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金刚经》最难解的句子 内容: 《金刚经》最难解的句子 《金刚经》最难解的句子《金刚经》第十二品结尾处的“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无论从语法上,文意上,我认为都是最难解的句子。 先看经卷原文:“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及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除了最后三小句之外,本段经文可解可译,而最后三小句,我有三种译本。 一.“假如有此般若经典所在的地方,就等于有佛以及最受尊重的佛弟子在那里一样。 ”(南海净心兰若修文法师)。 二.“所以,经典所在之处,即是佛在。 可以说得,宛然与佛弟子三宝同居。 焉有不成就之理,岂可不尊不重乎? ”(济佛注解,通俗集义《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三.“凡是该经所在之处,就是佛所在之处,就是佛尊重的弟子所在之处。 ”(珠海出版社《金刚经·坛经》)。 这三种译文均不尽如人意。 不尽如人意者,最后一小句“若尊重弟子”也。 “若”字作何解? 此字解对,全句可通。 一.三种译法“若”字作“就是”,“就等于”解。 第二种译法,干脆避之而不译,且转陈述句为反问句,似乎不合佛之原义。 我手上的《辞海·词语分册》(上)543页的“若”字有15种解释,我取第10种作“尔·汝”解,其例子是《史记·淮阴侯列传》,“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又《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 ”这两个例句中的“若”,作“你”解。 解决了“若”的含义,再联系前文的意思,可以译为:“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应当知道这个人,成就了最上的、希有的殊胜法门。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是有佛(在那里)。 (你能受持读诵此经),你(就是)受人尊重的佛弟子”。 今年四月十六夜,思考此句译法,甚难入睡,后得一梦,似有神示,作此解。 昨晚,我在广东省中山市打工的儿子,打电话问及此句的解法,觉得此解,略比他解为好,故写出来,与同修、同学切磋,望能得到帮助! 谢谢! 佛历二五五八年四月二十日耶历2014. 5. 18 发布时间:2024-04-30 10:48:00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4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