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海法师:《安居讲法》讲记十九-皈依佛 内容: 智海法师:《安居讲法》讲记十九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 恭敬供养无量诸佛。 常为诸佛所共称叹。 究竟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诸三昧门。 远离声闻缘觉之地。 阿难,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略言之耳。 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赞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同修他们自身成就功德殊胜,具足庄严。 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称赞。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共同赞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所有同修,究竟圆满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诸三昧门。 表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同修把菩萨所修的法门,在西方极乐世界都能够具足修、究竟修、圆满修。 诸德总叹显胜。 于中有四,一自德殊胜,二为佛共叹,三究竟大乘,四超出小乘。 四门来总的赞叹,下面就是总结。 阿难,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略言之耳。 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上面赞叹了这么多,释迦牟尼佛最后说,他还是非常简略地赞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功德无量,详细说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所以说,用上面所说的这些功德来会通于无量无边不能穷尽的功德。 只有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自身才能穷尽这些功德,再给你说得多也说不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利益无穷。 所以我们来看最初赞叹西方极乐世界,自证功德具足。 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 无与等者。 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称赞。 表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些同修无量无边的功德相好庄严和阿弥陀佛都是一样的。 身色相好,功德辩才,他们自己修行所具足的功德乃至辩才讲经说法来具足功德、辩才、相好庄严,这一个具足就把前面的许多都包含了。 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无边的功德辩才来庄严自心,所以西方极乐世界这些同修的功德庄严,辩才庄严,身色相好的庄严。 整个西方极乐世界都是无与伦比的庄严,怎么看怎么舒服。 无与等者,就是再也找不到比西方极乐世界更好的世界了。 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最重要的是能够恭敬诸佛,供养诸佛。 我们在恭敬当中修道,在供养当中修,在亲近善知识当中修道。 善知识当中以佛为第一,我们亲近诸佛是第一大善知识。 我们能供养这些第一大善知识,这样的第一大善知识无量无边,那就能得到多少的好处呢? 大家就可想而知。 我们今天亲近一个释迦牟尼佛,听到这么多经法。 我们都能听到,我们现在修行,功德也是无量无边。 将来的利益呢,更是无量无边,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人人有份。 这些功德呢,我们也人人有份。 常为诸佛所供称赞。 我们现在的人很希望别人赞叹我们,别人一赞叹就象脸上打了粉一样很漂亮,很过瘾。 人家一拍马屁的时候你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是不是这样? 众生就是这样,世间上遇到越是有能力有智慧的人赞叹你,这些赞叹才值钱呢。 世间上那些恶人赞叹你就成问题了。 所以说,这些诸佛菩萨来赞叹的时候,这个赞叹我们听着更舒服,听到你的老师,你的师父赞叹你,你心里很高兴。 我们现在恭敬佛法僧三宝,三宝来赞叹我们心里更舒服。 这样的赞叹可以鼓励我们,增加我们自己的信心。 在《弥陀经》当中是什么? 东方有佛,西方有佛,南方有佛,北方有佛。 都有佛在赞叹,赞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功德无量。 你要是没有定力晕头转向,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加被,定力具足,诸佛赞叹你更有定力,更有信心。 我们现在呢,也要学习诸佛的赞叹法门。 见了众生如实赞叹,对于众生是一种鼓励,听了这种鼓励就很好,所以我们要学会称赞法门。 这些众生是,你要常赞叹他,你今天听经闻法很好。 你现在身体很健康,能行诸功德,能买生放生,你赞叹他,他就能常这样做。 众生喜欢赞叹,我们就如实赞叹他,让他能长久修持这种功德法门,赞叹也是一种善的法门。 你对一朵花,有的人用非常欣赏的眼光来呵护它,给它浇水,整天给它说话,假如同样一朵花,我们整天批评它,你的花朵太小,你的叶子太难看。 你经常批评它,花也有感觉,那花就长得不好看,何况这个人呢? 人也是这样,你经常赞叹它的时候,它就喜笑颜开。 你要经常批评他就是苦瓜脸,所以学会称赞法门。 你现在很不容易称赞人,大家都学这种称扬赞叹。 第三门是究竟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诸三昧门。 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能修行起来。 我们在现在的世间你能修行多少的法门呢? 布施修行没有? 持戒、禅定、忍辱修行了没有? 要常落实在六波罗蜜的修正过程当中。 所以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就能圆满修行诸波罗蜜。 在我们娑婆世界呢,很多同修修行非常艰难的。 我昨天说了布施度是最容易修的,在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身上布施度很艰难,修不起来。 不要说无畏布施法布施,更平凡一点的财布施我们自己都不能很好地修行。 更不要说持戒了,布施相对持戒来说就容易一些。 布施修不好,你很难把持戒修好,持戒波罗蜜要在布施波罗蜜的基础上很好地修。 你要常把我们自心的财宝、智慧能布施出来利益众生,当我们能布施出来利益众生的时候,我们对众生慢慢地就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再去损伤众生。 当我们不再损伤众生的时候,我们就具备了守戒的基本素质。 要利益众生,把戒要守好,你忍辱才能修行起来。 布施修好了,持戒波罗蜜就能修行起来,持戒波罗蜜修好了忍辱也非常好。 我们为什么不能忍辱,往往就要求别人来利益自己,不是要求我们自己利益别人。 我们只知道损伤众生成就自己的利益。 所以别人对我一点小的冒犯我自己忍不下来。 如果我们转移一个视角,我们把自己奉献出来利益众生,这个时候别人对我有一点冒犯也不算什么。 所以忍辱就能忍下去了。 当你忍得好的时候,你精进就能修起来了。 你要忍受不了这些对你的诱惑,就没有办法。 培养自己对于那些违怨要能有能力去战胜它。 当你有能力了,精进于佛法,基础你就具备了。 当你能精进修行了,你的心就能达到一心不乱了,就能达到禅定功夫了。 我们之所以不能修到禅定境界就是我们的散乱心。 修行善法当中总是很散慢放逸,那你什么时候能达到禅定功夫呢? 所以你精进修好了,禅定功夫自然显现。 当你能够一心不乱了,开智慧是早晚的事情。 所以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有次第的。 我们修行就是我们自己容易做到的开始修,这样容易培养自己的信心。 让自己在容易塑造的佛法当中一点一点地增加自己的功夫,当你做到了自信很容易建立,对佛法的欢喜非常容易建立。 我们修行人要知道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修行,那些高深的佛法我们没有办法,是不是所有的佛法都没有办法呢? 从我自己最容易修的我先修起来。 我最容易对治的烦恼我先对治下去,这是修行的决巧。 你分辨自己的烦恼,看哪些烦恼稍微用一点力我就对治了。 在这种时候,他就很具足。 弘一大师教我们持戒,就说比如比丘受了二百五十条戒,拿来检查哪些戒条我最容易做到,把这些戒条调出来放到一边,这里我坚决要持守,你轻而易举就不犯了,你已经能够做到了。 随时随地这些戒律我都没有犯,功德无量来赞叹自己鼓励自己。 每一天都给自己感觉,这样自信心就通过生起来了。 把难一点的戒律,稍微努力一点这戒就能守好了,这是第二类。 在这种过程中,自己随时提高自己的注意力,警觉性,那你就不会犯这些戒律。 第三个,你在这一生这一世过程中,通过学习,能克服这些烦恼。 还有最难守的戒律,实在没有能力的戒怎么办呢? 弘一大师教大家,不舍掉这种戒体,我放一放,诸佛菩萨加被,你们鼓励我,我有能力我一定守好,希望诸佛慈悲开示。 分成这四大类你修行戒律就比较好了,你修行的时候也是这样。 你日常生活过程中哪一点修行最容易啊? 实在不能做的,高深的禅法密法,这些不是我不学,我一定要学,现在没有能力。 我先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这样的能力我再来修行这些高深的法。 依念佛法门总持一切法门,不要发愿不学。 你发愿要学,将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有障碍了。 要发善愿,所以说,要能够具足这些波罗蜜,修行过程中有这种决巧要掌握到。 空三昧,能空了能对治这些烦恼,经常修这些空三昧。 我们现在开始修学佛法,所以说内空外空,十八种空,二十四种空,这些都是修空三昧。 能对治烦恼,修空就是学会放下。 空不是说什么都没有,而是把我们内心放不下的放下,这叫空,要舍弃我自身的执着。 什么叫无相三昧呢,安住于实相,以实相来应万相。 就能破除世间上一切虚妄的相状。 我们见了男相、女相、烦恼相都以实相。 修实相无相三昧,内心不执着于一切相,所以这叫无相三昧。 无愿三昧呢? 我们能安住于真心而怡乐。 我们从实相上开始修行,回归到理上。 所以只要如实认识自性就是一切功德宝藏,所以你还有什么妄想呢? 要知道我们自性过程当中就具备了这些功德。 能把这所有的功德能还归于我们自性,自性本质具足。 所以修这种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在我们现在的佛法当中叫三解脱门。 一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 三门打开,看你修哪一道门,这些都是我们来选择来修行。 把一切的空总结成十八种空:第一是内空,内在的法,我们要舍弃这种执着。 眼耳鼻舌身意这叫六根,六根本自具足。 我们在六根当中来学习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来修行这种般若,那叫内空。 你能修行吗? 以前有一个故事,老和尚给小和尚讲:说到无眼耳鼻舌身意。 小和尚整天在念,有一天就相应了,他就问师父,你说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我这是什么? 他捏着自己的鼻子说这是什么? 师父回答不出来,说你出去参学回来告诉我。 整天说是非烦恼深重。 老居士就说你叫我不说怎么行呢? 我眼睛看到,我耳朵听见你叫我不说怎么行呢? 他就把眼耳鼻舌身意放不下。 我们要有这种智慧,你要放下,知道这些都是由业而生。 我们接触的都是欲望的外境,听到耳朵里你就信以为真,谁的话你都听,一个疯子的话你都听,你是不是自己找烦恼呢? 所以要善于保护自己。 我们在接触六尘的时候要能选择,对我修行有利益有帮助的我就听,对我没有帮助的我不听,那是障碍自己,分散自己的精力,没有必要。 是非处处有,哪里没有呢,所以说看我们选择什么,当你去在意那些是非,自己就称为是非者。 当你在是非过程中,你的心就不清净,常在烦恼当中,所以我们要有所选择地接纳,我看到的对我修行有没有帮助? 有帮助我看,没有帮助我不看。 孔子儒家学问当中给我们说非礼勿视呀,不符合礼的我们不要看。 所以在学佛过程中也是这样,学佛人大热天来了,走到路上有不该看你不要看。 比丘走路,学佛人走路要讲究行动坐卧威仪。 眼观鼻,鼻观心。 比丘走在路上眼睛只看到前面一尺远的地方。 其它的世间上的男女一概不看。 要有这样的定力。 否则不该看的你看了,你心里就动摇了。 所以要注意。 耳朵上也是这样,非礼勿听。 以前寺庙里的莲花开得非常好。 有一个比丘就伸长鼻子去吻,护法神就呵他,这寺庙里哪一朵花是你的,是供养诸佛菩萨的,不是供养你这个凡夫的。 这种花香也不是你该闻的,不属于你的东西你不要去闻。 今天我们的众生也喜欢去闻。 见了玉兰花,不可以摘的,那是偷盗。 有一朵花放在那里自然地供佛就好了。 所以鼻子闻都不能闻,何况你把花摘下来。 我们眼耳鼻舌身意都要注意这种情境,不该自己看的不要去看,不该听的不要听,不该闻的也不要闻。 讲究的是我们炒供饭菜的时候,我们端的时候要高出于我们鼻子上面。 免得你出些臭气,不该闻的你闻了,不该享受的你享受了,那就不行,要特别地注意。 我们常住上做这种供菜供饭的时候,你要特别注意,要如理如法。 第二种叫外空,相对于自己眼耳鼻舌身意,眼对色,耳对声,身对处,六根所对的六尘境界就叫外部的法。 要把外部的法也能够空。 色是空没有我,也没有我所. .. .. .. .第三种是内外空,就是六根相对于六尘的时候,能够有这些十二入。 眼睛入色法叫眼入,现在你要不进去就是眼入。 你这个眼看到外在的世界,什么事情外在都要去看就入了色尘了。 当你不去看的时候,一心一意念佛的时候,心不在,十二入你要空下来,没有内外法。 第四种空空,就是用空法来破除内空外空内外空,都能破除叫空空。 第五种叫大空,十方虚空无有边境,大而无外。 每一种大都能遍一切处,这叫大空。 东南西北,上下左右都是这样的。 第六种叫第一谛空,般若很殊胜,但这也要空掉,也不要执着。 佛法是究竟不能改变的,是最殊胜的。 这时一旦我们执着,也会成为我们修行的障碍。 所以涅槃第一谛空,胜义空,到最后还是要对治这些烦恼,就住于平等当中。 第七种是有空,在三界之内,这些有为法,五蕴十二入,十八,等等,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自性。 所以叫有为法空。 没有我所,没有长恒不变的相,究竟不可得,这叫空。 第八是无为空,无为法叫无因缘,常不生不灭如虚空一样。 相对于有为法而说无为法,无为法不可得。 从前面八种空中破除一切法的执着。 第九是毕竟空,把前面的空全部空掉,没有一点执着。 前面这些诸法都能毕竟空掉。 没有执着的。 到最后究竟涅槃,极灭相也是归于毕竟空,一点也不执着。 第十种叫无际空,我们从现在往过去一推,过去还有过去,没有一个开端。 所以一切世间若众生若法都没有一个开始的,烦恼从哪里开始的? 好象有一个开始,但是究竟说是一个轮回的圈子。 究竟没有,从哪里开始? 是一个圈,轮回。 众生的无明是从无史以来,没有开始可以得到。 所以这种时间顺序,在时间过程中也能破除这种执着。 第十种叫散空,我们五蕴和合,和合而有,如果用智慧,我们五蕴当中色受相形式我们一个一个地去分别,哪里有呢? 没有。 虚妄的东西,一个一个都是众因缘所生,空无所有。 所以说每一个都是没有究竟自性的。 第十一种无变异空。 性空,就是自性不带因缘。 如果有因缘就不名为性了。 有条件的是假法,就没有自性了,现在世初世间法当中都没有自性。 第十二种本性空,因为一切有为法都是从条件因缘中所生的,凡是因缘生就是有为做法,不从因缘和合就是无法。 一切诸法了不可得,叫本性空。 第十三种是自相空,一切法的相状有总相,别相。 每一个人都有生老病死,总结起来,一切法都是无常,无常相就是总相,相对于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来说叫别相,总相和别相都究竟不可得,都是自性本空,所以说这叫自相空。 第十四种叫诸法空,一切法都有名字。 一切的法有相,无相等等一切相状。 到最后,这些都是名言。 实有呢,这些名相都没有自性,是善巧安利。 第十五种叫不可得空。 一切法以及因缘条件毕竟不可得,当你空不究竟的时候,空就是有。 你认为你那种空是实实在在的空,刚好与自己的空相矛盾。 你说你空早已堕在有中了,不究竟。 顽空当中你执着有空可得,空也是一种有。 就不是空了。 所以说,这叫不可得空。 十六种是无法空,十七种是有法空,十八种是无法有法空。 这些空呢在我们修行空的时候不同的修法,这些平时大家因为没有听过。 所以今天把名相给你列举一下,你一心念佛的时候什么都空了,现在你不会这种空,你只要抓住念佛法门不干其它的事情,自然就空下来了。 以简单的法门,修最简单的法义。 世间上的一切,当你不管它,你专心修行它不空自然就空。 有一幅对联叫薪尽火灭,世间上你执着这样放不下那样放不下。 你一口气不来你还得放下,你不空,你吃了顿饭管一辈子好多,但你不行,每天你都要吃,照样要空。 所以我们要在念佛的过程中一心不乱地念佛,自然就空下来了。 所以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叫涅槃诸三昧门。 能安住于一切三昧当中,远离声闻缘觉。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发了大菩提心,就不再修那些声闻法,缘觉法。 修一乘法,究竟成佛的法门,虽然从断烦恼上来说,还是有相应的内凡位,外凡位,菩萨位,还是有阶位,但那仅是名相上的,和我们现在说的声闻缘觉乘的修法是不一样的。 阿难,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略言之耳。 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所以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是不能说完的,不要光听别人说得好,别人说得再好你一点都得不到。 我常说释迦牟尼佛把佛法讲说了三藏十二部经典,这么多好话已经说尽了,但你得到多少。 你要从自己的体验中去修,如果自己不体验,不往生,所有的功德你一点都得不到。 所以我们要自己亲自来体验,你要好好地修,道理上懂了,你能不能做到? 你修得一分是一分,要圆满自己的佛法。 佛法不仅仅是一种道理,是完全可以实践的,所说的利益功德我们都能得到,看一遍读一遍,再说得好,你没有信心愿心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能得到好处吗? 不能。 所以真正的好处是要让我们自己起信心,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自己得到才算。 所以说我学习佛法,是有次第的。 三世因果中,想想贪心是不是这种结果? 一看释迦牟尼佛说得好。 嗔恨有什么过患,我在嗔恨心中是不是有这些过患,一检查才知道释迦牟尼佛说的是真实的。 现在的因果立杆见影,烦恼是生起苦的结果。 我从世间上的疾与苦,世间因果中我已经体验了,这种是自己可以证到的。 贪心你有没有? 有,贪心的结果你就能知道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真实不虚。 你检查嗔恨的结果,就知道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是真的,知道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心念,及心念引起的因果,我能相信了。 三世十二因缘我还没有弄懂,慢慢来,在出世间法当中,我现在不能灭掉这种生死,我能灭掉这种贪心,根本的种子除不掉,我能出离现形。 我现在不贪,当下不贪当下就解脱,马上就可以应证的。 所以说我们从可以体验到的佛法当中来,你有能力能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道理真实不虚。 我们能体证,能觉悟,在这些最容易修的法门当中来逐步深入佛法,你每走一步你都会赞叹佛法的伟大。 所以说这个世间上,我们现在好多人学法,一看三藏十二部经典,这么多怎么学得过来? 他一上藏经楼一看这么多书,我看一本就不得了。 人家世间上所说的,四大海的水那么多,当你渴了之后,是不是所有的河水你都要喝进去? 不一定,喝一点能解你的渴就对了,所以说能解决我的问题就对了。 佛法呢,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嘛。 我们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佛法的功效就显现出来了,所以我们自己要知道佛法当中,我们在一个法门中能得利益就能解决你的生死就行了。 当你解脱了自己的问题,出离了这些烦恼,将来有大功德的时候,福德智慧不断地增长扩大。 将来这种智慧门就打开了,修善,这种善法,一个善法开发一个善法,善缘无尽。 你在行善积德的过程中就把自己的心灵智慧之门打开了,无穷无尽的好处就会到来。 现在就说念佛法门,现在所说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是源源不断能体验到的。 上面八段说起来就是专门解说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这种殊胜的快乐的种种事情。 下面专门劝我们往生有这么多好处,谁不愿意得到呢? 今天说云南能发财,所有的人都去了。 你不用劝他都去了,为什么? 有好处啊,西方极乐世界有这么些好处,所以我们自己要修。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 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 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 著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 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 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 生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 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 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释迦牟尼佛就劝这些人,上面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要修行,他告诉弥勒菩萨以及所有的天人等等。 前面是告诉阿难,后面是告诉弥勒菩萨。 阿难是前面的凡夫,告诉他西方极乐世界有什么样的好处自然就能生起往生心,欢喜心。 弥勒菩萨呢? 因为弥勒菩萨是未来佛,将来要教化众生的,所以下面这些法,弥勒菩萨听起来正是当机。 释迦牟尼佛告诉弥勒菩萨,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说不完,再怎么赞叹也说不完,所以这把前面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那些声闻菩萨的功德智慧不可称说。 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苦此。 赞叹西方极乐世界这种安养国土非常殊胜,何为微妙安乐呢? 微妙,就是说西方极乐世界有各种庄严,七宝庄严,宫殿楼观都是阿弥陀佛的自心显现,由这些诸种功德庄严的国土世界,超出于一切世界的美妙,叫微妙。 非常深入。 我们在讲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常说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显现都是非常细致的,西方极乐世界随时随地都能透视。 他拿着一把斧头能当电视看,能看到其它世界你想看的事情,非常微细,是自心变显出来的。 用自心庄严而造就的国土庄严,超出一切世界的功德,所以叫微妙。 安乐呢? 就是非常安稳快乐,不再堕落于轮回当中。 所以说,他能安住,就是安身立命的地方。 没有苦恼,没有生老病死,所以一生办佛道,没有苦恼,所以称为安乐世界。 清净呢,就是没有染污,与实相安住在一起,没有烦恼执着,没有虚妄分别,所以说是一种清净的世界。 赞叹西方极乐世界的各种好处。 从众生来说是功德无量,智慧无量。 从山河大地,国土世界来说是自心变显,没有苦恼,清净没有染污,这把前面赞叹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各种好处再给我们说一遍。 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 著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 西方极乐世界有这么多好处,我们见到后,为什么不努力做善事来回向于西方极乐世界?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往生法门,万善齐修,读诵大乘,恭敬三宝,度化众生,修行六波罗蜜,把这些所有的善法回向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通过功德门回向可以往生的。 念道之自然,我们念佛自然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是两种门,一是专门称念阿弥陀佛这种名号,叫称名念佛这种善法,就是一切善的根本。 现在一切善的根本就是念佛念法念僧的过程中,劝化我们自己要修行,勉励自己修行一切善法,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利为善,而这种善法呢,有两种。 第一是称名念佛,这是诸善之本。 一切众生想修行其他善法的时候,总是有限制。 今天如果说能称名念佛,一修一切修,这是万善的根本。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由于念佛往生的功德,能得到一切善法相续生起,我们把称名念佛称为众善之本。 我们有信愿之心,我往生就自然了。 只要我们跳上阿弥陀佛的大愿船,别的事情就不用管了,就自然能往生。 凭自己的修行,你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修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 发布时间:2024-07-09 09:13:44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6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