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复永嘉周群铮居士书 内容: 生死大事,须当预办;若待临行方修,恐被业力所夺。 沩山云:无常老病,不与人期;朝存夕亡,刹那异世! 又云:一朝卧疾在床,众苦萦缠逼迫;晓夕思忖,心里恛惶,前路茫茫,未知何往? 从兹始知悔过,临渴掘井奚为? 自恨蚤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闭方便关,拒绝不争事缘,甚为有益。 方便关,如禁足,可以谢绝外缘,专修净业。 罗台山之不往生、堕福处,在于文字气习重耳。 此习既重,则虽曰念佛,实念念在文字里做工夫;念佛工夫,祇是支撑门面而已。 此文人通病,非台山一人而已也。 世智辩聪,佛谓八难之一者,正为此也。 罗台山:江西人,乾隆举人。 与彭绍升同时。 彭之一行居集卷四,有与罗台山书三通,皆有劝其念佛语句。 卷七书罗台山,记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二年正月之行迹。 卷八有祭罗台山文。 是乾隆四十四年(西纪一七七九)七月。 据人名辞典:台山卒于乾隆四十三年,寿四十六。 八难:三涂为三,盲聋瘖痖,世智辨聪,北俱卢洲,长寿天(无想天),佛前佛后。 念佛欲得一心,必须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谓我真实修行之名。 念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 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 能如是,则妄念无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 此段开示持名念佛之方,简、切、要、妙! 又,现在见佛之志,可谓真切;然,此事颇不容易。 当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期一心不乱,为决定主宰。 于未得一心前,断断不萌见佛之念。 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欲见即可顿见,不见亦了无所碍。 倘急欲见佛,心念纷飞,欲见之念,固结胸襟,便成修行大病;久之,多生怨家,秉此躁妄情想,现作佛身,企报宿怨。 自己心无正见,全体是魔气分,一见便生欢喜。 从兹魔入心腑,著魔发狂,虽有活佛,亦末如之何矣! (中略)念佛圆通章中,有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之明训,念佛人想要见佛,无可厚非;病在急欲见佛而致心念纷飞耳。 此中活佛,非修密者所称之活佛,乃指如释迦世尊示现人间八相成道正住世时之应身佛耳。 若密教之活佛,则今时多矣! 世间不明理人,稍有修持,便怀越分期望;譬如磨镜,尘垢若尽,决定光明呈露,照天照地。 若不致力于磨,而但望发光,全体垢秽,若有光生,乃属妖光,非镜光也。 (后略)只要认真磨,决定会发光,何必急? 发布时间:2024-04-13 09:17:33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3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