在天皇时期便寻访仙师,遁世修行。 千年之中转世数次,屡屡重修身命,才艰难达到金丹初期(拖白虎,过桥西,是丹道术语,表示金丹初成)。 值得注意的是,韦护再三强调自己是“真元无泄”和“固守男儿”,这究竟是什么意思,相信不用多说。 一言以蔽之,在这几世之中,他都保持着童子之身,跟唐僧一样,是十余世转世的童身。 这就是无漏之体,原来道家以为,童子先天未破,可清养而得胎仙。 精气在窍内为火,出窍为水,精藏于宫中。 若气之弥漫,一旦情欲冲动,肾气则下行,化为水,冲窍而出。 元精与元气合,凡精与元气离,所以,精丧元气。 但情欲又只是六贼之一,佛教认为:色声香味触法,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媒介,劫夺身体中的宝藏,所以称之为贼。 有道之士,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沾味,身离细滑,意不妄念,以避六贼。 道教也借用了这种说法。 《西游记》中,孙悟空保唐僧后第一关便是打杀六贼。 哪六贼? 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和身本忧。 从此六根清净,安守本心。 韦护先为道,后为佛,固守的非仅童身,还有六根。 这恐怕才是“历代全真第一”的真正含义。 待续 发布时间:2024-03-31 09:23:47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2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