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不是境缘困住了你,而是心被迷了 内容: 不一定用很多佛教本身的名词,我们用通俗的话来说,首先要注意你的注意力是往外跑还是往内收,注意力是我们本自具足的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一个人注意力向外,他还在做梦,注意力向内已经开始觉醒了,注意力只是关注外在世界变化的人,他其实还是活在生死轮回的大梦之中。 我们的注意力更多是应该要向内,注意力向内,关注我们内在认知维度的升级。 一个人修止观是为了干什么? 成佛,那只是个现象界的相,更重要的是什么? 是开智慧。 内在有佛的智慧,那在现象界、外在必然就有成佛的相,所以更重要的是内在智慧的开启。 这个智慧的开启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什么? 就是我们认知维度的不断升级,从凡夫的维度到阿罗汉的维度,到菩萨的维度,到佛的维度,认知维度不断地升级,他的生命就开始觉醒了。 其实说通俗一点,人陷入到那种贫穷困苦的一个恶性循环,其原因之一就是什么? 就是不会管理自己的注意力,迷心逐色,注意力总是向外跑。 尤其现在这么一个自媒体时代,大家好像皇上去览奏折一样,每一天看几千条微信,那么,大部分的人一两个小时就耗在里面去了。 这个有意思吗? 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一直把注意力去关注外在的事情,人家的事情,莫名其妙地凑热闹,心急火燎地随大流,操碎了别人的闲心,注意力一直向外跑。 因为内在的认知维度不够,智慧不够,智慧没有开发出来,所以做事情到处碰钉子。 所以不是六尘境干扰我们,不是六种事缘困住我们,而是我们认知维度太低了,我们的心迷了。 南京牛头山法融禅师问四祖道信禅师说:;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 既不准去修种种的观想,那我们逢缘对境的时候,心怎么对治呢? 四祖回答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 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 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不是境缘的好和坏困住你了,而是你的心迷了。 明心见性的禅宗祖师开示就是一针见血,直截了当。 发布时间:2024-05-28 09:48:32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5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