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海法师:《观无量寿经》讲记九-皈依佛 内容: 智海法师:《观无量寿经》讲记九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更当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 阿难当知! 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 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 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於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 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偏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 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 佛心者,大慈悲是。 以无缘慈,摄护众生。 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 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 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 是为偏观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观。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结合第八观,依据西方三圣的相,如果把相观起来了,能出无量亿劫生死重罪,现生中就能得到念佛三昧,功用是非常强大的。 在这种相观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观阿弥陀佛的佛身观。 佛叫住阿难及韦提希夫人,“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 ”把这种相观观成了之后,就应该继续观无量寿佛的身相及光明。 身是他的身体,相是他的相状,光明是他身体相状所发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光明,所以这是表示总的说。 这是给我们解说怎么样来观想阿弥陀佛的身相。 “阿难当知,”这里叫阿难要听清楚。 以后对众生要无尽宣说。 应该把这一段要好好地记住。 “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说无量寿佛的身体就像夜摩天阎浮檀金色,是最好的金色。 一层夜摩天形容阿弥陀佛的身体的颜色,哪怕你是百千万亿倍也赶不上无量寿佛的金色。 阿弥陀佛的身高,一由旬就是四十里,以四十里来算,身相非常的高,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这么高。 “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 ”这是讲阿弥陀佛的眉间白毫相。 他的身体有这么高,把总的身体观起来之后,从头到面部到相状,到躯干四肢都能观起来。 在观想阿弥陀佛的身体的时候,阿弥陀佛的身相非常殊胜。 一个又一个的相状,我们凡夫的心力很难观起来。 所以以观眉间白毫相为主。 眉间白毫是八个角的,中间是空的,能放出很大的光明。 所以我们见到阿弥陀佛两眉中间牵起来像一个白色的珠子一样。 显明阿弥陀佛的眉间白毫相的位置,从右边转过来的。 如五须弥山,有五座须弥山那么大。 一座须弥山就大得不得了。 一座须弥高有三百三十六万里。 五座有多高呢? 你就可以想到,长宽也是三百三十六万里。 所以五须弥总共加起来就是一千六百八十万里。 白毫相就有这么长,这么厉害。 所以说,阿弥陀佛的佛身非常庄严。 这是眉间白毫相的长度。 “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古来的解释一个大海就有很大很大,我们现在一个大海就有八万四千由旬。 四个大海呢? 三十三万六千由旬,眼睛那么宽广。 颜色就像四大海水那样清凉,佛的眼睛就像四大海水那样青白分明。 “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 ”每一个毛孔都能放出大光明,如须弥山能照那么远。 “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 ”圆光,多大呢? 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 “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 ”在这个圆光当中还有许多变化出来的佛。 而每一个变化出来的佛的周围围绕着许多变化出来的菩萨。 “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 ”佛是无量觉,在每一个烦恼之上都要觉悟因果,解脱烦恼。 一微尘中转大*轮,在每一微尘中都能具足觉悟。 所以说阿弥陀佛是八万四千相,就是从觉悟一个烦恼又一个烦恼,觉悟八万四千相,而显现出来的庄严相好。 “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有各种细致的庄严。 “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 ”每一好中都能遍照十方。 所以称为无量光佛,无量光明普照十方世界的念佛众生。 保护这些众生。 接迎这些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而不舍弃这些众生。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 ”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 阿弥陀佛头顶上的圆光,他有八万四千相,每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有无数化菩萨为眷属,这种境界要详细给你说要说多久? “但当忆想,令心眼见。 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 ”求十方诸佛的加倍,把身心世界全部集中到一个点上,忆佛念佛想佛。 当我们身心世界集中在一个点上忆佛念佛,自然而然地,自心一处,心力集中起来了,恭敬心修起来了,虔诚心修起来了,求救心生出来了,心眼当中自然念念之间灭除无量劫的生死重罪。 而这种灭罪除障之后自己心眼开了,我们内心的智慧自然开发,内心的智慧自然显现,这是一种三昧境界。 恭敬心、虔诚心、求救心达到强烈的程度,心眼自然就开了。 禅宗也是这种方法,他不用观想,用什么? 念佛的时候,他就要问念佛是谁? 怀疑之情生起来了,心就在话上做功夫。 久了心就沉静下来了,没有障碍。 你一心一意的时候就容易破,内心的智慧自然能生发出来。 像上面的这些阿弥陀佛的光明,阿弥陀佛的八万四千种相,八万四千种好无量的光明,相光当中化出无量无边的佛,要让我们凡夫去观很难观起来。 但你只要有意念心,恭敬心,虔诚心自心一处。 自然我们内心智慧就启发出来了。 我们见到阿弥陀佛的光明相好有什么利益呢? 就有这么些。 只要我们一心一意地去观想,不但是我们肉眼可以见到,我们内心里的智慧心眼也能见到。 只要能见到阿弥陀佛了,就能见到十方世界。 “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 ”每一寸琉璃宝地都能见到众生世界,诸佛世界,什么相都能显现出来,没有遗漏。 所以见到阿弥陀佛就见到十方一切诸佛。 “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 ”我们能见到十方一切诸佛了,观想的功夫就非常深了。 所以说,我们常和诸佛住在一起,念则再之。 自心不散乱,那叫念佛三昧。 时时刻刻,心心念念都和佛在一起,没有其他的念头,那叫念佛三昧。 “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 ”和十方诸佛相通,一见到阿弥陀佛就等于见到十方一切诸佛。 所以说能把阿弥陀佛的身相光明能观想得出来的话,就是观到了无量无边种相好光明,他的身心是一体的。 我们今天能见到诸佛的身相光明,也能见到佛的心。 佛的心是什么呢。 “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 佛心者,大慈悲是。 ”我们今天要见佛的身也要见佛的心。 什么叫慈悲,慈能予乐,悲能拔苦。 见一切众生我都要以最真实的利益给予众生。 最真实的利益是成佛,智慧圆满,解脱烦恼,解脱生死,这是最大的慈心。 最大的利就是让众生成佛。 阿弥陀佛的大慈悲显现在什么地方? 就是接迎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办佛道,无量无边的身相光明都是大慈悲心所成就的。 我们观佛的身以及观佛的心就是教我们,我们今天如果观佛身你不太容易见到,但众生心和佛心是相通的,如果我们行愿的心能学诸佛的大慈悲心,当下就能变众生心为佛心。 如果你在因地当中能变众生心为佛心,照样我们也能变众生身为佛身。 变众生相能成佛相,变众生黑暗愚痴能成为诸佛无量无边的智慧光明。 所以抓住一个根本就是大慈悲。 把一切世间的利益,出世间的根本利益给予众生。 要让所有众生都能得到真实利益,要解除一切众生苦难。 你要把我们解救众生的心要发到极处。 慈悲喜舍,四无量,这样的慈悲心在内心里有,你走到哪里都没有人来害你的,你内心里都是大慈悲心。 佛不怕别人伤害,菩萨不怕人家伤害他。 我们今天为什么走黑路要怕呢,就是你内心里没有慈悲,你内心里有我,有自私的念头,没有慈悲的念头。 心在慈悲中非常安稳。 如果你时时刻刻都在提防,那你就会恐惧。 如果你没有自私自利的心,内心里都修学大慈悲。 你把慈悲心观修起来了,走到哪里,哪里都非常圆满具备,你的心安住在慈悲层中你所走的路就平平稳稳。 就怕你的慈悲心没有了,那你生活过程就有障碍因缘。 这是我们自心息息相关的。 你要好好观察你生活过程中的际遇和你内心之间的联系,久了你就会觉到你生活中所有的遭遇和你内心的生灭变异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学佛的人在因果当中要觉悟,要觉悟到这种慈悲心对我们生活当中是一种根本性的改变,我们观想佛身最重要的是观想佛心。 我们内心要慈悲喜舍,也能与佛的心安住在一个慈悲法缘当中。 “以无缘慈,摄护众生。 ”无缘慈就是不讲条件的。 我们这一辈子不管是帮谁好像都有条件,诸佛利益众生是不讲条件的。 “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 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 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 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 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 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 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 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观。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 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来观阿弥陀佛的八万四千相好,光明智慧就是要从一个相好当中来开始。 哪一个相好光明呢? 就是眉间白毫相,能观得起来的话,其它八万四千相好都自然能出现,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都能出现。 观佛的真身相的时候呢,主要还是观眉间白毫相。 得见无量诸佛能得到诸佛的现前授记,这是观阿弥陀佛真身相的功德利益,能得无量诸佛显前授记。 在通途过程当中,三大阿僧祈劫要能得到诸佛的授记,要经历很长时间。 今天如果把阿弥陀佛眉间白毫相观好了,从现在到你将来成佛这一段路很清楚明白了。 这是第九观。 发布时间:2024-07-18 09:04:47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6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