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海法师:《安居讲法》讲记二十六-皈依佛 内容: 智海法师:《安居讲法》讲记二十六佛告弥勒。 汝等能于此世。 端心正意不作众恶。 甚为至德。 十方世界最无伦匹。 所以者何。 诸佛国土天人之类。 自然作善不大为恶。 易可开化。 今我于此世间作佛。 处于五恶五痛五烧之中。 为最剧苦。 教化群生令舍五恶。 令去五痛。 令离五烧。 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 佛言。 何等为五恶。 何等五痛。 何等五烧。 何等消化五恶。 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 今天开始学习五恶、五痛、五烧,帮助我们生出离心。 前面讲西方极乐世界种种的好处,让我们生往生心。 所以说每一部经里含了很多种修法诵经读经要明了这种含义。 把经上教给我们的修行方法要掌握起来。 要发出离心,自然就是要了解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 我们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呢? 五浊恶世。 弥陀经里说五浊恶世,由见浊发生烦恼浊,由烦恼浊发生命浊,由命浊导致众生浊,乃至到世间上一切的不如意,都是由于我们众生见解上的错误,乃至无明执着烦恼所引起的。 自然而然因为这样的见解发生错误,发生烦恼,行为上会行恶法。 所以平常所说的五浊恶世,实际上就表现在这些五恶、五痛、五烧之中。 我们能把世界的这种相状能认识清楚,再三思维,明确认清这个世界的本质而发生出离心,是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一个前提。 如果没有这个出离心,想往生,这个世界当中就有障碍。 我们自心对娑婆五浊恶世认识不清楚而产生的一种执着,就像一根绳子一样,把我们拴在五浊恶世中。 在五欲享受过程中,从生至死,从死至生,生死轮回,原因就是对五浊恶世没有认识,都是由于对于我们平时起心动念,开言吐语,这些恶法引起的结果没有认识。 下面详细说我们在五浊恶世中造的业,受的结果。 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作众恶,甚为至德。 十方世界,最无伦匹。 第一句话就赞叹弥勒菩萨。 说你们这些听经的人,在今天五浊恶世中能端正我们的心态。 把我们发心能发出一个圆满的心态,不做众恶三业。 比较起来在娑婆世界中修行非常不容易,在娑婆世界的众生能发心断恶修行是非常好的,其他世界都不能比的。 诸佛国土,天人之类,自然作善,不大为恶,易可开化。 其他成佛的诸天人民的善根非常厚,诸天人民自然作善,自然而然就在善法过程中。 那些人是不大为恶的,害人的念头都是非常不容易起的,善根非常深厚。 讲经说法非常容易就可以教化他们,而我们现在的五浊恶世就不是这样。 人民的善根非常希少,往往是做恶事的多,做善事的少。 在这个世间上想发起善心,真的修行,要能断恶修善是实实在在的不容易。 恶人多,善人少。 恶人见了这些修善的人还要忌妒,障碍打击。 有很多初修善心的人就不容易接受这样的锻炼的,在恶人的障碍打击过程中就很容易被打倒。 因果在人们的眼里好象是颠倒了。 做恶事没有恶的结果,做善事没有善的结果,错综复杂。 认识上发生偏差,行为上就会发生偏差。 所以以行善事度化众生是非常殊胜的事情。 端心正意,让自己不思想那些邪恶的事情。 从佛法的究竟上来说呢,那叫直取菩提,叫端心。 看我们发心是不是正确地。 你是为世间上的福报,还是为究竟的大圆满菩提果位呢? 所以发心端正,要从我们是不是发菩提心这里来衡量,这是最究竟的。 除了菩提心外,我们其余不求,那叫正意,一心一意地求菩提之心,这叫专心正意,这是究竟的专心正意了。 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初发心的心态摆正确了,自然就不会做恶事了。 所以他方佛祖的缘份非常殊胜,外缘非常殊胜。 因为有佛的一种加被,还有众生的善业善根,这种善心非常强胜,即是两种殊胜的缘份。 这些众生自然作善,不大为恶,化度他们就非常容易。 释迦牟尼佛到娑婆五浊恶世来调服刚强难化的众生,众生的善根非常薄弱,所以说释迦牟尼佛来调化这些刚强众生。 要是我们不刚强,自然释迦牟尼佛显的就是福德善法。 就像人与人之间。 我们起心非常柔软自然人家就不用发脾气就能教化过来。 如果轻轻给你说,你不听,那教法就要改变。 怎么样才能调服你的刚强呢。 在世间上你面对的环境怎么样,取决于我们的内心。 你在外面为什么遇到整你害你的,为什么遇上那些人呢,有的人在外面,满世界都是他的敌人,能征服过来吗? 有的人呢,以忍辱调伏其心,这些它山之石往往就能够善巧领会,锻炼自己的顺缘,逆缘,都能增加自己的善心了,自然在这些善巧的事件,他就可以得到。 而我们的心常常非常粗旷,粗心大意,所遇到的情形就不一样了。 我于此世间作佛。 处于五恶五痛五烧之中。 为最剧苦。 教化群生令舍五恶。 令去五痛。 令离五烧。 降化其意。 令持五善获其福德。 度世长寿泥洹之道。 释迦牟尼佛度化的这个世界是违缘最多,众生发心行恶非常强烈,而得到的结果显现得五痛,这就是我们行五恶显现在世间上的果报。 五烧呢,不仅是现世受痛,而将来人命无常,要往生于三恶道而受到五烧这种剧苦。 所以说释迦牟尼佛所化度众生,在这个地方我们说入乡要随俗。 你要认识这个地方,否则你不能从空出假。 善巧的因果关系我们自己并不知道,你想度化众生的时候就艰难了。 这里人心怎么样,社会环境怎么样,周边环境怎么样啊? 你要知道,当你不知道,你很难在这里把佛法弘扬好。 释迦牟尼佛非常清楚五浊恶世当中作佛,面临的就是这种五恶、五痛、五烧。 我们现在的众生往往没有这种认识,他把这里当极乐世界,他对人人的要求都非常高。 这里的众生怎么不像极乐世界的众生善根很高? 他没有把五浊恶世的环境认识好,你要求过高,众生又达不到你的要求,自然而然就烦恼。 所以要知道这种环境,在什么地方说什么话,要知道这种善巧。 所以为最剧苦,这个世间上就是这样。 在五恶五痛五烧,从现在起心动念到我们将来所受的现实果报,一直到尽未来际堕落于三道中受苦。 在作恶过程中,因为这样的恶世,我们的福德就要减少。 佛以佛法来化度众生,让这些众生能舍弃杀盗淫妄,让这些众生不行恶法。 没有恶法的行为就不会引起这一生这一世由恶法带来的现世痛苦,我们这一生一世能解脱,将来久远之间也能解脱,就不会堕落于三恶道,所以五烧的情境也能离开,释迦牟尼佛的力量能达成这样。 他的目标就是要让我们从一切恶法中出来,从一切现实痛苦当中解脱出来,从一切将来的痛苦当中能够解脱出来,他的目标就这样。 所以这种叫慈悲之心。 教化群生令舍五恶。 令去五痛。 令离五烧。 降化其意。 令持五善。 离开一切过患,得到功德,从善因上积累功德。 降化其意,要降服他的内心,要化度他的内心。 让他从心里能自觉高兴地修行善法。 这就要注意善巧,没有这种善巧你就不能从内心化度。 当你不能从内心化度,表面上能顺从于你,是破不得已的。 如果他不是从内心里发愿就不持久,所以说你怎么能让他内心的思想也能皈依佛法。 很多刚强的众生,你讲佛法他不能听,释迦牟尼佛用种种的方便来让他们皈依佛法,让众生内心里面能自觉来皈依佛法,当把内心给他教化了,外在要从杀盗淫妄酒行持五戒。 觉是诸佛觉悟的真理,显现为戒律的因果。 所以我们在持戒律过程中,就可以把戒当佛的法身来看待,从戒当中来圆满自己的法身,没有这样的行为规范就很成问题。 很多人没有修行道的次第,很多瞎想善也不执着,恶也不执着。 你说他的不执着是真实的还是假的呢? 那就是假的。 所以我们的心要慢慢地调善了,我们的心很不容易改变一点点的。 道理上我们知道了,行为上就是做不出来,有距离嘛。 让我们内心安住于五善,修行的第一步为善而去恶。 道理上说得很圆满,现实上往往你得不到这种利益,所以开头一般我们说以善来对治恶,以智慧来对治恶的多,有这种过程。 获其福德。 度世长寿。 泥洹之道。 我们能对治五恶,在行为上就改善过来了,五恶换过来就是五善。 不偷盗,我们还能布施,还能供养。 不邪淫,我们能对治。 不妄语,像佛一样说真实语。 不饮酒我们自己开发自己的智慧,专心修行,把行为上的五恶对治了,现实马上就要显现这样的利益。 五痛呢,变现我们身安无苦。 身体安住,依佛法而安住,没有其他的苦,这就是我们现身修行佛法所得到的一种结果。 现在仅仅是开了花,没有结果,等到结果了更舒服,不会堕落于三恶道。 把这些痛苦度掉,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能一生成佛,最终得到涅槃的结果。 所以就把五烧反过来,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能得涅槃。 所以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 哪里最长寿,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 获其福德,指我们现在世修善法就有福报。 你在现世上遇到的人都会发生变化,我们修行的福德,世间上的人也敬重于你。 天津一个居士他妈妈往生了。 我们收集他的资料时发现他的爸爸也在病当中。 这居士他一辈子修行把自己妈妈送了。 周围的同修都说他身上带仙气。 他爸爸在病当中别人不易接受,当他的女儿一走进病房,他心里就安定了,长期修行就有这样的果报。 和你住在一起,他的心就是那么安稳快乐。 我们现实的人有没有这样? 世间上的人不修行的和修行的人住在一起,身心自然而然就能清静。 这些修行的人现世就能得这样的果报,周围的同修一接触你的时候气氛不一样。 你一走近人家,人家心里自然会有安稳。 有这样的福德,在现在的世间上自度度人都很圆满,让自己得到这样的好处,让众生也得到这样的好处。 最初在我们这个世界你修行就能得到这样的果报,我们自己发心不为自求。 当你菩提心成就了大的果报,现实的利益一定成就。 相反我们把心安住于现实利益当中,修行的时候往往把心放在现实利益过程当中,长远的究竟的圆满的利益往往就要耽误。 所以小不见大,大能见小,你要求小的利益往往就把大的利益放掉了。 一个瓶子里要装石头,要装沙子,要装水,你先要装大块的石头。 我们现在要求这种利益,要求最根本的,最大的利益。 你能发菩提心,出世间的功德利益都能成就了,世间上一定也能够成就。 众生不知道这种次第的话,求好处,他从小的开始求,这就是他的弊病。 你要把这一辈子的利益求到了,往往我们的心就被现实利益耽误了。 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发大心。 哪怕我给师父端一杯水,在佛前供一束花,我也以清净心供养,专心正意。 这个发心非常重要,我们现在的众生不知道这种诀窍。 获其福德。 即度世人的利益,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能得到一种长寿的果报,一到西方极乐世界寿命无量。 这还不算究竟,还要得到见佛闻法成佛,等到你究竟成佛了,你的寿命才是最长远的。 当你究竟成佛了,佛就是超脱于时空范围之外。 这些根本就制约不了他,他能于过去现在未来这些时间法中自由自在。 我们现在你能进入过去吗? 诸佛能进入过去,过去无量劫的事情显现无遗,时光倒流。 我们只能从科幻小说上能知道一点,童话当中能知道一点。 有能力就能变成现实,当你没有能力就仅仅是故事幻想,诸佛有这种能力,超脱过去、现在、未来。 怎么样才能超脱呢,要明心见性。 你的心还是为外境所转,你就不能超脱时间的制约。 过去了毕竟过去,未来还没有来,你也不知道。 所以我们现在于万法当中。 我们还不能自由自在,现在还为万法所转。 我们起心动念随业受报,过去习惯于什么行为,这一生这一世科起什么样的业,行为业所主宰,超脱不了。 等到你因为行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究竟成佛,就能超脱时空的范畴了。 所以五恶五痛五烧是反面的,要善巧地把握自己内心,从起心动念,待人接物中积累善法。 因为这样,你修行善法,我们这一世能形成福德,下一世能得到长远的涅槃果报。 佛言。 何等为五恶。 何等五痛。 何等五烧。 何等消化五恶。 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 佛要转化这种恶世,转恶为善,能消解变化,转化五恶的行为,让众生能修行五善。 怎么样能转化五恶修行五善呢? 把这些问题清楚地讲解。 这里首先从问当中提醒大家注意,用问答来承前启后,下面就是其一恶者。 诸天人民蠕动之类。 欲为众恶莫不皆然。 强者伏弱。 转相克贼。 残害杀戮。 迭相吞噬。 不知修善。 恶逆无道。 后受殃罚。 自然趣向。 神明记识。 犯者不赦。 故有贫穷下贱乞丐孤独聋盲瘖哑愚痴憋恶。 至有尪狂不逮之属。 又有尊贵豪富高才明达。 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 世有常道王法牢狱。 不肯畏慎。 为恶入罪受其殃罚。 求望解脱难得免出。 世间有此目前现事。 寿终后世尤深尤剧。 入其幽冥转生受身。 譬如王法痛苦极刑。 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 转贸其身。 改形易道。 所受寿命或长或短。 魂神精识。 自然趣之。 当独值向。 相从共生。 更相报复。 无有止已。 殃恶未尽。 不得相离。 展转其中无有出期。 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天地之间自然有是。 虽不即时卒暴应至善恶之道会当归之。 是为一大恶一痛一烧。 勤苦如是。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 人能于中一心制意。 端身正行独作诸善。 不为众恶者。 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 是为一大善也。 这么一长段讲第一恶、第一痛第一烧。 怎么样转第一烧为善法,转第一恶为善法,怎么样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涅洹之道。 恶是什么,痛是什么,烧是什么,是怎么样转五恶为五善。 转化这种五恶之后,结果是什么呢? 福德度世,长寿泥恒之道,福德是怎么样行的? 其一恶者。 诸天人民蠕动之类。 欲为众恶莫不皆然。 强者伏弱。 转相克贼。 残害杀戮。 迭相吞噬。 不知修善恶逆无道。 后受殃罚自然趣向。 神明记识犯者不赦。 故有贫穷下贱乞丐孤独聋盲瘖哑愚痴憋恶。 至有尪狂不逮之属。 又有尊贵豪富高才明达。 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 这里说杀恶者。 由于我们愚痴无明,没有这种智慧,由于欲望之心,世间上世俗的五欲之心,常使我们陷于恶法当中,与恶法相应。 古来的善知识教人修善就是这样,教人修行往往最初也是观察自心,自己要觉悟自心。 我们现在自己起心是善是恶都不知道,自己有嗔心他也不知道,这也是一种无明。 三十七道品修四念住的时候,最初觉悟是我们自己身体,你行住坐卧非常清楚,如果你不清楚你就没有觉道之心。 我在这里看了经书,我在看经讲理,你的心才能拉回来,要不你的心就跑到外面去了。 身心不相连,不在一起。 坐在那里出神了,神跑到一边去了,人在那里发呆。 精神跑到哪里去了呢,不知道? 你打他,他也不动,干啥去了? 他的心跑到一边去了——这就是没有觉悟。 我们时时刻刻要对自己身体的状态要能觉悟过来,你是在干什么。 出家人就要这样,禅师不管出现什么事情,好象他就心中有数,一点也不惊慌。 不仅是禅师是这样,他带的弟子,每一个弟子当中,不像我们现在,行动张狂,没有修行人的气度,那就是修行人的规范。 你从老师开始看,每一个学生摄像的,倒开水的,给老师当伺者的,每一个人都在行道的范围内,一点都不慌张。 我们这里要叫你倒开水,东张西望,这种心思往往就在不断地分心。 我们看一行禅师的弟子,人家教得好,倒开水的,他把倒开水当作一种真正的修行。 他不是去做事情,而是一种修行。 拿着这一杯水,像端着我们自心,一点都不放纵,这整个过程就像在修行,非常安详。 我们现在倒开水满地都是,你心没有在这里。 修行的人,不是说离开这些事情你才去修,而是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是修行的过程。 要把自己内心沉静下来,能非常有次第。 人家一听你的讲经,从声音中就能感知他是在修行,不是在为讲而讲。 同样我们听经闻法也是这样,听经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看看我的心与讲经说法是否相应。 自己做什么就是修行,要落实在自己行住坐卧过程中。 你说话也是这样,和任何人说话充满自信,说话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用什么心态,用什么态度来说。 怎么说? 注意这种心态,所以不管你干什么。 只是分工不同,也许你在煮饭,但一切的一切都不妨碍你修行。 用佛的心态,修行的心态去做这些事情。 乃至你在世间上抗洪救灾,做生意都要修行的心态去做。 所以我们修行要从心态上来,没有这种心态往往对自己没有觉照心,往往很艰难。 诸天人民、蠕动之类,畜牲之类。 欲为众恶,就是起心动念都想做恶事,另一种是他做恶世逃离不了欲望,所以欲是众恶之本。 莫不皆然。 不管是天上也好,现在人,还是畜牲也好,起心动念都在做恶,无非是罪业。 强者伏弱,首先标明这些人与人之间。 你伤害我,我伤害你。 能杀害别人的人称为强者,我们现在的世间就是力量强的,力量弱的人往往被别人吃掉。 我们自己没有能力就是别人案板上的肉,现在世间上人家想把你怎样就把你怎样,你想反抗都没有办法。 不管是人还是畜牲都是这样,力量强的把力量小的吃掉。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没有能力的往往被有能力的人降服,这个世间上都是这样。 现在美国,他有非常强大的军事力量,他到处打仗。 这个世间上也是这样,手中有点权利就欺负老百姓,无所不为。 这些老百姓没有办法说,你到哪里去申诉呢。 到这里示威不行,那里也不行,没有威严。 所以说这些世间上转相伤害。 你杀害我,我又杀害你,都是这样的。 所以说,你制约我,我制约你。 你害我,我害你,转相克贼。 残害杀戮。 有的让我们生身心苦恼,有的让我们生命都没有了。 迭相吞噬。 就是我们说的大鱼吃小鱼,动物界中蛇吃青蛙,蛙吃虫。 你吃我,我吃你。 往往在这种时候就能显现,你害别人的人,把弱小的众生害掉了,到最后你还是被别人所害,因果就是这样。 没有智慧,没有这种修善的智慧,常常背离于这些因果之道。 没有智慧,就自然背弃于因果之道而做恶法。 因为没有智慧修善,常常做恶事,我们就不知修善。 恶逆无道。 后受殃罚。 自然趣向。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你自己的因果自然报应。 所以这种神明记识。 犯者不赦。 每一个人就有自心的神明,自性三宝就是自性的佛宝,在第八阿赖耶识当中。 我们自己起心动念,你做善事的善心种子就存于第八阿赖耶识当中。 损伤众生,同样的,损伤众生的恶念种子也存于当中。 现前一念妄心,不知道多少生累计的业都在这里面显发。 有形于无形,含藏于种子识里面,就有这样的果报。 当你受了这种果报之后,这种结果才没有,一定要受报应。 第二种是外来的神明,不仅是自心的神明。 世间上有没有这样的众生呢? 有,有这样的护法神。 每年灶王菩萨上天的时候,农村里家家户户非常小心,赶快烧几烛香。 善恶是从我们自心当中,自己知道。 社会上有很多分工,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己的需求,外在的神明也是大众共业所感的需求。 有善神恶神,寺庙里有菩萨,有护法神,有土地菩萨。 这些护法菩萨,外在的神明我们看不见,实实在在就有这些神明在。 你犯了这种因果,到头就要还受这种因果报应。 因为自然为恶,将来自然趋向于这些。 所以就有贫穷下贱。 这些就是做恶事的报应,没有福报就贫穷。 下贱呢,没有势力人家不尊重你。 乞丐孤独。 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长大之后自己儿子又失去了,这都是从恶法当中生起来的。 聋盲瘖哑。 有耳不能听到一切音声,盲呢,有眼睛不能看,眼睛也是一种摆设。 这些都是做恶世的一种报应。 喑哑就是口不能言,哑虽然能发出声音,只能啊啊说不清楚,不能说成非常清楚明白的,那叫哑。 愚痴弊恶,没有智慧,不要说没出世间的智慧。 三轮体空,智慧方生。 世间上的世智辨聪你也没有,你没有这些世智辨聪,非常愚痴。 愚痴有两个,世间上以为是一种智慧,但佛法上来说偏偏是一种愚痴,世间上整人害人的心非常厉害,那叫世智辨聪。 世间上的智慧,看起来这个人很能干,往往能斗争赢别人。 佛法上说他不相信因果,你能整人害人,将来你所受的报应就越厉害。 整人就是整自己,害人就是害自己,你把别人害得越惨将来我们受的报应就越厉害。 还有些愚痴就是世间上世智辨聪的都没有,非常痴呆的人。 弊恶就是非常下劣不善的人,无所不用其机,非常阴险。 不讲道德。 弱小的这些人,那些手脚不一样长,身体非常弱小的。 至有尪狂不逮之属。 狂,疯狂之人,不知道世间上的真理,因果。 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 也不能达成自己意愿的人,这一段从贫穷下贱、乞丐孤独等等,说明了世间上一切的苦果都是从自然招至的惩罚,是我们自己惩罚自己,自己行为所得的结果。 恶有恶报,世间上一切不如意的果报,从不善中来的。 所以我常说,在世间上不能称心如意,从我们现在所受到的果报当中,在你的家庭里,今天爱人给你脸色看,你自己不高兴。 但你不要管爱人怎么样,你要自己好好反省,他为什么要拿脸色给你看,估计是自己哪里做错了。 我们能反观自心,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 找出引起错误的这种根本所在,非常容易解决问题了嘛。 可是往往你报复我,我报复你,那就是转相克贼,残害杀戮。 我们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是佛弟子应有的态度。 我们在世间上遇到不好的事没有这种心态,总是怨天尤人,从来不检查自己。 往往为自己所受到不好的报应时从外面找原因,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在现实生活过程当中,你看,如果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问题就会好解决了,所以修行人就要有这种心态。 又有尊贵豪富高才明达。 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 这里说的尊贵的豪富的人,在世间上地位很高贵,很有钱,要什么有什么,这是豪富之家。 才能非常突出,智慧非常明显。 有才能有智慧,这些尊贵的人,豪富的人,有智慧的人都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都是由于过去曾经修行这些善法,孝顺,修行慈悲。 从慈孝之心修善积德召来的结果。 我们说一个家庭里很难传过三代,你这一辈子发了财了,往往在你儿子那一代传不下去。 为什么? 不是福德挣来的钱财,要传下去必须要从善业当中来。 书香门弟之家,代代人都能考取功名。 家庭当中没有理念,没有文化素质,道德情操,不行善积德,往往连一代都传不过。 所以要知道我们现在世间上一切好处都是从修善积德中而得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发起修善的慈悲心。 从这两方面来对比,就说明我们现在所受的果报是从我们自己身口意三业行为当中招至的因果。 这是第一种恶法,杀害众生,所以说现在世间上的众生最怕的是掉脑袋,一口气不来的时候是最恐惧的,他最宝贵的也是他的生命。 现在你要危及到他的生命的时候是让众生非常恐惧的时候。 他最宝贵的生命,你要杀害他的生命,他有能力的时候他要反抗,他没有能力的时候他就非常恨你。 我小时候放过牛,那时我脾气不好,牛的脾气也不好,人和牛的脾气刚好斗在一块儿。 它去吃庄稼,我用石头打它,你打轻一点,它还会听。 你要打重了,它就会逃跑,或者还会转回来和你打架。 人有能力反抗他就会反抗,没有能力反抗的时候他心中的怨恨心就非常大。 当别人想我们的时候,我们心里会有感觉。 所以老百姓的感觉不是虚有的,往往是有道理的。 在现实过程中,老百姓的心非常细致,总结出了一大套道理,只是我们现在的众生没有自觉地加以运用。 小的时候看天气预报,农民的天气预报和气象台的不一样哦。 今天为什么会打喷涕,有人在想我哦,在现实一切果报中都是受制约的。 信息传过来了,自然就能收听到。 我们人心就像收音机一样。 身心世界自然在接收上下十方无穷无尽的信息,当你细心就能觉察到这样的信息。 如果你不细心,非常粗旷你就不知道。 世有常道。 王法牢狱。 不肯畏慎。 为恶入罪。 受其殃罚。 求望解脱。 难得免出。 世间有此目前现事,你杀害了人要把你抓起来。 一个国家有国法。 不因为你害怕,你杀了人就没有果报,自然要受到惩罚。 往往你在杀人的时候不知道这样的结果,当你进了监狱你想出来,你说你改恶从善,做一个好人也很艰难。 进过监狱不管你是什么原因,你一出来很多人就远离你,现实的报应就是这样,没人敢请你做事。 由杀引起的现世的痛苦。 寿终后世尤深尤剧。 入其幽冥转生受身。 譬如王法痛苦极刑。 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 转贸其身。 改形易道。 所受寿命或长或短。 魂神精识自然趣之。 当独值向相从共生更相报复无有止已。 殃恶未尽不得相离。 展转其中无有出期。 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天地之间自然有是。 虽不即时卒暴应至善恶之道会当归之。 这是说明白了第一种烧,就像大火烧身一样。 我们现在杀人,在世间上所受到的仅是苦道,不是究竟的果报。 你因为杀害众生,将来堕落到三恶道中受这样的痛苦。 当我们寿命终止了,杀害众生所受到的痛苦还要剧烈。 入其幽冥,就是三恶道,我们不能看见的世界。 进入三恶道,这一辈子一口气不来,把人身失掉了。 转入三恶道中,转生受身。 身体自然就要转变。 所以脱掉人生,而接受鬼等一切身体。 譬如王法,痛苦极刑,比喻来说明,痛苦就像世间上的王法治罪。 先把你抓起来捆绑起来,把你罪刑认定,推于杀场中枪。 我们现在做的恶事,轻的是现世的果报,重的是将来的果报,那些痛苦的刑法开始出现,发出无量的苦恼。 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 八寒八热之苦,痛苦无量无边,包括畜牲的痛苦,太多了,就如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无量无边的苦。 你去做苦力,你吃草,挨鞭,到最后你还要受刀血之灾。 看出生的痛苦,地狱的痛苦。 转贸其身。 改形易道。 所受寿命或长或短。 在地狱恶鬼畜牲这个过程中变来变去,受了这样的果报之后,然后恶鬼,畜牲,这种身体变来变去。 你所接受的寿命有的长,有的短。 魂神精识。 自然趣之。 当独值向。 世间上人所说的灵魂,佛法说夜失神识。 你这一辈子所做的善恶种子,都在第八阿赖耶识中给你记帐了。 一生善恶的管家,由于第八阿赖耶识有这样的功用,没有谁逼迫你,是你自己显现的境界。 很多人不明白这种道理。 我经常说,你拿生前的这些事情就能想得通。 我们现在心里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当我们有这种习惯之心,自然我们就趋向于我们习惯的东西。 所以说你在生的事情可以把死之后的事情就能想到,当我们将来转业受报的时候,各人做的各人受。 相从共生。 更相报复。 无有止已。 殃恶未尽。 不得相离。 从生至死,从死至生,报复于你。 所以这种冤家对头非常难以脱离,世间上所说的冤家路窄,你整他,他会报复你,时时刻刻都在找你的漏洞。 一旦得到你的漏洞要整你,没有停止的时候。 你这一辈子杀牛羊,下一辈子他转为人,他又来杀你。 你不服,再转为又去杀他。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在这样的痛苦当中是不可言说的,不知道要说多久。 你现在在城市当中,在人与人之间,这些恨往往是一代又一代。 国家与国家也是这样,很难摆脱。 日本人侵略中国,抗日战争多少年了,六十多年了,一说起小日本,我们的心还那么痛恨,根本放不下。 日本人呢,也是这样。 你痛恨我,我痛恨你,什么时候能解脱呢? 难得解脱,痛不可言,天地之间,这种因果法则是自然而然的。 虽不是马上就能显报的,善恶之道,总有显前的时候。 所以说又是指第一种烧,由杀生而引起的果,称之为第一种烧。 是为一大恶一痛一烧。 勤苦如是。 譬如大火。 焚烧人身。 人能于中。 一心制意。 端身正行。 独作诸善。 不为众恶者。 身独度脱。 获其福德。 度世上天。 泥洹之道。 是为一大善也。 由杀生而引起的现世的果叫五痛。 我们现在能不能经得起火烧身体之痛啊,受不起。 我们在行善积德的过程中,我们把自己解脱开来,反恶为善,现世有福德之身,自利利人,将来能上天,能得道。 涅槃之道,能究竟成佛,这叫反恶为善。 发布时间:2024-07-08 09:05:40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6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