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大师:禅宗诸师,多拨净土,此又何说 内容: 印光大师:禅宗诸师,多拨净土,此又何说问,禅宗诸师,多拨净土,此又何说。 答,禅宗诸师,唯传佛心。 所有言说,皆归向上。 汝参禅有年,尚不知此。 则汝之所解,皆破坏禅宗之恶知见也。 问,博地凡夫,岂敢自任。 诸祖诚言,断可依凭。 六祖谓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 赵州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 又云,老僧念佛一声,漱口三日。 禅宗诸师,多有此等言句,则又何说。 答,六祖直指向上,令人识取自心。 汝当作训文释义,辨论修持法门。 所谓认驴鞍桥作阿爷下颔,几许误哉。 汝须知西方之人,见思净尽,进破尘沙,及与无明。 只有进修,绝无造罪之事。 谓彼求生何国者,若在此间,未断见思,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人,则生凡圣同居净土。 一生彼土,则见思二惑,彻底消灭。 喻如洪炉片雪,未至而化。 德人觌面,鄙念全消。 若是见思净尽,则生方便有余净土。 分破无明,则生实报无障碍净土。 无明净尽,福慧圆满,则生常寂光净土。 在此土现证者如是,在彼土进修者亦然。 汝何过虑彼无生处,而自障障人,不肯求生。 闻噎废食,自丧性命。 则天下痴人,莫汝若也。 汝但知赵州佛之一字,吾不喜闻。 何不领取下文僧问和尚还为人也无,州云佛佛乎。 但欲依念佛一声漱口三日,何不依僧问和尚受大王如是供养,以何报答,州云念佛乎。 又何不依僧问十方诸佛,还有师也无,州云有。 问,如何是诸佛师,州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乎。 汝谓禅宗诸师,多有此等言句。 不知禅家酬机之言,名为机锋,名为转语。 问在答处,答在问处。 不知返照回光,叩己而参。 一向但噇酒糟,逐土块,有甚了期。 吾出家三十余年,漱口佛不喜闻之言,则众口同宣。 至于以佛佛为人,以念佛报恩,以阿弥陀佛为十方诸佛师,绝未闻一人说一句者。 夫言出一口,既以彼为实为可依,则此亦是实是可依。 何受损者即依,得益者即违。 一依一违,自相矛盾。 夫赵州所言,总归本分。 佛不喜闻,与念佛等,皆属转语。 若能直下识得自心,方知赵州道越常情,语出格外。 当孜孜念佛,唯日不足矣。 倘不能亲见赵州,则宁可以念佛为修持,不可依拨佛为把柄。 依念佛,则即生便出轮回,将来定成佛道。 依拨佛,则谤佛谤法谤僧。 现生则罪业山积,福慧冰消。 命终则永堕阿鼻,长劫受苦。 其利害得失,奚啻天渊。 总之,今人率皆福薄慧浅,业重障深。 于得益者,皆若罔闻。 于受损者,全身顶戴(得益受损,且约未悟错会说,非古德所说之法,有益有损也)。 诸师酬机之言,悉皆如是,不劳备释。 汝谓诸祖诚言,断可依凭,何不依百丈云,修行以念佛为稳当乎。 又何不依百丈立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之规,皆悉回向往生净土乎。 将谓百丈唯令死者往生,不令生者求生乎。 又何不依西天第十四祖龙树菩萨,如来预记往生,龙宫诵出华严,广造诸论,偏赞西方。 如毗婆沙论,称为易行疾至之道乎。 又何不依第十二祖马鸣菩萨,于起信论末后,示最胜方便,令人念佛求生西方,常侍弥陀,永不退转乎。 又何不依二祖阿难,初祖迦叶,结集三藏,与净土诸经乎。 倘净土不足为法,有害于世。 彼何不知好歹,贻后世以罪薮乎。 又诸大乘经,皆赞净土。 而小乘经则无一字言及。 将谓诸大乘经,不足为法乎。 又佛说弥陀经时,六方恒河沙数诸佛,悉皆出广长舌,劝信此经。 将谓六方诸佛,亦贻人以罪薮乎。 如谓六祖赵州等,不可不信。 则龙树,马鸣,阿难,迦叶,释迦,弥陀,六方诸佛,诸大乘经,更为不可不信。 若谓诸佛诸祖诸经,皆不足信,又何有于六祖赵州为哉。 见近而不见远,知小而不知大。 如乡民慕县令之势力,而不知皇帝之威德。 小儿见铜钱而即拾,遇摩尼宝珠而不顾也。 汝还知永明四料简,所示禅净有无,利害得失乎。 夫永明乃弥陀化身,岂肯贻人罪薮,谤正法轮,疑误众生,断灭佛种乎。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二》:“净土决疑论” 发布时间:2024-01-30 17:25:49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