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释迦牟尼佛是在哪里成佛的?怎样才能成佛? 内容: 释迦牟尼佛是在哪里成佛的? 怎样才能成佛? 释迦牟尼佛是在哪里成佛的? 怎样才能成佛? 两千多年前的农历四月初八日,伟大的圣者乔达摩·悉达多太子于古印度蓝毗尼园降生。 他历经艰难的修行,最终夜睹明星悟道,在娑婆世界示现成佛。 在此佛诞之际,特节选宗性法师此篇开示,祝愿大家追随佛陀的足迹,广发菩提心,成就无上佛道! 菩提心为成佛之因。 佛陀讲过 “大象”和“罗汉”的两个故事,揭示了学佛修行的两大误区。 宗性法师以此为例,为我们详细开示了菩提心的真正内涵:不只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心,还须有“无我”的智慧。 释迦牟尼佛在哪里成佛的? 在菩提树下,所以我们把成佛叫做成就菩提之果。 菩提之因是什么? 菩提心为成佛之因那么菩提之因是啥? 是菩提心,菩提心为成佛之因。 你要想成佛就要种成佛的因,你要想当菩萨就要种菩萨的因。 你今天是以什么为因? 染污心为因,所以今天是生死轮回。 你种了轮回之因,今天就是这个现状。 因此,我们学菩萨道就要以菩提心为因。 请问菩提心是个什么心? (答:没心。)没心? 还没肺呢,再琢磨琢磨。 我们常常讲要发菩提心,也可以讲要发慈悲心。 可我觉得还是要把这个问题说得更彻底点。 什么叫慈悲呀?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我用简单的话讲,所有跟我没关系的人我都会救度他,这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所有众生的苦难都跟我身上的苦难一样。 你能办得到不? 只有这样子,你才能真正符合菩萨的精神。 你能达到无缘慈同体悲吗? 你只要心里有“我”的观念,你就会说:“他的痛苦跟我有啥关系呢? 我才不想管他呢? ”对不对? 你只要达到无我,就达到同体,也就是跟众生是一体,这才没有自我、自他和高下的分别。 你只要有“我”的观念,就有自他的分别,那就不是同体。 什么是菩提心呢? 就是无我的悲心。 真正的菩提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包括无我,一方面包括悲心。 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是菩提心,否则都不是。 菩提道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菩提心为因”。 我们讲佛是两足尊。 什么叫两足尊? 有人问我,说:“你问得好奇怪哦,两足不就是两条脚吗? 谁都是两只脚。 ”但这两只脚不是你长的两只脚。 是哪两只脚? 是福德、智慧这两足。 学修佛法要福慧双修,福德资粮、智慧资粮两个都不能少。 你少一个都不行。 为什么? 如果你只修无我而不修利益众生,你就没有福德和福报,你也成不了佛;如果只修福报没有智慧,不能达到无我,你也不能成佛。 在印度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释迦牟尼佛讲过一个大象的故事。 大象在印度是装饰得很漂亮的。 过去,有一只大象身上挂很多宝贝璎珞,装饰得像宝马车、奔驰车一样高级,但是它再怎么装饰,它还是一只大象。 释迦牟尼佛讲为什么它成了象:它过去生只修福报没有智慧,它今生还是愚痴,只能当头象。 但是它有福报,它比你我都穿得好,但是它始终还是头象。 还有一个故事。 在印度有一个罗汉很有智慧,达到无我的境界,但是福报不够。 印度的和尚都是端着一个钵,挨家挨户去化缘吃饭。 佛制规定一顿饭托钵只能走七家人。 那个罗汉去托钵化缘,他走了七家,可一点饭也没有化到。 有人想不通,问佛:“佛啊,他都是罗汉,怎么还没有人给他吃的呢? ”佛就讲:“这家伙过去只修智慧不修福报,所以就没有人给他吃的。 ”诸位,要记住你今天有吃有穿是你自己过去的福报。 是修来的,不要浪费。 吃不完的不要倒掉,吃不了你就别煮那么多。 眼大肚皮小,生怕吃不饱,煮了半天又没有吃,浪费掉了,对自己是折福报的。 培福不如惜福,你把自己的福报珍惜好。 浪费福报就等于本来存了那么多钱,结果是你自己把它挥霍掉了,银行里面一分存款都没有。 那个家伙过去只修智慧不修福报,所以他今生去化缘托钵都没有人给他吃的。 释迦牟尼佛讲:“修福不修慧,大象戴璎珞。 ”修福不修智慧的变成象,身上挂了很多装饰品,它再怎么装饰也不是白雪公主:“修慧不修福,罗汉空托钵。 ”修智慧不修福报,罗汉托钵都是空的,要不到饭吃,多惨! 佛说怎样才能成佛呢? 怎样才能成佛呢? 要福慧双修。 就是要培福报,要有智慧。 那么智慧从哪儿来? 读书来? 天呐! 智慧从无我中来。 佛法讲的智慧不是小聪明,佛法讲的智慧叫无我,这才是大智慧。 无我就是智慧。 福德从哪儿来? 福德从利益众生中来,从帮助他人当中来。 成佛要种菩提之因,也就是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就包括无我的智慧和利益众生这两方面。 按我的理解,菩提心就是无我的悲心。 无我,就是智慧;悲心,你就会帮助众生,就是福报。 只有这样你才是种的菩提因,你将来才会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你才能成佛。 不然的话,你顶多成罗汉,成大象,运气再好一点,把你放在动物园有人参观,还是可怜,是不是? 你修菩萨道最终目的是要干嘛? 要成佛的。 这是目的,是果,要达到成佛的目标要以菩提心为因,所以菩萨道的核心内容就是这个。 过去我们讲菩提心是什么? 利益众生的心、慈悲的心。 这都没错,但要是有我,你能真正的慈悲起来吗? 你有自我在,你能达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吗? 要是心里有个我,你痛苦跟我有什么关系? 你受难跟我什么关系? 它自然分割开。 你只有达到无我的境界,你才跟众生是一体的,才能达到真正无缘慈、同体悲,这才是真正的慈悲。 所以,你想达到真正的慈悲,利益众生,那就要无我。 菩提心就包括无我和慈悲两方面。 发布时间:2024-06-06 19:30:24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5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