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海法师:《安居讲法》讲记三十-皈依佛 内容: 智海法师:《安居讲法》讲记三十佛告弥勒:吾语汝等,是世五恶,勤苦若此。 五痛五烧,展转相生。 但作众恶,不修善本,皆悉自然入诸恶趣。 或其今世先被殃病,求死不得,求生不得,罪恶所招,示众见之。 身死随行,入三恶道。 苦毒无量,自相燋然。 至其久后,共作怨结。 从小微起,遂成大恶。 皆由贪著财色,不能施惠。 痴欲所迫,随心思想。 烦恼结缚,无有解已。 厚己诤利,无所省录。 富贵荣华,当时快意。 不能忍辱,不务修善。 威势无几,随以磨灭。 身坐劳苦,久后大剧。 天道弛张,自然纠举。 纲维罗网,上下相应。 茕茕忪忪,当入其中。 古今有是,痛哉可伤! 前面我们把娑婆世界五恶五痛五烧的情形给大家简单地讲过了。 娑婆五恶,乃至由五恶引起的五痛五烧,是我们所处的作恶世界,是一种现实。 为善的不多,为恶的很多。 所以我们的娑婆世界呢,怎么看都肮脏。 怎么看我们怎么样痛苦。 所以说我们要修厌离心,厌离娑婆世界。 所以说前面这种五恶、五痛、五烧就把娑婆世界一切痛苦的现象给我们显现出来。 这样痛苦的现象不是外来的,是由于我们内心不清净所造成的。 所以我们经常在提醒大家,外在的事相,所遇到的一切环境显现了我们自心,有福报的人自然就在现实世界里面,遇上了这种环境就很好。 为恶多端,没有福报没有善根,我们今天在外在的世界里所遇上的环境,还是跟着内心。 所以佛法上讲,万法为心所造,为识所显。 整个世界不离于自心,自心清净,显现的环境就清净,自心不清净显现的环境就不清净。 我们现在在报怨娑婆世界好象有这样那样的环境不具足,五浊恶世的环境太差了,乃至修学佛法的人也在报怨现在寺庙也没有真正清净的了,这些出家团体也没有真正如法如理修学的环境。 这样的环境是从我们自己内心上来的,之所以遇上这样的环境,一个方面是我们自己造就的,我们自己不修善业,内心不清净,所以造就了这样的环境不具足的一种条件。 二是没有福报,我们自己没有福报,遇不上好的环境。 当这些环境不具备的时候,我们就要看所有的果报来自于什么地方,要从根本上下手,知道是由心造就的,我们现在要由心来改变他。 所以我们起心动念开始皈依三宝,发大愿,成就这样的环境。 我们现在想成就这样的环境,实实在在来说大家要发心,大家奉献,这样的环境才能具足。 只是享受现有的,哪里有呢? 以前看《四书》里,有智慧的父母亲往往给儿女留的不是财产,要留的是怎么样为人处事,把儿女这种为人处事教会了,就是传家之宝,将来这些钱财自然会有,一切都会有。 关键就在于为人处事,为人处事没学会,给你两片面包吃完了就没有了,给你钱,钱用完了也没有了这不是根本。 学佛就是教会大家怎么样从根本上下手,怎样明心见性,怎样明因识果,如识认识内心。 你就学会了,面包会有的,人缘非常开阔,非常圆满。 世间上的目的,要从本心上而求,否则那就是背道而驰,离幸福越来越远。 我们现在就要学会,要知道外在的环境,要把为人处事,心地道场要建立好。 外面的娑婆世界不清净,那是我们自己内心,厌离娑婆世界,实际上就是厌离自心不正确的那方面,那就是改正不正确的方面。 所以娑婆世界从哪儿来呢? 见浊,烦恼浊,由于我们自己错误的见解和虚妄的烦恼而导致今天五浊恶世的显现。 所以五浊恶世是我们自己内心所感的不清净世界。 我们对自己内心不清净的五浊恶世的厌离,就是厌离我们内心不清净的,不智慧的所有起心动念,最根本的就是邪见。 要厌离邪见,不信因果,不信轮回,不信三宝,要厌离于这些不信之心,要开始建立这种清净的信心。 所以说西方极乐世界是非常清净的世界,享乐无穷。 这种清净的极乐世界从哪儿来呢? 也是为我们自心所感,那是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修行所致。 我们今天也要与阿弥陀佛这种清净世界相应,要用清净心,那就是发大菩提心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当要发无上菩提之心,因为他就是我们清净内心所感得的。 这一辈子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要求,怎么求? 就要从自心清净来求。 我们念佛的人还知不知足? 还搞不搞虚妄分别? 搞不搞是非人我? 搞不搞贪嗔痴慢? 要从这些地方检查,当我们内心还有些污的东西,我们现在念佛不从根本上念。 我们现在要亲近自己内心,所以现在以念佛而安定内心,依这样的菩提心我们求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一种加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能成就对治过去的放欲,不是像有的人所说的,我们信阿弥陀佛就得救,不管你这一辈子做什么,你吃肉喝酒就可以做。 不可以,我们要对治我们行为上的错误,来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自心清净所感的,我们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成就我们菩提心,慈悲心。 不成就这种清净的内心,想成就我们自己的往生是很难的,所以说厌离娑婆世界就是厌离于我们自心的错误。 我们发往生心,就是成就我们的大慈悲。 成就我们自己的圆满心。 所以说我们的心从心上来讲,那是理上,从事上来讲,是环境,所以要理事结合。 娑婆就是自心所感,理应厌离。 极乐呢,就是自心所感的清净国土,我们自己要救净化内心。 厌恶于这些恶杂世界,要舍弃这种执着,要放下执着,虚妄分别要放下,要舍掉。 所以当无可舍。 我们喜欢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诸佛国度成就这个圆满世界,我们要取这样的世界,所以事理要结合。 我们平常说口号说得很多,道理说得太多,但在事情上一点都做不到。 所以说知道了不取事理,也不要知理费事。 如果事情上我们做不到,理性上也不圆满。 所以平时所说的世间上的事相显现出来的现象不外乎佛性妙理而已,哪一个事相不是妙理呢? 要从这些事情上来回归于理上,在事相上一定有舍有取。 事上要取,取西方极乐世界。 要舍,舍娑婆世界,所以一取一舍无非法界,这叫事理圆融,要把这样的道理要弄懂。 我们常常看这些修学的佛子,事理不能圆融,理上所说的很高妙,落实在事情上就不行了。 善知识寻求不到了,成佛非常不容易。 我们往生怎么可能成就呢? 要从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来循序渐进。 所以老百姓说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人家的我都受用不了,我自己能受用的是皈依三宝,起心向善对治错误观点。 我们修行就从这一点一滴的能力上开始积累。 想得好,真的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的时候要付出实践。 所以我们当下要能转变,依照佛法,安住于佛法当中,在这种环境当中清净心就随着生起来。 在环境上,当你在那里分别虚妄分别心越分别越热,我的心在哪儿? 在法上。 所以我的心一旦落实在法上,在娑婆世界要保护自己,关键就是在法上,所以这样事理圆融。 当你依照佛法,实际上净土就建立在我们现实,建立在身口意三业上。 总论娑婆世界。 前面这种五恶五痛五烧。 最初呢还是来说明世界的五恶,表明我们娑婆世界五痛五恶五烧是展转相生,说明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就是这样。 原来我们没有修好,照样会有五痛五烧。 受贫穷的时候,饥寒起盗心,我们富裕了之后还要是做错事。 所以说不管贫穷还是富裕,关键是我们的心。 在这个世界当中首先要明了,五恶五痛五烧,展转相生,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佛告弥勒。 吾语汝等,是世五恶,勤苦若此。 世间上这些勤苦,你再勤快所追求的道路不一样,你得不到一种快乐。 追求的方法不正确,越是努力我们进地狱就越快。 世间上那些,自己认为自己很有智慧,贪污受贿,害人,无所不用,这种人堕落于三恶道就越来越快。 所以现在世间上的能干人造业非常多,什么原因呢? 根本的道路走偏了。 世间上人说和尚消极啊,你的忍辱不报复别人助长了世间上的歪风邪气。 道理上讲来是,但我们在与世斗争的时候,无形之中就把我们的根本幸福之道搭进去了,没有必要。 所以佛法上经常说,恶狗再爬起来的时候你要远离于他。 如果你不远离于他,那个狗一抖的时候,弄你一身脏水。 所以你要明白,你要远离于世间上不智慧的,哪怕他整你害你,你要远离于他。 你和这些恶狗打架没有必要,所以说我们要忍辱。 在世间上受了委屈了,我们从自心化起。 我们自己不污辱自己,谁还能污辱你呢,我们自己保护自己远离于是非。 五痛五烧,展转相生。 所以我们要把这种根本的道路要找好,我到底走哪一条路是追求外在的五欲,去受苦受累。 将来享受这些五痛五烧,还是让我们现在用智慧。 我辛苦要值得,所以现在要在修道上辛苦,辛苦是一种根本道路。 所以说我们现在把世间上这个辛苦放掉,痛苦放掉,积极学法,积极修行。 你不要把世间上的放掉了,佛门中就也放下了。 世间上你放下了,没有修行,你懒惰照样是造业。 在世间上你不去挣名利,进入佛门来我们要精进修道,无私地奉献自己,为众生服务。 世间上的五恶呢,再勤快再劳累到最后呢,还是没有结果。 我们要往生地狱恶道受苦,那叫五烧,是从恶而产生这些,是相互展转无尽的。 当你在现世你能保持一颗善心非常不容易,所以现在的环境也会产生如在地狱当中受苦刀山火海,我们要跳出这样的恶性循环。 我们究竟是做恶因而遭至恶果,还是作善因,你把这条道路肯定下来。 把我们的方向要肯定下来,不肯定下来就艰难。 所以说五恶而产生五痛五烧,对恶性循环要警惕。 但作众恶,不修善本,皆悉自然入诸恶趣。 恶趣是五烧,这是因果报应,是世间上的这种苦果,恶因而受这种恶果。 或其今世先被殃病,求死不得,求生不得,罪恶所招,示众见之。 由众恶而产生五烧,这一辈子过程当中,他就要接受这种疾病,天灾人祸,现在身体生病,种种烦恼,人与人之间的不如意。 先要揭示这种不如意的事情,乃至求死不得,求生不得,是你的业债没有受完,你想跑跑不掉的,你想走走不掉。 求死不得,世间上很多人都想死,但是他总有留连心。 世间上这样没享受过,那样没享受过,死掉了不划算,还要再享受一段时间。 真正能发绝断心,你叫他求死,他不会干的。 我十七、八岁就在想,人生到底为什么,没有意思,干脆死掉算了,叫同学给我找安眠药,刚好接触到佛法,人家把佛书给我找来了。 我一看,死不成了,你的业报没有受,你今天服毒自杀是横死。 当你没有了结的时候,下一辈子还来。 打了一个比方,就像工人、农民买了一匹马,大热天拉着不舒服,他想逃跑,但马车还在公路上,拉的东西还在公路上,不允许它跑,还得把它逮回来,你是跑不掉的。 一看到紧张了,这一辈子死后还不能了结,怎么办? 这叫求死不得,就要求生。 原来那种生法已经没有意思了,要换一种生法,求善业。 解脱痛苦烦恼,要出家,不然你能跑得出来吗? 世间上还要结婚,喝酒,花前月下,那就出不了家了。 原来那种生活,你没有把它的本质看透,你很难放下。 你要放下了,你现在求死不得,你求生啊,按照佛法来建立自己的法身慧命,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给你一道门,从这里可以逃脱生死,世间上的人哪里知道这种事情呢。 所以求死不得,求生不得。 这一辈子就要揭示这种天灾人祸。 所以各种的病,要偿还这种业债。 为什么有这一生这一世罪恶的果报呢? 你做了恶事情自然就要遭罪要利用你来演绎因果。 你起恶心办恶事,害人,这一辈子就要用你的结果来教育世人。 你在世间上行恶造罪,众生见了警惕。 世间上都在现世说法。 一种是自己随业受报,是凡夫,凡夫在不自觉的过程中给我们说因果法门。 还有一种是佛菩萨,应现于世间。 虽然他没有给你讲佛法,没有照着经书给你讲,但他在世间上给你显现一个又一个的果报。 现在有很多佛菩萨映显在人间,用他的亲自经历给大家看。 观世音菩萨化成一个女子长得非常漂亮,有个男的说我要追求她,观世音菩萨说可以,你把大悲咒背了我就嫁给你。 这个人如愿把新娘抬回去了,晚上这个新娘就死掉了,这是用死来教化他,用无常来警醒他。 观世音菩萨在梦中告诫他,不要痛苦,我时时刻刻会关注你保护你。 他说我会好好行善,这一辈子不再娶他人。 各种各样的观世音菩萨,在世上显身说法来教化众生,所以在世间上众生显现就这么两种情形。 你们有没有智慧分别是哪一种情形? 你要想世间上一切都是佛菩萨再来,来教化于我们的,你要从外在的众生身上能得到什么启迪,这是示现给别人看的。 这一段总的来说就是说从五恶当中来生五烧,从五恶当中来分五痛。 这里把这一段的由恶生烧,由恶生痛给我们揭示出来了。 其实倒过来也是一样的:由恶生痛,由恶生恶;由痛生恶,由痛生烧,这些都一样。 这个环境需要大家反复思维,所以要展转相生。 鸡生蛋,蛋又生鸡,越来越多。 对于世间上恶趣的果报,我们就要知道它的恶劣的性质。 所以就把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的果报举出,来告诫众生能停止恶业之因。 要把这些恶因停止了,不要陷入恶性循环。 这是讲由恶生烧,由恶生痛这种因果,展转相生无有穷尽。 身死随行,入三恶道。 苦毒无量,自相燋然。 至其久后,共作怨结。 从小微起,遂成大恶。 皆由贪著财色,不能施惠。 痴欲所迫,随心思想。 烦恼结缚,无有解已。 厚己诤利,无所省录。 富贵荣华,当时快意。 不能忍辱,不务修善。 威势无几,随以磨灭。 身坐劳苦,久后大剧。 天道弛张,自然纠举。 纲维罗网,上下相应。 茕茕忪忪,当入其中。 古今有是,痛哉可伤! 这里反过来就说了,从三恶道的这些五烧,它能起罪恶,展转相生。 这一段由烧生痛,由烧生恶,生死随行。 由于在生的时候行恶业,一口气不来的时候随业受报,所以叫身死随行。 入三恶道。 结果怎么样? 苦毒无量,自相燋然。 毒就是我们内心的贪嗔痴,恶鬼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嗔恨之心非常厉害。 所以现在寺庙里有这种晚饭叫药石,按道理是不应该吃的,但我们现在福报减低了不吃晚饭没有精神。 这种晚饭是治病的,治饥饿之病的。 所以吃晚饭的时候是不敲梆的,因为恶鬼听到了他会生嗔恨心的,让你不得自在。 所以进入三恶道要产生内心的贪心嗔恨心愚痴心,产生无量无边的烦恼。 自相燋然,为火所烧,到了地狱恶鬼畜牲业火非常具备。 我们这一辈子就是这样,为自己往业所伤。 自己害自己。 不要怪别人。 所以说苦毒无量,自相燋然。 至其久后,共作怨结。 你要不懂这种道理,你要懂了就不会怨天尤人。 命是自己造就的,能怨天尤人吗? 最重要的是现在受苦受难的非常不具足的环境当中要保持好的心,不起烦恼。 修行人现在就是怎么样让我们不起烦恼,这就是修行的第一步。 要学习保持清净心,安祥心,保持一种智慧心态,不要让我们从烦恼中去生火。 要学智慧,学菩提来转烦恼恶法,这就是我们修行的第一步。 如果第一步没有做好,那就是《无量寿经》上说的,至其久后,共作怨结。 慢慢他懂事了,他就会报怨,我怎么才长这么一点高,为什么长得不漂亮。 报怨自己的父母,有这样的报怨之心,将来就是结仇对。 由怨结仇,所以从小的地方开始慢慢长大。 一点不如意不痛快,在我们内心里造成心结。 没有孝顺之心,慢慢就养成了距离越拉越大。 没有孝顺心,乃至对父母说话像对仇人说,这种怨恨心慢慢地结起来了。 父母亲为了儿女好,总是要唠叨,那就成为冤仇结队。 将来就是冤家,从微小的过错开始,就造成大恶。 我们的这种烦恼,嗔恨心,乃至杀害之心从微小的地方开始起来。 修行人修的是什么? 所以我们修行人就是要从小处做起。 要从力所能及的小善当中来做起来。 这就是修行。 你不要一步登天。 我要成佛我要度众生,你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 你现在能不能念佛,你现在能不能诵经? 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善事当中一点一点地积累。 这里像世间上挣钱一样的,挣钱如针挑水,要把钱节省下来拿去做资本。 天天你养成习惯了你要节省多少? 要积累一点功德不容易啊,所以很多人就是把很少的善根福德放弃了。 这个小事算什么? 布施一分钱还不如不布施? 错了,总比你不布施好。 我经常在说哪怕你是没有钱,人家布施一朵花,你在那里赞叹,你也有功德啊。 随喜人家的善心来发愿,将来自己有力量也这么做。 一句话,我们为什么不做呢? 要从这些地方来做。 早上你上殿的声音,每人出一点点声音不会要命,这可以嘛这也是布施。 主动的以音声来供养大众,庄严大众庄严佛法来庄严道场,以庄严的道场来供养佛法僧三宝,就是一种供养。 所以很微小的一点点善心,你偏偏住于小善的积累,这个人不可细算。 那些大老板,他们当初卖菜的,今天赚一分钱,明天赚一块钱,我们要学习这些挣钱的,怎么挣? 我们要把他们的方法拿来挣功德法财。 要惜福,用水用电自己吃穿,自己物质上的享受要惜福。 享受了一点你的福报就减少一点,少享受,要克制自己,知足常乐。 把自己节省下来的要奉献大众,我节省一口粮食来布施大家,积少成多,我们要向社会上布施的力量就大了。 所以这种修行从小的地方来修,我们要把微小的善事放弃了。 诸葛亮训自己的儿子,“勿以小善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们要看到自己修行要从什么地方修? 从起心动念中修,从行动坐卧一点一滴的过程中来发愿。 从《观音菩萨普门品》中来发大菩提心。 苦海常作度人舟,救度众生。 能学习观世音菩萨那种救众苦的心,要学习那种大菩提心,从我们自己发心开始。 还有一品是什么? 《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十大愿望。 这三品(华严经·净行品)对于修行人来说非常重要,一辈子修行把这三品要掌握好。 十大愿望,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望,临命终的时候什么都带不去,愿望导引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教你,教得非常细致,全部把自己一点一滴所有的行为都回想于救度众生。 从小微起,遂成大恶。 所以说要从这些小的地方开始,在恶法上要从小处开始防起。 你要先防大的敌人,你打不过他,往往被他打败的时间还非常多。 当我心里有一个不如理的念头,当它还没形成大的因果,我把它纠正过来。 从力所能及的地方开始,不做恶事,就是从这里所得到的启发。 这些往生在恶道的众生,在恶道当中受苦,自然自己有怨恨心而结仇结对。 皆由贪著财色,不能施惠。 就是讲由往生恶道而增长嗔恨心,嗔恨心是烦恼恶。 往生恶道,也能增长贪心。 目犍连要报答母亲的恩德,他化了一钵饭给他母亲,他母亲一把抓起来,往嘴里塞,但这种饮食还没到口化成焦炭。 越是饥饿越不能得到,见了些东西,自然他的贪心增长起来了,布施不出来。 像救命道场一样,一抓上就不愿放。 贪心最生的不过于色欲之贪和金钱之贪。 财就是钱财,货物。 男的看到女的非常漂亮,他爱这个女的漂亮。 女的看男人的心爱不爱,所以互相爱恋,男女之间的情欲就纠集在一起了。 所以贪欲非常多,以金钱货物,男女色欲的贪是最大的。 慧也是布施,我们现在不能把这些钱财货物布施给别人,我们也不能把男女色布施给别人。 我自己不执着,像出家人,对男人不占有,对女人不占有,自然那就是布施。 自己不执着,不占有,自然就是布施。 不要去执着这些东西,不要去贪着这些东西。 这是由恶趣,五烧而引起的。 痴欲所迫,随心思想。 烦恼结缚,无有解已。 当你想得越来越多,随心思想,欲望就越来越重。 男欢女爱的心往往就是由常常随这种虚妄分别去想,越想越厉害。 这是从地狱恶鬼畜牲这种恶趣之中,五烧之中来增长愚痴心。 所以贪嗔痴就是三毒,是恶法,是从五烧而生恶法。 烦恼结缚,无有解己,这就是心结。 自己把自己捆绑起来了,你有贪欲,你用贪欲的绳子把自己捆绑起来了。 你有淫欲心愚痴心,你就被这个绳子捆绑起来了。 你想解下来就不容易了,首先是你不愿意解开。 我们自己把自己捆绑起来,想解脱非常不容易,没有出离心怎么解脱。 善知识给你讲,像上面五恶一样,你能听吗? 不能听。 烦恼把自己捆绑起来,想解脱就非常艰难。 厚己诤利,无所省录。 在这些过程中,自己烦恼,烦恼造恶,展转于六道轮回中出离不了,这就是结。 我们在这种轮回当中往往要成就这些贪心嗔心愚痴心,为了贪利要竞争,要把自己的利益加厚一点,损人利己。 你也想损人利己,他也想损人利己,就不好办,所以每个人都要把自己伪装起来,掌握你贪财的心然后欺骗你,增长的是妄语业,所以说修行就丢掉了,道德素质就开始下降落了,那就是这样的。 所以说在这种过程当中,他不能自己反醒自己,自己从本质上追求。 增长虚妄心,口业欺骗心。 所以要起妄语,妄语起来对他有损伤,损伤大了。 富贵荣华,当时快意。 这是从两个方面。 当时快意,见了顺境我们自己不知道保守自己,只图当时,只图一时的高兴。 在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富贵,所以增长自己的贡高我慢心。 把自己放欲于世间上的快乐,只图一时的快活,世间上人当他有条件了他要尽情地享受。 下面是在逆境中修行。 不能忍辱,不务修善。 在这种环境中又不能忍受,所以世间上的愚痴。 威势无几,随以磨灭。 我们富贵荣华终究要过去,三起三落不到老,有谁能顺利走完这一生? 所以你的荣华富贵不能保持长远了,随着时间就磨灭了。 身坐劳苦,久后大剧。 我们不知道这些荣华富贵是无常的,只图当时的快乐。 我们不能忍辱,不能修善。 往往在世间上,所受到的这种痛苦越来越下,成就的智慧越来越少,愚痴相反增长起来。 现世顺当的果报因为自己没有善心增长不了,保持不长远。 天道弛张,自然纠举。 因为这些烦恼心业,将来堕落到地狱中展转无期,从将来所受到的这些果报越来越厉害。 我们的身心世界因为在烦恼当中,将来从恶生恶,从恶生烧越来越厉害,那是自然之道。 这个世间上因果道理是自然如,那叫天道。 恶有恶报,天道弛张,弛也是张,张也是弛。 因果网络中不能让你逃出去的。 世间上说的,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有这回事,实际上因果报应随时都在发生,也是不漏,不是因为你不相信就不存在,所以说到时自然就会显报的。 因果成熟了,因果就显现出来了。 你不要认为他不存在,在你生活周围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你。 你今天做什么事不顺,人际关系中,现世的生活中时时在提醒你,因果法来显现。 事情没有发觉出来的呢,在现世的果报当中提醒你,那叫自然纠举。 纲维罗网,上下相应。 都在因果当中,每一个人都逃脱不了。 不管你是富贵也好,下贱也好都逃脱不掉。 相应是什么,这种善法相应于这些福报,恶法相应于祸报。 天灾人祸。 茕茕忪忪,当入其中。 一个人孤独去受报,那叫茕茕。 我们做了业了谁能让我们陪伴我? 生死路上独来独去。 僧团当中要火化,把火一举,他会说几句话,对人很有启发。 四川话怎么说的,来是光懂懂,去是懂懂光,老生一把火,送汝往西方。 一把火烧了之后你往哪里去呢? 平时做的恶业就要受报了。 要受恶报的时候,心里非常不安恐惧的。 所以在黄泉路上他就是这样,造了恶业要受报了自己惊慌失措。 我们每一个人生于天地之间,有谁能逃过这种因果呢。 逃不脱。 古今有是,痛哉可伤! 从古到今都是这样。 把前面这些都给你说了。 娑婆世界由这种五恶而生五痛,由五痛而生五烧,再由五痛五烧来增长恶这些烦恼就是这样。 众生轮回世界就是这样,所以说释迦牟尼佛再一次把娑婆世界这种五浊恶世。 因为错误的见解和烦恼所作的恶事,将来所受的报应再次明白给我们强调一次,让我们发起出离心,要让我们发起警觉心。 不要再不修行了,不要再世间上的烦恼恶法当中不起了,不要再浪费自己的时光了。 发布时间:2024-07-07 09:10:18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6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