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海法师:《安居讲法》讲记三十四-皈依佛 内容: 智海法师:《安居讲法》讲记三十四整个西方极乐世界都是阿弥陀佛一心智慧所成办,我们今天三世诸佛都是这样,开示我们内心智慧所成就的佛土也是这种智慧的显现。 整个西方极乐世界呢,是阿弥陀佛的智慧所显现。 正因为是智慧所显现,是求之在我,不是求在别人。 我们今天信佛呢,也要能够明了这种道理。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佛心众生心是一心。 所以说我们能够一心念佛的时候,念佛之心即是佛心。 所以现前西方极乐世界依正果报是不隔离于我们现前当念的,你要能智慧明了,不管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世界,还是正报世界,还是那些眷属,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有莲池海会佛菩萨都是智慧的聚集。 阿弥陀佛本人就是从自性智慧中显现四十八大愿,成就四十八大愿。 他现在成佛,整个智慧显现了就开始了,我们今天学佛也是显现我们自己的智慧。 想尽千方百计修正那些错误的行业,从起心动念开始修正,就能显现出自性具备的智慧,所以智慧当下具足。 西方极乐世界呢,其实也是当下具足。 所以说要信这种智慧的时候,明了这种道理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所以我们修行过程中,明了理了,心里面没有疑惑,修起来就没有障碍了。 所以不明理的时候呢,往往自己内心里面心不甘情不愿,没有信心,总有疑惑,而疑惑是障道的因缘,那就是大障碍。 比如今天叫你吃饭,你要是没有信心你敢吃吗? 说不定饭里有毒药了,现在我们基本上还是达成了这种信心。 叫你坐车,你要对司机怀疑,这个时候你就不敢坐了。 所以人与人之间,这个世间上我们做任何事情还是基于这种基本的信心。 如果没有这种基本的信心,我们做什么都不好做了。 今天在藏经楼,你要是对这个楼的坚固性没有信心,你怎么敢坐在这个楼下呢,所以信心很重要。 要知道整个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从外来,阿弥陀佛的智慧所成就的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说你能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当我们原来的智慧开显出来了,就是我们自心的宝藏。 今天要追求幸福就要追求智慧的圆满,要懂唯心净土,净土法门也是不离于自心。 因为我们这些烦恼还没有断尽。 断见思二惑也不错,能生方便有余土。 把见思二惑断尽了,到最后往生实报庄严土,破除无明的智慧,往生的就是实报庄严土,还没有把无明破掉,仅是破除见思二惑就是方便有余土,还没有破除烦恼呢。 往生净土就是诸佛的愿力,依靠愿力成就的。 就像我们娑婆世界一样,随着我们智慧有多少,显现出来的境界就不一样,饮食宫殿都是随着诸天的福报大小而显现的。 同样是一朵花,不同文化品味的人看起来就不一样。 四种净土是依据智慧而来的。 整个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智慧所成就的,包括它所显现的西方极乐世界一花一草,一鸟一水,所有的依报庄严都是阿弥陀佛的智慧愿力所成就的。 要知道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整个化度于阿弥陀佛的智慧当中,包括众生的所有法门。 今天念佛的功德名号,不管是你实相念佛,观向念佛都依于阿弥陀佛的功德愿力。 由于阿弥陀佛多生累劫开悟内心智慧,发大愿力,积累功德,成就了功德名号。 我们今天依据这种功德名号来修行,往生是阿弥陀佛的智慧的加被。 万万千千的众生念佛都不同,但都能得度,这是阿弥陀佛的智慧所成就的,度化众生不思议智。 解释当中把这四种智配合来说。 如果没有多方面的解说,我们对于佛的智慧也是不了解,因为我们是凡夫。 要能了解诸佛智慧,我们的能力是办不到的。 就像我们昨天所举的例子一样,凡夫能知道圣贤的事情吗? 但是我们可以信仰,你说世间上有那么多道理,要给你讲通有点不太容易办到。 对每一个人你都说这个藏经楼如何坚固你要放心,有那个必要吗? 这个世间上道理人人都会讲,有一种基本的信任。 可以引领我们要办成很多事情,如果没有这种基本的信心,学佛就艰难了。 我们流于毛病,什么都要问清楚。 我们的心是众生的心,罪深业重,所以说没有办法。 对于这些佛的智慧,我们要有一些基本信仰。 虽然在凡夫的角度不一定全部能理佛智,但从闻思修当中,从我们现在的思维境界当中,多少能得到一点受用了。 所以我们多方面给大家解释。 首先不了佛智,这是总的说的。 不思议智。 佛的智慧非常渊深,,你没有成佛你就不知道,所以叫不可思议。 菩萨不知道佛的事情,初地菩萨不知道二地菩萨的事情,二地菩萨不知道三地菩萨的事情,等觉菩萨不知道佛的事情。 破除一品无明境界超出了多少倍,没有办法知道。 其他的菩萨、声闻、缘觉、凡夫不可思议。 成所做智。 阿弥陀佛要了断生死,要成就西方极乐世界,以西方极乐世界来度化众生。 这所有的种种方便,阿弥陀佛的这种智慧来成就它,所以叫成所做智,能做出不可思议的事情。 今天净土法门,我们一念称名阿弥陀佛的万德名号,我们称念万德名号,一念之间能消灭诸业。 按照常理来说你能办得到吗? 要消业。 我们自己要忏悔,要凭自己的力量多少劫多少生才能忏悔这样的罪过呢,这很艰难。 你要真真实实忏悔,不管你怎么忏悔,你把忏悔清净了之后身心会现像的。 佛菩萨来摸顶放光,在睡梦之中啊,梦见自己吐出不干净的东西,亲自见到身体上流露出不干净的东西,这个罪业消除得差不多了,一般人对忏悔不太容易生起信心。 有一个佛学院的法师的冤家对头找来要他的命,还命债,这十几天来佛学院的学生一直念经,十几天,连续晚上都在念经,他就不走,他就是要你的命债。 这个出家的法师宋朝时一个练武的,伤生害命。 他现在找来了,出了家了也没办法。 来了之后这种罪过怎么样忏悔呢? 宋朝一直追到今天,鬼魂附体要命债,要和鬼魂勾通,昨天晚上终于圆满了。 所以大家念佛沟通,把这段冤结解决了。 许多这样的事情,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非常不具足,你怎么样忏悔自己的业障呢? 罪根深重,想忏悔业障非常不容易。 一念称名,念念之间能消除八十一劫生死重罪,不可思议的。 不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力量,而是因为佛的力量。 所以要解决还要靠佛的力量,经咒的力量。 所以一句万德名号的威力非常大。 为什么有障碍呢? 阿弥陀佛从初发心,一直到四十八大愿,开始成就这样的大愿,显现这样的名号。 多生累劫积累功德所成就的这一句名号,不容易。 靠这种万德名号,念念之间能消灭八十一劫生死罪。 现在十念功德能超生于三劫之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享受这种殊胜的果报,这也是不可思议的,这是阿弥陀佛来成就的。 所以像这样的事情不是我们凡夫可以思议的,这叫不思议智,就是成所作智。 在一般的佛法当中解释就是在一切世界当中,随我们所应化的众生,这些众生成熟了,能适应种种不可思议,佛的变化事情来度化众生,用种种的方法,而常常没有间断。 我们今天没有这种成所做之,往往我们要成就这样的事情成就不了,没有智慧就很艰难。 佛呢,已经成就了这样的事情,了办自我的生死,依大愿力成就了非常殊胜的极乐世界。 今天正是他利用成所作智来利益众生,所以我们今天念佛念念之间能灭八十一劫生死重罪,都是阿弥陀佛成所作之而成办的。 佛的智慧非常众多,不是言语能够说得进的,也不是言语名相能称量的。 妙观察智。 对于这些一切法如幻如梦,非有非无,他能思维这些道理,能观察这些道理。 我们今天观察世间上万有一切法相,我们怎么观察呢? 你就没有妙观察智,看到男人就是男人,往往我们的智慧没有具足。 甚至你看到的不是真相,还是假相。 诸佛就有这种妙观察智,能如实地知道万事万法,是一种本来面貌,叫妙观察智。 一切世出世间法如幻如梦,我们说安住于十二因缘法,能知道世间万象如幻如梦,水中月镜中花,是不实在的,是我们自心幻显出来的。 就因为我们这种无明执着,老是在无明执着过程中,像做梦一样,有非真有,无非真无。 所以说能从这些上来观察万物,自然知道世间一切万象都是因缘所生,如幻如梦,说出来的东西和现实距离非常大。 第六意识是住于虚妄分别当中。 诸佛能住于无量分别,所以妙观察智就显现起来了。 这是不可称智,相当于妙观察智。 观世音菩萨观察众生一切根基都能明了,随意受法,都能令众生得度,相对于万万千千的众生,诸佛菩萨就能如理如量地认识众生的根基,授予他相应的佛法,这是妙观察智所成就的。 大乘广智,大乘是度化一切众生,广智呢,是广大的智慧,所以这就相当于我们平时说的平等性智。 我们在修学菩提心的时候,就有平等心。 平等度化一切众生。 我们现在在众生身上没有平等心,没有这种智慧。 老是对一切众生有贪爱,有憎恨有愚痴。 对于我们关系好的,自己就贪爱。 对于冒犯我们的人自己就嗔恨,有烦恼,自心不得平等。 当我们自心不得平等,在度化众生的时候往往就有亲疏之分了,这种就发不起大心。 你在烧香、拜佛、许愿、回向的时候就不平等,回向得多的就是自己。 平等心没有,就不能够度化这些广大的众生。 诸佛是对于众生是平等的,有这种智慧,所以这叫平等性智。 而这种平等性智呢,就是平时所说的,来转化我执,把这种人我的执着要化除了,才能够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 第七末那识因为有执着就不平等,烦恼一转化了,这种智慧就是成就平等性智。 所以诸佛由于无我的缘故,所以说对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平等摄受一切众生,普照一切有情,要让他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达到究竟圆成佛道,这种智慧叫大乘广智。 我们凡夫因为有执着,执着有人有我有众生,所以有这种我见的执着就不平等。 诸佛把我见消除。 心经的智慧都是转这种执着的,把人我的执着要转化过来,能显现出这种平等性智,能证到人我不他,平等不二,这时才能常行大慈悲,化度于众生。 平等性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只有佛才证到了。 一切的环境都是从种子生现形当中显现出来的,所以这是大圆镜智,非常殊胜。 如二乘、声闻、缘觉他们解脱烦恼,断掉见思惑,不在三界当中受生,他已经解脱三界生死轮回。 二乘为缘觉他们能得到。 大圆镜智不是这些声闻缘觉他们能得到的。 不是他们所拥有的,叫无等,没有办法达到这种。 前面的这种成所做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他们能修行得道,大圆满镜智呢,唯有佛一个人圆满证得。 菩萨、声闻、缘觉比不上诸佛。 这种智慧能超过不思议智。 度化众生这种智慧非常宽广无边。 总结起来就叫无等无伦最上胜智。 他们就能证到大圆镜智,本体清净,能离开一切有漏烦恼,杂染之法,能从众生善恶的业报来显现出诸佛万德之境界。 所以诸佛证到了大圆镜智,能对自我身心的第八阿赖耶识都能圆照无疑,能度化一切众生,是没有怀疑的,这些都是从一些方便的地方。 这里有三宝功德经,佛有三明六通十八神变,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种种的都是他的功德。 我们现在几乎对于佛法僧三宝没什么了解,还很欠缺,事相上的信佛,从道理上还欠缺。 根本不喜欢学习佛法,不喜欢听经闻法,所以我们平时智慧很少,对佛的教育之理不清楚。 这种执着是怎么生起来的,有什么过患,怎么化除烦恼,这些道理我们都不是很清楚,修行起来就有很大的距离,他的心始终还是在世间上的。 所以这种事情在世间上人家说是迷信,不懂道理而信,这是自己的智慧还没开启。 佛教不是迷信,是智慧的信仰。 要用智慧来信,要一点一点地破除自己的迷,破除自己的执着烦恼,这时你的信心才能有所作用。 念佛为什么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道理我们自己要信得过。 你听都没听,想都没想你就信不出来。 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净土是我们自心显现,我们修得干净一生,这个世界就能清净,自心清净外在的环境就清净。 随着我们智慧的建立,外在的烦恼就灭掉了。 要求自在我,在内心里面,要知道自心迷惑就是众生的生死轮回境界。 众生清净了,就是诸佛圆满境界,我们今天念佛要懂这个道理。 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万德名号。 在我们称念这种万德名号的时候,我们身心世界仍在做恶,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 要让我们身心生起智慧,我们念佛要达到心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让烦恼不再生起来。 一天二十四小时,不让他生起来,你能办到吗? 要一心一意地念佛,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如果不能达到这种的境界,念佛就不能一心,往生的时候障碍就很多,这些道理你要通过现实当中来多想一想。 念佛要身口意三业和合,真真实实念佛。 对治自己的烦恼。 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念佛,一念佛其他烦恼都没有了。 所以我们现在念佛是总持的智慧,当我们心里烦恼了,我们就念佛,自心就随着清净下来了。 当我们愤怒的时候就念佛,我的心也跟着慈悲了。 佛号有这种功用,当我们睡觉懒惰的时候,我起来念佛,让佛的智慧光明充实于我的内心,对治于我的瞌睡烦恼,现前念佛的同修要用这种智慧来对治于这种烦恼。 有这种智慧的时候修行就非常容易成就。 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懂了这个道理了,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阿弥陀佛正是因为这样修行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今天也来念佛,当我们领纳了,我们内在的信心信得过这样的道理,再与外缘,内因外缘一结合,往生的时候就很舒服。 这个时候很多同修不理解,要多听闻,听闻了还是不理解怎么办呢? 对佛的信心,就像我们小的时候对父母亲的信心一样。 你小的时候知道什么呢? 父母给你吃你就吃,在父母的呵护下自己慢慢长大了。 我们今天在成佛道路上,我们也像胞胎中的娃娃,再给你讲也烦了,我们只要用信心来仰慕阿弥陀佛的智慧。 他有这种大圆镜智,他把第八阿赖耶识善恶业种圆满了,所以他成就了大圆镜智。 能把第七识的执着转化过来,所以度化一切众生平等无高下,成就了平等性智。 形成妙观察智,没有一切邪见妄念,能住于如理分别,对于世间上的真理不多一分,不少,恰如其分,能如实观察众生。 能转化五根,能成为诸佛的妙用。 转化五尘,成为诸佛的妙用,所以整个世界就是这样。 阿弥陀佛的万德名号,阿弥陀佛的眼耳鼻舌身意,我们一观想的时候都能得到加被。 你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音声,我们自心静吗? 西方极乐世界的水种种的妙处,我们一接触就自然生起智慧。 有五根五尘,风声水声都在念佛,一切的饭食、衣服都能让我们生起法乐,增长智慧开悟。 五根五尘都可以作为佛身,成所作智,对于这些智慧我们能明了,不要去钻牛角尖。 我们这个人在世间上就像一颗微尘一样,太多我们搞不懂的事情。 所以孔子都教育我们,不知为不知,知之为知之,要如实。 当我们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要轻易去否定,也不要轻易肯定,要谦虚啊,要客观。 我们现在众生也是这样,你不要什么都知道,结果你什么也不知道。 所以于此诸智,疑惑不信。 众生对这些智慧有疑惑心,他能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能转恶修善,还能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他所往生的西方极乐世界呢,一去了之报是五百岁莲花不开,不见佛,不闻声法,这是胎生境界。 若有众生明性佛智,你要有智慧你就能明了,能知道。 二是自己不明,但是能信,信得过整个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功德名号。 西方极乐世界依报世界山河大地,都是智慧成就,不可思议的智慧成就,只要我们信得过这一点,乃至信心回向。 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 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那是自然化身,这个时候要明道理,不要怀疑。 在念佛过程当中,对佛不要怀疑。 老是怀疑,西方极乐世界装得了多少人啊? 阿弥陀佛有这种能力吗? 我们念这一句名号就能成就吗? 他就有很多种怀疑。 所以怀疑心不断,念佛修行是一大障碍,所以要把这些怀疑心要去掉。 究竟我们对净土的怀疑在哪些方面,怎么来对治。 智者大师有一本书,专门讲西方极乐世界众生的怀疑,他总结了十个。 看这些怀疑从哪些地方产生的,怎么来对治它。 如果你对阿弥陀佛有怀疑,你对自己就有怀疑。 事理智他都有怀疑你的因就成问题,果也成问题。 所以六信法门要把我们内心当中的怀疑心要去除,这个功夫是非常细致的,需要大家观察我们自己内心。 你有什么怀疑,你看他与哪一种怀疑想对应,对应了之后用什么方法来对治他。 你就去学,所以净土法门的理不多,给我们讲的理不多,但是非常深奥。 大家专心念佛增长自己清净信心,在净土的理上,实际上还有距离,我们讲得多一点。 以后咱们就不多讲了,专修净土法门,三个月念佛,专修净土法门,就可以修般若三昧了。 看我们能不能先把信心愿心修学起来,先把这些理论上虽然说不多,你要搞清楚,能把理路摸清楚。 明了道理了,再来修法门就成就了,这是往生的方法。 今天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的众生罪深业重。 我经常在讲大家为什么没有得到利益,是没有恭敬心。 他听经闻法跑到一边去开小差,你怎么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呢? 你以为我看不见你就可以这样? 你是为我修行吗? 大众都是有眼睛看到的,你更应该有眼睛看到,依佛法为眼睛,要懂这些道理。 复次慈氏,他方诸大菩萨,发心欲见无量寿佛,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圣众。 彼菩萨等,命终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 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 其胎生者,皆无智慧,于五百岁中,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诸声闻众。 无由供养于佛,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 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 这是相对于化身的殊胜来明了胎生。 告诉诸佛菩萨,内心发了愿了,恭敬供养,要有恭敬心,供养心。 身体上恭敬,我们端身正坐来礼拜,口头上的恭敬,我们清净自己的口业,来称念阿弥陀佛的万德名号。 我们不起烦恼,能正心端意。 能把自己的虔诚求救供养之心,能从身口意三业中能如知如量的起这种心态。 所以及诸菩萨、声闻圣众,彼菩萨等,命终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 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到化身的结果。 这种化身有什么殊胜呢? 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 见佛闻法,能顿开无声法忍。 这种智慧非常殊胜,这是讲莲花化身的殊胜。 下面对比讲胎生的下劣,其胎生者,皆无智慧,因怀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五百世不见佛闻法,自己善法也增长不起来。 这个胎生没有智慧,于五百岁中,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诸声闻众。 无由供养于佛,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一切善法他在那里生不起来,但疑惑的业力没有了结。 所以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 他这种智慧是生前没有智慧,老是怀疑没有清净的信心,所以到胎生的境界。 这是对比化身的殊胜,讲胎生的下劣。 佛告弥勒: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牢狱,种种庄严,张设床帐,悬诸缯盖。 若有诸小王子,得罪于王,辄内彼狱中,系以金锁。 供养饭食、衣服、床蓐、华香、伎乐,如转轮王,无所乏少。 于意云何,此诸王子,宁乐彼处否? 对曰:不也。 但种种方便,求诸大力,欲自勉出。 这是比喻,胎生相比化身就太不快乐了。 对于三界之中而言你有快乐吗? 对比化身世界就太不圆满了。 打个比方,转轮圣王,两个国家,很多个国家这种大国王。 好象联合国一样,有七宝牢狱种种庄严。 他那种监狱都是用各种宝贝装饰起来的,有许多庄严品,如果说那些小王子得罪于王就把他投进监狱之中。 一般人还不能进监狱,就连锁你的都是金锁。 把你锁起来之后供养饭食、衣服、床褥、华香、伎乐,如转轮王,无所乏少,但就是不让你出来。 你们看张学良将军被蒋介石软禁就是这样的境界,把你关在一个地方不让你出来。 你要什么给什么,就是不给自由。 于意云何,此诸王子,宁乐彼处否? 这些王子在这个监狱当中非常安乐,但他不喜欢这个地方。 他要用种种的方法,想脱离这种监狱。 这是举的比喻,下面结合西方极乐世界胎生果报也是如此。 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 以疑惑佛智故,生彼七宝宫殿,无有形罚,乃至一念恶事。 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此为苦。 虽有余乐,犹不乐彼处。 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亦得遍至无量无数诸余佛所,修诸功德。 弥勒当知,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 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 以疑惑佛智故,因为有疑惑,生彼七宝宫殿,种种的庄严。 人家能见佛,他就不能见佛。 无有形罚,没有其他的刑罚来处罚它,也不起恶念头,跟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不一样啊。 娑婆世界的众生起心动念都有恶念头,乃至一念恶事。 在五百岁当中见不了佛法僧三宝。 一入定什么都不想也不行,你还要能修行善法,供养诸佛,能亲近三宝,迅速增长自己的福德智慧,他的快乐比大自在天还要快乐,但他不喜欢那些地方,这是用比喻来说明西方极乐世界胎生的果报不是很圆满的。 上面这四段总结起来就是给我们说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怀疑心胎生果报有这种种过患。 下面劝化我们要舍掉怀疑心。 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亦得遍至无量无数诸余佛所,修诸功德。 弥勒当知,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 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这里劝化我们,要让我们舍掉这些罪,舍掉怀疑。 胎遇当中的众生,能认识到我们是因为疑惑心导致了胎生果报,能从自心里面深切的忏悔,责备于自己。 对于佛的智慧没有信心,老在怀疑,呵责自己,深深地忏悔。 如果你能忏悔这种怀疑心,要出这种胎生世界就能出离。 五百岁也是不定的,诸大经论当中,有的说娑婆世界的五百岁,有的说善根成熟了,怀疑心,自己能忏悔了,一忏悔能发心出离于这里就能如意。 莲花化身,见佛闻法。 所以这就是教我们要忏悔自己的怀疑心,要责备自己的怀疑心,要出离我们的怀疑心,这个时间我们就能以清净的信心、愿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就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恭敬供养,这个时间他的恭敬心能显现起来,像其他化身的这些菩萨一样,都能往生无量无边的诸佛的地方,来供养诸佛,修诸功德。 总结起来,你如果有这种疑惑心而念佛,失掉了很大很多的利益。 就是要在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心佛不二的妙理当中修行。 念佛念心,所以在这种智慧当中深信不疑,劝导我们。 这上面是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这么样一些果报的分别,下面有多少人往生呢?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于此世界,有几所不退菩萨,生彼佛国? 佛告弥勒:于此世界,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 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 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佛告弥勒:不但我刹诸菩萨等,往生彼国。 他方佛土,亦复如是。 其第一佛,名曰远照,彼有百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二佛,名曰宝藏,彼有九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三佛,名曰无量音,彼有二百二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四佛,名曰甘露味,彼有二百五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五佛,名曰龙胜,彼有十四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六佛,名曰胜力,彼有万四千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七佛,名曰狮子,彼有五百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八佛,名曰离垢光,彼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九佛,名曰德首,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十佛,名曰妙德山,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十一佛,名曰人王,彼有十亿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十二佛,名曰无上华,彼有无数不可称计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曾供养无量诸佛。 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 斯等菩萨,皆当往生。 其第十三佛,名曰无畏,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众生无量无边,所以说这是摄取这些大菩萨他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里非常清楚。 佛语弥勒:不但此十四佛国中诸菩萨等,当往生也。 不但这十四个佛国的众生往生,十方世界无量佛国,其往生者多无数,所以十方诸佛都赞叹于阿弥陀佛,十方诸佛的诸菩萨等往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十方世界无量佛国,其往生者,亦复如是,甚多无数。 我但说十方诸佛名号,及菩萨、比丘生彼国者,昼夜一劫,尚未能尽。 我不讲其他的,把这些十方诸佛国家当中的菩萨、比丘往生的名号给你说一说,昼夜演说佛法,经过一劫,都讲不完,一劫是多久? 释迦佛的能力讲说诸佛菩萨的名号,经历这么长的时间,光说名号都说不过来,有多少人往生呢? 所说的这些往生的这些人众仅仅是简略地说了。 其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无量无边,不可细说。 为什么要说这些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那是给予我们一个信心,你不要妄自菲薄。 我们要鼓励自己,树立起信心。 《成唯识论》当中专门给我们讲,念念之间都有无量众生成佛,人家都在鼓励我们。 念念之间有无量无数众生都在灭度自己的烦恼,要生起自我的信心,把信心生起来,能够发愿心,精进修行。 不要落后于人,兴趣是自己的老师。 他的兴趣在轮回生死当中,为什么? 他就喜欢搞生死轮回的因。 你叫他不做这样的事,他不好玩儿。 修行佛法像一个呆子,他不愿意在那里参禅打坐,所以那些世间上的事情你不用教,他自然就会了。 自己知道钻研了,世间上这种东西,吃喝玩乐,他有劲,你叫他念佛诵经,参禅打坐,他的精神早没了。 这里非常清楚地给我们表明了,这些众生不轮回,哪个众生轮回呢? 因为你喜欢轮回,你现在虽然出了家了,信了佛了,仅是表面现象,是不是真出家,真信佛,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 我经常说这个世间上就像大浪淘沙,有因果轮回,善恶的众生就在淘汰。 你选择不好,父母亲没有办法代替你的。 路在你自己的脚下,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看这么多菩萨都在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在朝三恶道里面转。 其它的诸佛想尽千方百计往生极乐世界,偏偏现前的众生要往地狱里钻。 诸佛不可思议,众生也不可思议。 道路在你脚下,你自己选择。 道理给你讲明,听也是你,不听也是你。 众生是自性自度,我们要救度自己。 要不然别人苦口婆心在你听来是唠叨。 遇上这样的机缘并容易。 发布时间:2024-07-06 09:13:37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6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