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仁清法师:菩萨十八重戒之十四、十五 内容: 仁清法师:菩萨十八重戒之十四、十五之十四:劝人舍小乘法教(诽谤小乘)《集颂》:“汝勿听受声闻法,汝当覆蔽彼经论。 声闻法中无大果,不能尽除诸结使。 听受清净大乘典,消除恶业速菩提,闻已信受舍学修,说者听者皆得罪。 ”此条是劝人舍弃小乘法教,其中兼有诽谤之意。 “覆蔽”有障碍、阻隔、掩藏等义。 “不能尽除诸结使”的“结使”,根据《天台宗》、《集注》说:结使是以无明为根本的见惑和思惑。 其中见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 见、思二惑(相当于无上密法的庸常显和庸常执),可润有漏业,招三界生。 即断除结使,就是清净见惑、思惑、就可跳出跳出三界,不再轮回。 根据《广论》的理趣,小乘的“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四圣谛、八正道等均属大乘行人的学修内容。 听闻的人只是相信这种说教了,或舍去了大乘的所学、所修。 “说者听着皆得”此“罪”,此条戒律旁证了“远离恶友”的重要! 之十五:贡高胜人《集颂》:“名称、利养、恭敬贪,欺妄两舌作毁赞,毁谤人所敬信者,毁人所毁皆谤诽。 自赞善解摩诃衍,不贪利养非同彼,憎嫉自是作贡高,虚诳妄说得过人。 ”此条包含的内容很多,总为“贡高我慢”,自赞“胜过别人”。 此条与第一条有相似处,第一条“自赞毁他”出自《瑜伽师地论》,此条出自《虚空藏经》。 因“贪”图好的美誉“名称”、“利养”和他人的“恭敬”,而以“欺诈”、“妄语”、“两舌”做的诽谤“诋毁”或“自赞”,比如“诋毁诽谤”他“人”“所敬信者”,或他人“所毁谤者”。 或如“自赞善解摩诃衍(大乘经教),自己“不贪利养”,发心比别人清净等,乃至因憎恨嫉妒对方的自我“贡高”、“虚诳妄说”比他人修的好等都犯此条重戒。 摩诃衍是一切大乘经典的总称。 “贡高我慢”是居傲不敬,倚势凌人。 “我慢”则是一种障道的烦恼,共分七种。 “虚诳妄说”,“虚诳”为不实。 “妄说”则有打妄语之意。 比如说“我已证果”、“我已开悟”、“我已得某某大德的秘传大法”等,故此条有的译作“妄说得上人法戒”。 这类妄语往往会误导他人的盲从,“自他具堕”。 故佛教戒律中被作为“大妄语”被严禁! 发布时间:2024-06-18 09:54:30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5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