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问心 内容: 问心(深度好文)问心(深度好文)佛曰:心是红尘,亦是净土。 烦忧再多,放置一旁,我自赏花、赏月、赏晴空。 尘世再乱,静守一隅,我自逍遥、快乐、自在中。 人心再杂,恪守简单,我自无欲,无忧,心从容。 快乐时,心花怒放;失落时,心灰意冷;激动时,心惊肉跳;默契时,心有灵犀。 听一曲梵音,清耳悦心;赏一路美景,沁人心脾;得一位知己,称心快意;守一方净土,兰质蕙心。 常说“人在做,天在看。 ”其实何须 “天”来评判呢? 是非对错,问心便知。 没事的时候,常常喜欢独处。 踩在泥土上,踏在石子上,看枯枝,赏残阳,在静寂的大山里悠然而行,拣一片落叶,听几声鸟鸣。 走着,走着,红尘琐事远了;走着,走着,物质烦扰远了,走着,走着,心头的阴云飘散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落日再柔美,却难免给人迟暮的伤感。 当余晖被黑夜吞噬待尽,我心慌乱起来,这静谧的大山陡然变得阴森恐怖,脚下生风,逃离! 匆忙忙行上一段路,眼前的路却又渐渐有了丝光亮,抬头观望,一轮朗月静悬在东方,那么柔,那么美,在一瞬间竟以为那是太阳绕了一圈,又来陪伴自己了。 人生总是这样,上帝关闭一扇门,亦会打开一扇窗。 不要为夕阳西落而过多哀叹,耐心等一等,等一等,悄然升起的东方明月会赐于我们前行的温暖。 人生是否快乐幸福,全凭一颗心。 身心安顿,就是幸福。 心有牵绊,就失去自由;心不为形役,即得自在。 不要让身,成为心的枷锁。 名利得失,看淡;红尘诱惑,看破。 红尘万丈如一梦,我自且歌且徐行。 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又如电,应作如是观。 又说:人生如处荆棘丛中,不动则不伤,心若动,则尝尽世间千百苦。 人生如此短暂,何必太过当真? 世间万象,皆如云烟,虚幻不真,心定境安然。 心如止水,怎会为花开花谢落泪? 心如沾泥絮,又怎会追逐东风上下狂呢? 人生须臾间,天地恒久远。 我们一生拥有的不过几十个春秋,三万个日日夜夜。 素衣也好,华衣也罢,玉食佳肴也好,粗茶淡饭也罢,贫穷也好,富贵也罢,都与幸福无关。 心静就是佛,每个人在心灵沉静时都能找到自己的佛。 有一句歌词这样说:“江湖问路不问行,问心问得几路行。 碎心江湖行,剑出非我心。 正气江湖行,刀出非我心。 江湖难填恨海,剑出我心伤。 ”常说人在江湖,心不由己。 人在红尘,怎能不伤? 千疮百孔之后,渐渐学会问心,问道,问菩提。 心在何处? 心在花里。 道在何处? 道在沙里。 菩提何处? 菩提在叶里。 天地良心,慈悲为怀。 举头三尺有神明,天有眼,地有心,做人当上于天而无愧,下与地而无悔。 有一颗纯净的心,如水晶,如露珠,自然照得见世上千百色彩。 心如明镜,世界不过是心的镜像。 我们从心出发,走向世界;又从世界走回自我,回归内心。 烦恼时,静一静。 痛苦时,静一静。 失意时,静一静。 我问法师:何处是佛? 法师说:心静即佛。 闭上眼,塞上耳,让自己消失,让世界消失。 心,空无一物,究竟清静。 心在内,身在外。 身是皮囊,心是灵魂。 富有吗? 看一看身外物。 快乐吗? 问一问体内心。 追逐着,奔跑着,为了功名,为了利禄,为了锦衣玉食,为了豪门大宅。 得到了,就心悦,失去了,就一定要心伤吗? 何为得,何为失,很难界定。 华屋也罢,陋室也罢,能带着鼾声香甜入睡的,你是气定神闲的仙人;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的,你是心乱如麻的囚徒。 一个富翁看见一个渔夫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就对他说:“你怎么不出海去打鱼? ”渔夫反问道:“你告诉我,出海打鱼为的是什么? ”富翁说:“为了挣钱,成为富翁啊! ”渔夫再问:“成了富翁干什么? ”富翁说:“那时,就不用干活,可以到沙滩上晒太阳啊! 渔夫听后笑着说:“我现在不就在沙滩上晒太阳吗? ”也许终其一生,我们也只不过是渔夫一样的平凡人,不会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我们尽力而为,无愧于心;我们乐在其中,身安乐意。 释然,超然,淡然。 任小草枯了再荣,花儿凋谢了再开,天空黑暗了再光明,有一颗平常心。 其实哪里有心呢? 心在何处? 拿出来看看。 我想无人拿得出。 心就是世界吧,就是自然,也是宇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每一个心里,都有一个世界。 有事无事时,突然静下来,问一问自己的心。 窗外突然响起了雨声,这是冬天了,深夜还是有点冷。 身子外,是寒冷;心里面,却早已是春光明媚了。 因为我,心中还有爱。 发布时间:2024-04-17 12:02:25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3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