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慧能偈直悟本心,泯弃了物我相对的观念,六祖坛经 内容: 慧能偈直悟本心,泯弃了物我相对的观念,六祖坛经惠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是站在不同的层次和境界上说的。 神秀认为人身如一棵菩提树,人的心就像一块明亮的镜台,人要时时勤快努力的拂拭,不要让那明亮的镜台,沾惹上污垢尘埃。 说的是:拂拭了心灵的污秽,不要使纯洁之心沾上灰尘,则心如一轮明月,照彻朗朗乾坤! 中国人的传统之一就是喜欢简易直截,所以,通过不知多少代高僧的摸索,终于把浩如烟海的佛法归纳成为三条纲领,一般人学修时就容易掌握了。 在天台宗那里,更精炼为止观,止是定,观是慧。 而禅宗呢? 则只谈明心见性这一着,不论涉及到哪一个领域,禅宗都是这么一着。 六祖慧能,禅,六祖坛经六祖慧能,意思是我们修行要时时摒除洗涤各种尘俗贪欲杂念,使心性永远保持洁亮光明。 慧能此偈是针对神秀偈而说的。 慧能认为,菩提本就无树,明镜也不是台,是当下破除了我执,法执趋向中道已证道无生法忍的境界! 所以说:本来就是什么东西都没有,又从哪儿去沾染尘埃呢? 慧能偈直悟本心;泯弃了物我相对的观念。 六祖慧能,禅,六祖坛经六祖坛经,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 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 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六祖慧能。 六祖慧能,禅宗认为,主观就是客观,困就是果。 离开了客观哪里去找主观呢? 离开了因哪里去找果呢? 反过来也一样,总之不能执着于一面。 王阳明的一个学生问他,你老人家说万物都在心中,但前面山里的花开花落,若没有看到,那花又怎么会在心里呢? 王阳明回答得好,他说,我没有见花时,那花与心同归于寂,当我看花时,花与心同时都明明白白了,可知花不在心外。 六祖慧能,禅,六祖坛经六祖坛经,又有个学生问王阳明,你老人家说天地万物都离不开自己,但是某人死了以后,天地万物仍然存在啊! 王阳明回答说,你问得好,但我反问你,某人死了以后,他的那个天地万物还在不在呢? 大家听明白了吗? 六祖慧能。 六祖坛经,禅宗不这么讲,既然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不离自己,那么谁在修戒、修定、修慧呢? 禅宗认为,戒就是定,戒就是你;定就是戒,定也是你;定就是慧,慧还是你。 根据这个道理,禅宗还认为,教下讲的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是对的,那也并非只此一路,还可以由慧生定,由慧生戒嘛。 一个人若经开悟,有了智慧,那个心就不动了,心不动,就是定,不动心,就能守戒。 六祖慧能。 发布时间:2024-04-01 09:12:03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2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