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阿弥陀经:净土行就是修行的好方法 内容: 阿弥陀经:净土行就是修行的好方法阿弥陀经:净土行就是修行的好方法然诸经示净土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 在一切修行方法当中,这不讲别的,专讲修净土的方法,执持名号是一切修净土方法当中,最巧妙的方法、最殊胜的方法、最容易成就的方法。 诸经是净土一类的经典,佛在这些经典里面开示我们修净土的方法。 『净土行』就是修行的方法,方法太多了,千差万别,这个地方举出几条重要的纲领来讲。 首先讲观像观就是观看,也是把你心里头的分别、执著、妄想舍掉,一心一意的看佛像。 给诸位说,这要很大的福报。 修学这个法门,一百天不睡眠、不坐,他是站的,可以站著,可以经行,修「般舟三昧」。 这个佛像是应当供在四方,就供一尊佛,阿弥陀佛。 他佛像供在四方,不管你人在哪个地方都面对著佛像。 可以站,可以经行,可以走动,不能坐,不能睡觉,很苦,三个月,其目的还是修一心不乱,可是得真干。 如果修「般舟三昧」在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还没有放下,你的一百天的苦白受了,你是有执持观像,但是你没有到一心不乱,功夫是有了,没成绩,那个不行。 第二种叫观想观想是依《十六观经》,这个观想也不容易,观成之后,这个境界就在面前,这一点诸位必须要晓得,不管是白天、是晚上,无论什么时候,这个境界就在眼前。 西方极乐世界,你睁著眼睛看到的,西方极乐世界在你的面前,闭著眼睛这个境界还在面前,了了分明。 这个十六观如果不认真,你是观不成的,相当之难,因为它那个境界愈观愈微细。 开头的时候观落日悬鼓,看黄昏的时候刚要下山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刚刚要下山的时候,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你的眼前面都看到这个红太阳。 这个观成功之后,再接著第二观,进入第二观。 第二观成功之后,第一观还在,并不是第一观就没有了,不是的。 就是境界逐渐逐渐去增加,一直增加到圆满,整个极乐世界就在你眼前,西方世界依正庄严都现在自己的眼前,这当然也是能达到一心不乱,你心里头有分别、有妄想决定做不到。 『礼拜,供养,五悔』,这是《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里面修行方法,因为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它是修净土的方法。 「礼拜」就是拜佛,专门用这个方法。 拜阿弥陀佛拜上几年,你就能见到阿弥陀佛了,拜到你心定了,这也是属於忏悔法,对於业障、习气重的人非常有效,很有效,所以这个法门也是值得我们提倡的。 供养就是广修供养,广修供养里面的意思就含得太多了,可是里头最重要的,你看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疏钞》里面给我们说的,「修法供养就是依教修行」,这叫真供养。 五悔就是十大愿王的归纳。 五悔是「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这五条都能够忏除业障,所以叫五悔。 十大愿王里面我们晓得「忏悔业障」,这是忏悔法。 「随喜功德」怎么也是忏悔法? 别人有功德,我们不肯随喜,甚至於我们还要嫉妒障碍,还要加以破坏,罪过是无量无边,你能够随喜就是忏悔业障。 忏悔自己从前不肯随喜,障碍人家的善法,忏除这个业障。 『六念』,在佛门里面是一个很普通的,就是通途的法门。 不仅是修净土,修其他一切的法门也都用得上。 第一个是念佛,第二个是念法,第三个念僧」,这就是念三宝,第四是念天,如果我们常常能想到天,你就能够把这个世间的尘缘,就可以远离了。 特别念天之德,欲界天修十善业,你念天就是念十善。 色界天修禅定,修四无量心,你心里面常常有这些,把你自己道德的水准提高了,可以脱离欲界。 第五是念戒,六念的第六,「念施」,「施」是布施,布施是放下,布施是舍,要能舍自己的身心为大众服务,这桩事情不是一个真正觉悟的人、真正有道心的人做不到。 凡夫都是自私自利,什么事情都要把自己的利害摆在第一位。 觉悟的人不一样,前面所讲的「全他即自」,他不一样。 所以他能念念都为众生,他为众生服务,他自己里面有快乐,是法喜充满,而且是不疲不厌。 能够修这个「六念」,《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三种众生,当得往生」,这三种众生第一种是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这一种,第二种是读诵大乘,方等经典,第三种就是修行六念,回向发愿,这是《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所说的。 这段是给我们说明往生西方净土许多的修行方法,这个里面包括密宗里面修行的方法,密宗里面修行的,它是观想、观像、礼拜、供养,密宗也用这个方法。 发布时间:2024-04-28 09:51:28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3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