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改变命运从改变心念着手 内容: 改变命运从改变心念着手命运有其发展规律,是可以由自己来改变的。 从何处着手? 心念。 什么是关键? 形成新的行为习惯。 虽然我直到五十岁才了解这个理念,但仍然心头一亮,因为它把我从几十年的迷惑中拉了出来。 我开始仔细思考自己之前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命运? 事业像比尔盖茨、马云那样的吗? 显然不是;老公应该是怎样的? 孩子如何学习才是好? 似乎也都没有个具体的指标。 难怪虽然我多年前就明白“性格决定命运”这个道理,却一直未能有什么改变! 就拿困惑我多年的亲子关系问题来说吧。 孩子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辅导她写家庭作业,教了一遍后,她还是做不出来,我就很生气,心中不停地想:这么简单的题还不懂吗? 我上学那会根本没有人辅导,我都给你讲一遍了,你怎么还不明白呢? 你也太笨了,将来怎么能考上大学? 我越想越气,就给了她一巴掌。 可是,后来继续做题时,她连“2+7=? ”都写错了。 我一下就愣住了,这孩子怎么了,这是她一年级就会做的题啊! 我忽然意识到孩子被我吓蒙了。 每每孩子写作业,我都少不了着急、生气。 这让她压力很大,还经常感冒吃药,是单位卫生院的常客。 学习佛法后我才明白,这都是由于我的攀比心造成的。 我在意的不是孩子学习好不好,而是潜意识中,希望她能比亲戚朋友的孩子好! 记得孩子上三年级的时候,我们从秦皇岛来到广州。 孩子在秦皇岛学习的英语进度和广州的差别较大。 为了赶上广州的进度,我开始辅导她英语。 她因为不会,就写得很慢,眼看都到11点了,作业还没写完。 我就开始担心,要是她不能够早点休息,明天哪有精神上课? 长此下去身体不就垮了吗? 这点作业就这么费劲吗? 我又气又急,又不舍得打她,就猛然用手拍墙,结果手腕被碎掉的玉镯划伤,鲜血直流。 类似的情况太多了,我现在明白,这都是贪欲的心态惹的祸。 我总是希望她学习好,将来工作好,出人头地,不给我丢面子;孩子感冒生病了,我首先不是心疼孩子身体的难受,而是担心她能否正常上学……在强大的贪欲、自我的心态下,伟大无私的母爱早已消失殆尽! 可悲的是,我几十年受这种心态的奴役,身心俱疲;长期在痛苦中轮回,自己却不能觉知! 而且,随着拥有的金钱、房子、车子等东西越来越多,我这种心态也越来越强烈。 工资涨了还想再找个更好的工作,有了房子又去考察别墅……在这种心态下,我不仅跟孩子生气,跟同事生气,夫妻间更是争吵不断。 争吵太多了,心也累了,我们夫妻就长期冷战。 别人下班急着回家,我最怕下班了,因为不愿意回家面对他。 于是我就长期加班,即使周末也不例外。 因为不知道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去,内心痛苦不堪,有时感叹,偌大个世界,怎么就没有我容身之地呢? 学习佛法后,我明白,不是世界容不下我,是我的贪心太大,膨胀得已经容不得任何别的东西了。 这时我才学会反思自己,认识到一切困扰、痛苦的真正根源是自己的观念和想法存在问题。 我攀比心太强,内心有太多的贪欲,而事实上,自己真正需要的,是少欲知足的心态,是平和的性格,而不是什么金钱、面子等. .. .. .找到了方向,内心豁然开朗,我一定要摆脱攀比心,摆脱贪嗔痴这个恶魔,再也不愿受它的奴役,要彻底从痛苦的轮回中走出! 那么,要怎么打破这种轮回呢? 我想,唯有依靠佛法的智慧改变观念和行为。 首先我要去除自己的不良需求,少欲知足;其次,我要过简单的生活,关爱他人,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明白道理不等于就有了如理的行为习惯。 为了做到知行合一,我就用最土的办法——给自己写纸条。 每当遇到矛盾、烦恼的时候,我就写纸条剖析自己为什生气? 内心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不这样做的祸患有哪些? 写了大约三个月的纸条后,我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 有天晚上,女儿下班回家后就开始看电视,到上床休息时间了才想着要更换被罩,我就跟她说,这么晚了明天再换呗。 她不听,还是要换,可换着换着不顺手了,就说是因为我不让她换干扰了她,还生气了。 这回分明是她找茬。 我看她一眼,窃笑,想着她跟我以前一样,一定是有不顺心的事了。 我知道,这个时候跟她说什么都没用,反而会火上浇油,没准儿还得吵起来。 于是我就静静地回自己房间了。 果然过了一会儿,她也就啥事都没有了。 前些天,我还看见女儿在用心经的字贴临帖。 孩子接受佛法,让我非常欣慰! 从前的日子里,我时时不安刻刻煎熬。 也正是因为我的心无宁日致使家无宁日,整天鸡飞狗跳。 现在我真正体会到了佛法智慧带来的利益。 当不再对外界有攀比和不良需求时,我渐渐消除了急躁、焦虑,没有了脾气,内心平和喜悦,常常会不自觉地笑起来。 有一次坐地铁,发现对面的人紧盯着我,我好奇怪。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我一直在笑。 佛法的大智慧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力量,给了我新的可以绽放出光芒的生命,我深深感恩! 发布时间:2024-01-30 17:16:33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