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妙莲法师:法海释疑 内容: 妙莲法师:法海释疑(一)正知正见问:老利尚为什么要造大道场? 我们在埔里已有这一个大道场了,还要在世界各地造道场做什么? 答:就好像国家要办学教育人才,当然先要有学校,没学校怎样招生? 我们佛家没道场怎么使人修道? 拿最简单的来说,造机械也要有一个工厂;要造大机械--像飞机,那要特殊的大工厂。 我们造个大道场,就好像建造飞机厂,有飞机才能飞行全世界,你造个船只能在水上行,车子只能在陆地跑,要飞机才能在高空中飞行。 大道场才能做大佛事,小道场、小庙没办法做大佛事;所以佛法决定要有最大的道场,一是为了广度众生,二是为了度得究竟彻底;使人能真正自修而利他。 为什么要自修? 为了利他。 如何利他? 要化度一切众生不受人生之苦,同得解脱。 所以道场要愈多才能度愈多的众生,不同的道场度不同的众生,一个道场不能度无量众生。 你看我们佛陀为什么有八万四千法门? 就因有八万四千种众生;所以八万四千法门要造八万四千道场,这才能普遍度众生。 你只想用一个道场、两个道场来度众生? 心量就这样小吗? 像萤火虫之光、像蚂蚁得到一点食物就满足了。 不可以这样,要知道有无量无边的众生需要化度。 所以大家要发心协助,只有拥护、只有赞叹,千万不能泄气,说一句泄气的话妨碍了道场,罪过好大啊! 问:老和尚教我们要盘腿打坐,可是盘一段时间就抽筋似的酸痛;本来很想静心聆听老和尚的开示,得到宝藏;但腿一痛起来,全身筋骨都无法坐了,心也乱了,师父的话就不知听了几分了。 由此想到,社会上推动的捐赠器官,人在临终时念佛要一心不乱才能生西方,如果又被割又被宰的,那还能去吗? 还能一心不乱吗? 请老和尚开示:这问题不解决,对我们初学的人是很大的障碍! 答:人生是苦,行菩提道更苦;但人生之苦是苦上加苦,没有了脱之期。 行菩萨道、修行虽也是苦,其实修行是不苦的,这只是凡夫改变习气的苦,这苦是应该要吃的,吃了这个苦你才能得安乐。 拿个最浅显的例子来说,抽烟喝酒是后天的习气,所谓后天的习气,是指出娘胎后才染的习气。 吃烟酒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但染上了要想戒,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戒烟戒酒的苦是应该要吃的;吃了苦,戒了烟酒后就不苦了,不抽烟不喝酒多么好! 免了浪费又使身体得到健康! 更好的是不因酒而闹事! 现在坐在这里盘腿疼,这就是改变凡夫的习惯,锻炼嘛! 就像想把身体练成钢,不锻炼怎么能成钢? !木头不雕刻怎么能成佛像? 雕刻时一斧一凿多么苦痛! 世间有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腿子功夫,初从腿膝疼,要慢慢疼到坐骨、疼到腰、疼到头顶,要疼到遍身流汗,一定要经过这个过程,使血脉都打通了就不痛! 这跏跌坐才能够入定。 否则腿疼起来,连老和尚的开示都听不进耳,你还能入定吗? 还能得一心不乱吗? 功夫必然要这样做、要这样练习;才能进步到家。 到家就安乐,再不受漂流之苦了! 为了大家要吃饭,农夫要种稻、要受日晒雨淋,多么苦:怕苦不耕种就没有稻谷,没有稻谷可收,又那里有饭吃呢? 没饭吃还有这个身体吗? 告诉诸位,“诸佛以苦为师”,正当的苦要吃,若是苦上加苦,这种苦就不要了。 前两种苦要分清爽,不可同日而语,听懂了吧,至于捐赠器官这问题,佛法请布施有内财、外财二种,凡是身外之物都是外财,如房屋、动产、不动产。 捐器官是施内财,这是真正的菩萨道,像舍利弗发菩提心时,就有人向他求布施眼睛。 要不要捐器官,这是观念的问题,不是苦不苦的问题。 观念开了,认为施舍后能救人一命! 反正身体已死了,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这样想就能忍受苦、欢喜做,不论怎样苦都能忍受。 观念不开、由心想不通,根本就是舍不得,即使施了还是舍不得,就算不疼也怕疼了。 讲个最明显的例子,受菩萨戒时要燃香,没受戒前,见别人燃香能消业障、增福慧,自已也想燃。 可是燃香时,说不疼是骗人的,那有不疼的? 虽然疼但是很欢喜。 你们看老和尚手上燃的这样多,疼还是能受,还感到很欢喜喔! 你要是真正发了心,不只是燃香,甚至捐赠你的器官都很欢喜的。 大菩提心一发,看到别人眼瞎了,你就能施恩施德布施一眼,使两人都能看到,这不是很好吗? 假如你舍不得,连外财都不舍,更何况是内财? 现在人连拔一根眉毛都舍不得,何况要他的眼睛? 所以说这完全是观念的问题,而不是往生不往生的问题。 并不是每个人一疼了,嗔恨心就一定起;如果一疼就会起嗔恨,那你就不要舍、不要布施好了,若是发菩提心救人,疼能忍受,那就捐器官好了。 这没有一定要你怎样做,你自己欢喜就这样做,不欢喜不想做也可以。 佛法说万行皆能回向西方,你以欢喜心来做,以此功德回向西方! 不但不妨碍往生;还可增加往生的功德呢! !听懂了吧,做不做完全在于个人有没有发心。 问:如果发心捐赠器官,可是受赠者因此活命后就去造罪业,那捐赠器官还有意义吗? 答:不能那么说! 人已病危需要东西来换、需要救济了,你有个好器官来换,这不是很好的一件事吗? 虽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应该还是要依好的理,不能使那种小小的道理。 菩萨是以救济人为第一,虽然对方造罪业,这是个人因果问题,你发心救济人是成就你自己的菩萨道。 否则照你那样讲,不是等于病死是你的事,我还管你做什么? 问:以宗教观点来看,老和尚对于捐骨髓有什么看法? 答:凡是利益人的事,当然都可以做、应该做的。 问:一般人死后八小时内神识尚未离开不宜动他,此时可以捐赠器官吗? 答:他发心捐赠,就没什么时间的问题了。 莲友:我是想补充前面那位莲友腿疼的问题。 我个人第一天比较昏沉,所以感觉不出脚痛,第二天有些痛,第三天更痛了,我很高兴,因为我开始不昏沉了。 这时脚一痛,佛号就大声提起;我佛号一大声提起,整个痛都变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答:对了! 就这样。 莲友:可是第四天脚又痛了,我想越痛越好,诸行无常,我看它要痛多久;我又提起佛号来了,正念一起,这时没有痛的感觉了。 答:看它痛到那里,其实生理血气通过就好了。 莲友:我想诸行无常,不要这么傻,被它骗了! 看著它痛,它就不痛了。 不要别人称赞你;你就高兴,痛你就生气。 答:你是好模范、最好的模范! “求师不如访友”,你们问他就够了。 万法唯心,这也是唯心,你愈怕疼,它就越疼。 这是真实的功夫,用功要在这地方对治。 所以佛法才说:“诸佛以苦为师”、“当思地狱苦,恒发菩提心”,地狱之苦是多么的苦,不要说地狱苦,光是病苦就够你受了,要时常想到这些。 想要不病、不苦,若不修行,如何解除这些苦? 这点要知道! 问:对已死的人要不要助念? 答:助念不但对死者有利益! 对助念者本身也有大利益,那何乐而不为? 你就发心助念好了,发心助念真正是送人上西夭。 问:我有个道友很精进用功,甚至大乘经一天能诵个十几卷,佛号都不离口,别人睡觉他还在拜佛,可目正他的行为总是人人看不顺眼。 那他诵经、念佛的功德到那里去了? 答:我讲个比喻;要知道! 水是绝对可以灭火的,但是杯水不能济车薪啊,一车薪的大火,一杯水是扑灭不了的。 可是你不能说这水没有用,如果有两车的水,那不是当下就灭了火吗? 一车柴火有一车水就能减,因果善恶都是相对法;有明就没有暗,有暗就没有明。 用功修行还是有坏习惯,那是习气使然。 说到习气,不要说凡夫习气不能改,连证了阿罗汉,贪嗔痴三毒业种已断,都还有少许习气,好像毒药罐,毒药已经倒掉了;罐子也洗得干干净净的,可是把罐子盖起来,等个一两天还是有毒药气。 倒掉毒药容易,可是气味就不是那么容易除了。 所以证了罗汉果,虽然没有三毒却还有习气。 像佛陀在世时,有位证了罗汉果的比丘,有次在树上还跳了起来,原来他前世多生是只猿猴。 智慧第一的圣者舍利弗,虽然没有嗔心,还是会发脾气呢,他脾气怎样发的? !舍利弗有一天受了“别请”,他的弟子均提沙弥,找不到师父,就去问世尊,世尊回答他:“你的师父受波斯匿王别请去了。 ”在佛法的戒律规定不能受“别请”,单独到信徒家中受供,这不但不能显出严正的佛法,还带了情感、人情;人家特别请你是带了情感,你单独去受供也是带了一点情感,这要不得的。 在家信徒加果想发心供养一位师父,因为你的力量就那么大,无法供养全部僧众。 请一位是可以的,那就要由常住依次指派,分派那个人就那个人去,不是你指定要请那个师父去吃饭。 否则师父去了就是受别请,不如法的.舍利弗受了波斯匿王的别请回来后,均提沙弥就对他说:“师父,你今天怎么受了别请? ”舍利弗听了:“你怎么说我受了别请? ”“这是世尊讲的,他说你今天受了别请。 ”舍利弗一听,哇! 脾气就发起来了,手指往舌根一挖,哗啦一声,把受别请所吃的食物全都吐出来了,“以后就是国王的爸爸请我吃饭,我都不去了! ”你看脾气还是那样糟! 这就是罗汉还是有习气。 这都是无始以来的习气,要到了辟支佛才能完全断尽。 所以我们不要说某某人修得很好,怎么还有那些坏习惯,那是无始以来的业力不可思议。 能不能除呢? 当然能除,这一切都是时间的问题。 修行还不能解除烦恼习气,这是功行不够、时间没到,也是三世因果的问题。 这些教理明白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疑问! 也不会懈怠而能精进用功了。 另一个角度来说,精进用功还令人看不顺眼,那可能还是以著凡情在用功。 就像毒药罐气味没有尽,那装什么好食物也会变成毒药,还是不能吃。 这个地方注意! 我们修行为什么要断凡情、要有至诚心? 凡情就如毒药罐还有毒气在里头,即使一天诵大乘经几十卷、念多少佛、拜多少拜,还是以著凡情在修。 好像不守规约地在拜,大众上殿时他在打瞌睡,大众睡时他却在拜佛,大众过堂吃饭时他不随众,甚至自己拿碗饭到别的地方、没人的地方偷偷地吃。 就这样的下劣性、凡情! 要知道! 违背佛院的戒律、常住的规则,这样子就是扰乱大众,令他人起心动念。 这种用功,很难得益! 问:佛家每天早殿课诵中! 都有祝福:“国界安宁兵革销,风调雨顺民安乐”,尤其出家人都是那么虔诚地念,但是国界也没有安宁,兵革也没有销,风雨也没有调顺。 究竟祝福是不是空费? 还是众生业障太重、定业不可转? 答:没有空费,也不是定业不可转。 所谓“定业不可转,三昧加持力,无始诸障碍,一切皆消灭。 ”而且念佛功德也能转业;那里是定业不可转? 如果不能转就变成常法了。 万法皆是无常、不定法,法法因缘生、因缘灭嘛! 那有变不了的呢? 说定业不可转也能转,没有不转的,不可转的是“缘”不具足。 当知法法都是相对的,没有不能转,不管什么善恶业都能够转变。 我们不是常说“杯水不能济车薪”吗? 大家都知道恶业力不可思议,造恶、修善其实不是两个人,而是同一个心所造的,所以善恶业的力量是相等的:所谓佛力不可思议,业力也不可思议,当然两者不可思议中的不可思议,还是佛力。 怎么业力就不是不可思议中的不可思议? 一个是苦,一个是乐嘛! 因为恶业力使你受苦报,身心不安然,总想要求解脱,不会再继续造恶;善业果报使你快乐、身心寂静,当然你会继续修善。 讲个譬喻:当我们伸手触了火,一疼自然就缩回来,就像人正在造恶业时,他就是要造恶才高兴,怎能化度他? 到了阐提(极恶无善的众生),就是真佛来化度也没办法。 佛都不能化度了,叫那个来化度? 但众生皆本有佛性,凡有佛性皆当成佛,那造恶业怎么成佛? 佛法不讲定法,当他自己造恶业,到了受极大苦报的时候,苦果就会使他自然转心自度。 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不管怎样的江洋大盗,到了受恶报临死时,也会后悔回心向善,由于回心向善,就会一面忏悔恶业,一面修善积德。 不错! 佛法虽言:“一切唯心造”,但你同时不要忘了佛言:“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染因缘强就会作恶,净因缘强就会修善。 所谓“心本不生因境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行要好伴,住要好邻”,否则心虽好却做不成好事。 佛法还有句话:“功不唐捐,德不虚弃”,我们求“国界安宁兵革销;风调雨顺民安乐”,虽然兵革没有销,风雨也没调顺,但“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在国家混乱的时候,一些善人修善业,虽然没有明显地转灾厄;就算一点也没有转,可是发心修善业的人,福德因缘种下去,他在这恶因缘、恶环境中也能勉励道业增进。 这是修善的善业不可思议。 本来这份善业果报是想和大家同享的,可是众生的恶业力承受不了善业果报,善人只好自已承受。 好像父母有好福报给儿女,儿女不能接受,那是儿女的无福! 不是父母对儿女没有慈悲之心。 道理就是这样平凡,并不玄妙吧! 佛法当然是灵,如果修的人不至诚那也没有用。 至诚才能感应,至诚才能改变厄难。 虽然我们修道的人少,恶业障的人多,我们消不了他们群体的恶业,但一部份的业总是能消的。 好像有一百加仑的滚水,我们只有一加仑的冷水,当然不能把一百加仑的滚水都化凉了,但一加仑的冷水倒在这滚水上,它总会融合一点,滚烫的程度就减少了,功还是没虚弃啊。 所谓“重报轻受”,整体来说好像是没有得到利益! 但在某个部份来说还是减轻的;假如本来是轻报,大家又有至诚心,善业力大,那当然恶业障全消。 好像一车薪的火,你用五、六车的水来减;什么大火也能减掉,如果仅有一杯水,那当然灭不了的.水是灭火的,但一杯水却救不了一大车的火,那你不能说这水就没用了,水灭火决定是有用的。 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持一遍大悲咒都是有用的,这个信心绝对要有。 “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修各的因果,你修善得善报,造恶得恶报,乃至大家在一块共修都是如此。 我们现在国家动乱,人心不安,希望大家要多念佛使人心安定、善心增长,朝里谈国事要商量,不要恶言斗争,要运用良心真正为国家、为人民;做老百姓的也要感恩,不要对国家有太多不合理的要求,却昧于应尽的义务。 试问不存款,如何兑支票? 问: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在我的印象中,一直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都会比较强大? 答:万法是无常的,你不能因为他们一时的强大就说是好,强大什么呢? 强大不一定就是强喔:所谓“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强大,就像枪炮是强大,但那种的强大有什么用? 强大、强壮那等于是甜酒,不能止渴喔! 你强大就欺负弱小国家,那个怨一结下来,一旦弱小国家翻过身来,人家也是用枪炮子弹答你! 我答你一捶,到时自然你要踢我一脚;你现在没办法踢我,心里决定这样想,“好,等到有一天再算帐罢! ”那种强大没有用。 我们要以道德降伏人,要在仁义道德上做得好才是真的强,像我们中国的孔孟之道、中华文化,才是强大。 只是我们太可惜了,把自家的这种文化、宝贝放弃了,这也是中国的倒楣。 我这是讲因果、讲真理喔! 说到这地方,我就有一点愤恨。 实实在在,佛教才是真正的强大,古来凡是真正信仰佛教的国家从来就没有战争。 现在谁不想世界和平呢? 想归想,但你要做、做得如法,不要南辕北辙,只是想想而已。 要想其正达到,告诉你! 唯有学佛、行佛行,以佛心来改变凡夫心;把凡夫心转为佛心,到时不想世界和平,世界也能和平,乃至国家富强、人民安乐。 要想世界和平,不奉行佛教怎么和平? 不信佛教,大家你杀我、我杀你,将来世界只会更加的凄惨,最后同归于尽,这就是所谓的强,你把这个强的意义认错了! 进一步讲,那样的强也是他们的福报,但这福报一用完就倒霉了。 我这么讲,你心里有没有化解? 告诉你! 上天堂不如求生西方,上天堂怎么样? 还要堕落喔,西方无有众苦啊:这你再研究佛学就会知道。 问: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天下,老和尚的看法如何呢? 答: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天下。 究竟是中国人的什么天下呢? 在我想,若能弘扬佛法到世界五大洲,二十一世纪确实是中国人的天下。 佛法化度众生,没有种族、国界之分喔! 先觉觉后觉嘛! 大家和和平平、无争无斗、欢欢喜喜的,希望大家都好、大家都是纯粹努力修善、大家平平等等同成佛道。 所以最和平、最安详的就是佛法,学佛法就无争,无争就太平了。 希望将来二十一世纪乃至二十世纪、一百世纪! 大家都是学做修行,全世界都是佛法的天下。 这是我们信佛的人应该有的大愿--“愿将东土十方界,尽种西方九品莲”,大家发心就是这样发心。 你这样发心修大行,人家才会欢迎,你来了,能使人家安乐自在,世界人才会请你移民去那里。 你不这样发心,外国人不要你到他的国家,怕你害了他的国家、使他国家的人民不安。 道理都是一样的嘛! 人家要想侵略我们,那可以吗? 不可以的。 将心比心嘛! 佛弟子一定要有这些观念。 亲善人家、利益天下,则天下都是我们的家。 这才是佛陀所希望的啊! 我常想,我们中国人确乎是伟大。 怎样伟大? 我第一次出国到马来西亚,从东马到西马、由南马到北马,都没见到马来百亚的人,见到的都是我们中国华侨。 在槟城讲的是台湾闽南语,到了吉隆坡讲的是广东粤语。 乃至到五大洲,各处都有华侨。 凡是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侨,最奇的是,有华侨的地方就有佛法。 但是各地的佛法并不是出家人到了以后才有,而是华侨把佛法带到五大洲,再由他们请法师去主持,接引归依。 中国是礼仪之邦,如果能把孔孟之道弘扬! 再加上佛法,那确乎是好! 我们使人家安乐自在,大家互相尊敬,那多么好,好的我们要弘扬,一弘扬,人家就会接受、会欢迎。 你要是以强凌弱,那个会欢迎你? 外国人也非常赞扬我们中国的孔孟之道,再能研究佛学,他就会接受、皈依了。 佛法是真正的大慈悲,没有彼此之分,一律都是平等、自由。 世界人谁不向住自由、平等? 唯有佛法其正最自由、最平等,因为人人可修成佛喔! 不是永远都是奴隶。 我再诚实地保证:讲平等,唯有佛法是最平等的。 说到平等,这不单是在理体上平等;在事相上,你虽是凡夫,只要你修行到家,就可以坐上佛位啊,说到自由,你能解脱财、色、名、食、睡、嫉妒、障碍,那多自由自在! 佛法讲自由,最极自由;证了罗汉果,六通自在,多么自由! 像我们现在到美国还要坐飞机,可是有神足通的罗汉,举步就到了。 说到这地方,孙中山先生说:“佛学是哲学之母”,我要说:“佛法是科学之父”;就像飞机是科学家造的,它还要假机械才有能,要条件聚集才可造成。 我们只要把人我是非放下,达到“无我”就自在解脱,得到神通了嘛:所以说佛法超越科学之上。 我们念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不乱! 那就无我了。 什么叫做一心不乱? 被人家骂! 你听进去能像赞叹你一样,被人打一捶,就像在你身上拍肩一样。 你没有嗔恚、贪爱这些烦恼,那就是定力。 一心就是有这种不乱的定力,得到这样的本能,那多么自由自在,这种自由平等才其是我们所应求的啊! 你看! 佛法是多么好! 多么高! 多么妙! 值得全世界的人来尊敬! 只可惜我们没有好好弘扬。 问:佛陀既然大慈大悲,为什么不能慈悲令一切众生不要受苦难? 答:要知道,佛菩萨为什么要叫人修行呢? 因为“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就不得”。 佛法讲缘生、请因果,有缘才有生,有因才有果,不讲自然,不说无因。 佛法能不能慈悲? 因缘具足就能,因缘不具足就不能。 佛法真理不乱说、不评是非,不是想怎样就能怎样。 佛法是因果法,就是各人吃饭各人饱;你听佛陀的话、依佛法修持,那什么苦都解脱,你不依那个方法;佛陀对你的苦也无可奈何。 医生帮人医病,可是他的爸爸病了! 他也没办法叫他爸爸不生病、也没办法叫他不要死,这是个人的因果。 明白了这些,你就知道虽然佛陀大慈大悲;还是在因果之内慈悲。 佛陀当然慈悲,舍了常寂光之乐,到这个苦世界来度化我们,这就是佛陀的慈悲。 世间的父母够慈悲了吧! 妈妈帮你煮了饭,你能不能说:“妈妈! 你帮我煮好饭,你还要我吃,真是罗嗦,你帮我吃好了。 ”妈妈吃饭,妈妈肚子饱,你自已饱不了啊! 这是必然的! 这件事必须要明白。 问:回向偈里有一句:“花开见佛悟无生”,我们现在学佛,要先求悟还是先度他? 答:佛法是“般若惟一法,方便有多门”,佛法有种种方便;你先自度也好,先度他也好。 楞严经有说:“自未得度,先度人者! 菩萨发心。 ”但也讲:“自觉已圆,能觉他者! 如来应世。 ”大家要知道,你自身度了,才有力量度人;自身未度,如何度化呢? 那不是好高骛远吗? 所以大乘经上都是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自身未度而度他者,无有是处。 ”那是大乘经所说,不像小乘经只是重自利喔! 经典上这部经这样说,那部经那样说,这是因对不同的众生,所以说话有种种的差别;就好像儿女的性情不同,父母说话也就不同。 其实佛法是很微妙的,你先自修也好,先度他也好。 比方老和尚,我若自修拜佛,那多么好! 现在我这样领导人打佛七、创建道场,实在妨碍了自己修行.但是想一想,我建道场、说法度千万众生,那比一个人修行还要殊胜,因为一个人修只是自己去西方,建大道场就能度千万众生同生西方。 我还发大愿,要度两百万出家人;我要把台湾宝岛变成佛国。 合湾有两千多万人口,度两百万还会多吗? 只是十分之一嘛! 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但是愿总是要发得大,发了愿总有做到的一天,总是有希望的。 不发愿就没有希望了,即使有能力也做不到。 所以大家要好好发愿。 不过为了千稳万当,你还是待“花开见佛悟无生”,那时你自修利他都好,不要像我这样自修利他很苦啊! 问:西方是不是唯心造? 答:当然是唯心造。 佛法讲“万法唯心”,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心造的,我们念佛也是在念心;离心没有一切法;这要认识清楚。 一切唯心,极乐是唯心造,地狱也是唯心造,心有贪嗔痴作杀盗淫,这就造了地狱;阿弥陀佛行四摄六度利益众生,这就造了佛国土。 地藏经说到地狱的大床,一人睡亦满,千万人睡亦满,还有火烧的铜柱使罪人抱。 这都是睡在床上男女拥抱接吻、亲亲爱爱的,将来就感这果报。 你看我们的手是冷的,一磨擦就生热、生火,地狱之火也是如此。 一切都是唯心所造、皆是因果。 明白了吧! 大家还想睡在床上亲亲爱爱的? 有的人心都想出家了,这还舍不得、那也放不下,完全是业障鬼! 知果夫妇俩其是分不开,那你们就组个佛化家庭好了。 (三)居尘学道问:唉! 我非常用心栽培我的儿女,可是儿女偏偏都很坏,不孝顺、不听话。 为什么我会生个不孝顺的孩子? 答:要想儿女孝顺你,自已要先以身作则孝顺父母。 生个不孝顺的孩子,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孝顺父母? 你没有好因,那能得好报? 做了佛弟子要觉悟、要正思惟、要痛改前非! 要忏悔以往对父母的不孝。 闻到佛法觉悟了,自己就先好好奉行孝顺之道。 更要明白! 一家人都是有因缘才来聚会! 并非无故而来,每个人都是来受报的。 所以说:“儿女本是债,讨债还债,无债不来”,儿女进了你家的门只有两件事:不是来讨债就是还债。 不过通常是讨债的多,还债的少。 来还债的当然是孝顺的儿女,若生个讨债鬼,因你前世欠他的多,今生就要多施他一点才能还债。 那是你自招的,恨他做什么? 你欠人钱当然要还债,还了就没事,不必那么苦恼。 前生没有修福修慧,今世想要大富大贵,儿女都是那样虎父生虎子,没有因怎会有果呢? 当然人都会往好的地方想,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当总统、做大官:想是这样想,还要看他们有没有那种福,没有福报强求不得的。 如果你子女有福报、有本事,时间到了,一定会得到应得的富贵。 谁不希望儿女成龙成凤? 可是要看你儿女是不是龙种凤种? 他们的根性加何? 不要在此打妄想了。 照这样说,是不是就不理子女随他们去发展? 也不是! 做父母的当然要尽自己的能力去栽培他们,但如果你已尽力去教导却还是教不好,那你已尽心力了,在事上就不要强求,强求只是徒增烦恼、伤害身心。 身心要安乐才能学佛、才能修道。 要想为儿女求福,那就多为儿女做功德。 如果儿女本身有福,再一培养就马上有感应,如果没福,那就要多多培养、多种善根,来世也能得感应。 问:我的媳妇不好,家要一天到晚吵吵闹闹的,好苦恼! 根本无法修行。 有没有方法可以改变? 答:我们佛教要觉悟,觉悟就能看破、放下、得大自在,不要老是烦家里的这些事。 不错!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佛教徒要把这些事看开一点,随缘消旧业! 不要为这些事大苦恼,否则怎么修行? 当然家里是有太多的烦恼,可是你若是用智慧眼来看,那有真正过不去的事呢? 说起来都是芝麻绿豆般的事,也是自已心眼大小了,才有那些苦恼,你把心量放宽大点,没有事的.俗语说:“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忍一句烟消云散,退一步海阔天空”、“少说一句话”! 好多事就是被那一句、半句话弄得天翻地覆,其实那有什么天大的事情? 但是愚痴的人偏偏自找烦恼,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说来说去还是自己的业障重。 在一个家庭中,大家彼此都要互相赞叹,不要互相指责对方。 尤其学佛的家庭,一定要组成佛化家庭。 家人相处以和合为贵,才不会产生烦恼。 如果学了佛还常生烦恼,那别人看了会讥嫌:“怎么学佛了还有这么多烦恼? ”人家以为一学佛就自在了。 当然学佛是能自在,可是你没得到佛的智慧、没有依佛说的而行,那虽然信佛,也是得不到佛家的自在啊! 既学佛了,不要还跟世间人一样,同家人争争吵吵的,那有什么用? 那不是更苦吗? 家和万事兴,学佛嘛! 佛化的家庭应该是快乐的。 “无量寿经”你不念、“阿弥陀经”你不念,偏偏在家里念苦经,争是争非的,那怎么可能没烦恼? 其实佛化家庭,太太不要同先生争,做丈夫的要特别爱护太太,不要一天到晚骂太太;做儿女的要孝顺父母,做父母的要慈悲儿女,尤其做媳妇的要孝顺公婆,做公婆的也应该慈爱媳妇。 怎么样爱法? 就是把媳妇当亲生女儿一样,你不要认为她是媳妇,是别人的女儿;媳妇也把婆婆当自己妈妈一样,这样家庭就没有苦恼了。 做媳妇的应该感谢公婆,为什么呢? 因为你的丈夫是公公婆婆把他培养好好的送给你,成为你终身的依靠伴侣,这就是难舍能舍! 将儿子舍给你,公婆对你的恩德多么大! 要朝好的方面想。 朝好的方面想就安乐自在,大家都好。 媳妇恭敬婆婆,婆婆当然会慈爱你,千万不要说:“她是我婆婆,不是我妈妈。 ”那你错了! 有这种想法,不但自己苦,家里的人也跟著苦。 做婆婆的,要把媳妇当成比女儿还要好,你的女儿好是好,但已经嫁出去了,别人家的人嘛! 远水救不了近火;现在的媳妇虽是外来的,但她是你家的人,你好好的爱护媳妇,媳妇快乐,你的儿子也就快乐。 你不爱护媳妇,她跟你儿子吵架,那不是害了自己的儿子? 做婆婆的一开口讲话,就是我的媳妇怎样怎样的不好,一天到晚讲这些,是不是颠倒? 媳妇不好,你就赞叹她嘛! “我的媳妇多么、多么好。 ”你在人家面前把媳妇不好的说成好,媳妇自然会想:我的婆婆多么慈悲。 自然会起惭愧心、会改变的、会更加孝顺你。 本来媳妇很好,你要是说她坏,她想;“我婆婆在外面请我的坏话,那我就做个坏样子给她看。 ”凡夫心就是这个样子。 要好好地改变自已,万事先要求自已。 问:跟一些亲友讲佛法,希望度他们信佛,可是怎么讲也听不懂;听懂了也不相信甚至反对。 对这种人有什么办法? 答:这种人业障重,你就为他们称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求佛菩萨加被他们业障消除,使他们开智慧、接受佛法、修学佛法,将来利益一切人。 你这样为他们回向也是行菩萨道。 你以称圣号的功德广施一切众生,这样念一句佛回向一切众生,就具足无量的无漏功德。 另一方面,行菩萨道“布施”更是切要。 为什么? “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嘛! 同人家结好缘,我们说好话他才会听,没缘,虽然你说的是好话,他不见得会听。 当然真正有智慧的人,只要你说的是真理、是好话,不但会听、会服从,也会起恭敬心,次一等的就不是这样子了。 所以我们要多修布施,自已培福德;也可以令他人有福德,这是件最好的事。 我们能以清净法、无漏法回向一切众生,这就是广大的法施功德。 法施易行,只要我们至心随口念一声佛布施给人,就是一种法施。 若无福不富裕;要财施就难了。 然而身若健康有力,为人效劳、为人帮忙,这是身财布施,也叫做内财布施呢! 问:佛家强调行菩萨道要布施,在家弟子布施那一样功德才大、才好呢? 答:这也是多数人想问的。 其实功德大、功德好的当然有,最重要的,布施要适合时候--对方需要的时候你供给,那真是大功德。 对方正需要时,你能供给人家,人家多么感谢! 对方不需要的,你何必多此一举呢? 比方人家渴了你送饭,他吃不下去喔! 饭当然是好,可是渴了要施茶给他啊! 人家饥饿了,施茶水不是时候,是需要施饭。 同样的,我们佛弟子供养三宝也要适时,适时的你有什么就贡献什么;当然你若没有,心虽想也是不可能。 像佛教徒一般都是想:供佛像的功德大,所以都抢著供佛像。 供佛像当然功德大,能得相好圆满、身心安康、见者都欢喜.但如果没个道场,佛像供在那里? 这样讲起来! 供道场也是重要,要有道场再供佛才能礼拜、共修喔! 那修道场的功德也不下于供佛像的功德了。 可是有了这场没人来住持,光有道场有什么用? 人就是这场的灵魂,可见人还是最重要的:有佛还要有法,法要人弘扬、佛要人赞叹。 照这样说,供僧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现在正是佛前佛后的末法时代,这是八难之一,释迦佛已灭度;弥勒佛还未生,我们真好像孤儿一样.佛法怎样来弘扬呢? 佛不自弘,法也不能自已来宣扬,这完全要靠僧。 所谓僧能弘道,僧能担荷如来家业,尤其现在僧宝正是缺少的时候,所以你们要敬重佛法,特别要宝贵僧伽、要供僧、要护僧.我讲到要供僧,这不是讲拿水果、红包、茶饭来供僧而已,当然那也是供僧。 我叫你们供僧是供什么呢? 就是把你们家里的好宝宝送到佛寺来,跟著长老出家,将来成为大法师,担荷如来家业、广度众生,这才真正是供僧呢! 换句话说明白点。 你们家中若有好青年、好丈夫,你能勉励他们出家修行,以此功德回向西方,将来能同生佛国,永在佛陀怀抱,没有爱别离之苦,但受团聚无量寿乐,岂不快哉也! 此时若不修大布施,将来大限一到也是各飞前程,何日方有会聚之时呢? 我常想到愚蠢的人啊! 有多余的钱却不布施,钱能永远在身边吗? 有钱不布施能真快乐吗? 有“人”不布施出家修行,你有福吗? 情感聚在一家,冤枉忙碌一世,最后见阎罗王:就算你能活百岁也是白白等死。 聪明的人啊! 既有福遇到三宝,何不将身供养三宝,自他同得解脱? 这种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问:供养凡夫仅有功德吗? 答:高僧传里有一则典故,有一次唐大宗请问玄奘大师:“供养凡僧也能求福吗? ”玄奘大师说:“是啊! ”又说偈云:“泥龙虽不能致雨,祷雨必祭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求福必供凡僧。 ”意即你不要以为出家人还不一样是个凡夫? 供养凡夫僧有什么功德可求? 其实凡僧虽不是真罗汉! 但他有二百五十条比丘戒、有三衣被搭在身,这就值得人天供养、求大福报。 因为凡夫僧虽未证罗汉果,仍有贪嗔痴三毒,可是虽有三毒;却不敢造杀盗淫。 为什么不敢? 有戒律在,他知道犯戒都是害人的,害了人自已不会得到解脱,所以不敢毁坏众戒。 凡夫僧因有持戒的功德,所以能堪受人天供养,令供养者得福,由此福缘,可入解脱道呢! 就如逢大旱时望天降甘霖,想求龙王下雨! 那还是要焚香拜一拜泥巴做的龙王喔! 有假像方能引起至诚心,这点要明白。 古人的芳踪不会比我们笨吧! 问:一般人的感觉是出家人对世间不尽责,如果大家都出家! 苦恼愚痴的家人怎么办! 就没有人照应他们了。 答:一句话--这都是凡情、凡夫的想法。 你说:我要是出了家,家里还有老、还有小,这不是令他们受苦了吗? 你以为你在家里,他们就没有苦了,是不是? 说不定就因你在家,他们更受你的苦呢! 你不信吗? 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倒驾慈航? 释迦佛为什么还要来此世界八千返? 你还怕没人救他们? 这是杞人忧天。 千佛万佛都会来说法、会来度众生的,老和尚不说法,就没人来说吗? 会说法的人多得很啊! 用不著担心,放心好了! 你要是发心出家,出家的功德会保佑你家人万事平安。 问:发心出家是不是要看因缘? 答:当然要看因缘,佛法讲万法皆是因缘而有嘛! 但是因缘是人造作的,一切唯心造喔! 因缘不是自然的,不是守株待兔就有兔子跑到手中。 你若真心想出家,就当下培福即可。 大丈夫闻道就能够行,今天闻道今天行已经迟了,还要待什么时候? 不能够等待了,等待是靠不住的,要快想办法做到! 问:如果大家都跟老和尚出家,这世界不就没有人了? 答:告诉你! 大家都出家,像老和尚一样;这世界不就变成清净国土了? 我们也用不著求生西方;当下这里就是佛国,大家都修梵行了嘛! 什么叫做梵行? 没有结婚! 修清净之行。 到那时候人都是莲花化生,你还怕这个世界没人吗? 这个世界还不够苦? 牢狱之地嘛! 这就像有人跑到监狱里说法,把监狱的人都度出来;监狱都空了,你还希望监狱的人满满的吗? 这是没有问题的,怎么没有问题还要生出问题? 佛法那有问题? 佛法是圆圆满满的嘛:请到没有结婚,我就顺便告诉错位! 己经结婚的,打了结、昏迷了:没办法改了,惟有大丈夫才能改。 没有结婚的青年,你们不要找麻烦、找结打! 自己一个人多么自在、解脱! 如果结了婚,想打佛七,先生要问太太、太太要问先生,许不许可你来打佛七还是个问题呢! 两个人一打结,很多事情就很麻烦。 从前的女子当然要结婚,靠男人生活嘛! 现在女子都独立生活了,你还要结婚找麻烦做什么? 你们都是好青年,如果精神没寄托、不信佛,那当然结婚是情有可原。 信佛的人,精神有寄托了,为什么不好好回归家呢? 回家,回什么家? 回到佛家来嘛! 再把你的精神力量贡献到人间,这多么伟大! 这才是人生的意义。 人为万物之灵嘛,结婚,就只为一个太太、一个先生,这一辈子就为了一、二个人,人生就这样吗? 太没有意义了! 人从出生到离开母亲怀抱、读小学、中学、大学,辛苦了二十几年,想要事业成就,披星戴月地搞一辈子,最后又搞来一个太太(丈夫)。 结婚对象好还好,不好的又要离婚;自由谈恋爱还要离婚,这怎么转呢? 唉! 自己找烦恼、找苦受。 结婚结婚又怎样? 结婚就是受苦啊! 大家把念头转一转,好好自修度他,多么好! 颠倒凡夫以苦为乐,清净之乐当做苦,颠倒了嘛! 结婚打结了,你不要打死结,要打活结喔,什么叫做死结.什么叫做活结? 知道吗? 活结一拉就开了,死结怎么拉都拉不开。 有莲友答:我个人的想法,这个死结就是说,你先有了男女之间的私情,然后又生了孩子,又结了一个亲情,对丈夫、子女放不下,这个结就更深。 所以我就把它认为是更深一层的死结。 答:对,对! 对! 有道理。 好有智慧喔:但是你的智慧是不是钢刀? 能不能斩死结? 莲友:还请老和尚开示! 答:在人间当然是希望夫妇甜甜蜜蜜的,两个人白头偕老。 最怕的就是同床异梦,一天到晚吵闹,好像冤家一样。 其实夫妇是冤家;这是活结,好容易解;因为彼此感情不好,你要打佛七,他就说。 “好,好,好! 你快点去! ”假如感情太好,他就说:“你怎么能去? 你走了就剩我一个人! ”这就是死结了。 老和尚这样讲有没有错? 老和尚懂不懂得世间法? 有人讲:“童年出家,那懂得世间法? ”其实你们才真的不懂世间法呢! 你把“无量寿经”打开看看,下卷说的完全是世间法。 世间人好可怜啊! 你们要是打活结,就跟老和尚留在灵岩山寺;打了死结,并不是我不要,是你自己不愿意跟老和尚修行喔! 问:老和尚以前斩钉截铁地说过,出家才能了脱生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现在有了家庭,想要出家修行,又有种种的障碍,打了死结又解不开,怎么办呢? 答:办法多得很,怎么没有办法? 大丈夫就有办法,凡夫就没办法。 死结用手当然是解不开,你用剪刀一剪不就开了? 用钢刀一斩就开了,有什么难的? 那个结所包的还不都是污浊邋遢的东西? 根本手一挥就丢开了,还要它干什么? 还要解个什么? 如果你真的解不了也有方法啦! 有什么方法? 你自已认为这样也放不下,那样又放不下,在人间总是还有人情温柔的包袱,与其放不下这个包袱! 那就担起来好了。 你就好好孝敬父母,把儿女教养好,时时赞美出家学佛,到一个时候,把儿女送去出家修行,补充一下你的不足,这是最好的办法啊! 希望你下决心做到。 所谓“一子出家,九族超升”,何止九族超升? 你看释迦佛他一人出家成道,到现在三千年后! 整个五大洲都有了佛法。 乃至要想世界和平,大家信佛才有希望;不信佛战争是愈战愈盛,怎么能和平? 大家没一点忍辱嘛! 要想世界和平是有办法喔! 只要善用方法就好了,世间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事。 如果你用恶法那就麻烦了! 大家斗,最后同归于尽! 问:自己出不了家,怎么办呢? 答:现在大家念佛就是出家最好的办法。 为什么要念佛? 我们平时说:为菩提这求生西方,实实在在是为了出家。 出家有两种:一种出家是剃发染衣,只是出凡俗之家而已,像我老和尚这样。 第二种是最高无上的出家,所谓出生死之家、出九界之家;像我们这样有信、有愿来念佛,信愿行三种具足,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世界,这是究竟“出”三界“家”,花开见佛、成佛道,那就叫做“出”九界“家”,到达佛陀之家,究竟圆满。 大家若有信愿来念佛,生西方必定是万修万人去。 这不是骗人的,是佛陀所说最圆满究竟之法,就看你做得好不好了;做不好当然不能成就,做得好今生就万修万人去。 没有生西方不是法不灵,而是你自已没做好! 就像不会烧饭的人,不依方法就烧不好,不会扫地的人,地就扫不好。 如果依方法扫,怎么会扫不干净? 念佛的道理也是如此,世出世间法都要用心学,要勤快地做,做得欢喜,不要做得好苦恼,甚至做得心不甘情不愿的,像按牛吃水一样。 你一百修行,一面心里还在贪恋尘世,这样、那样的,认为修行苦,你心不入道,心还在世间,这样如何出世间、如何生西方呢? 因果是最分明的。 大家听清楚、听明白了吧! 再告诉诸位,念佛求生西方是真正的出家出三界之家,能免六道轮回,乃至成佛,人人可行。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老少总堪修,男女皆有份”。 剃发染衣之出家只是出世俗之家,还是在三界之内,人生之苦还是要受。 所以在这苦世界要好好修行,一不小心修不好反而会堕落。 希望诸位要往好的做、要往殊胜的做。 念佛人人可念,信佛学佛人人可信可学,但是出家就不是人人可以的。 佛陀所制的戒律中有规定,六根要齐全、五官要端正、身体要健康、头脑要灵敏,还要发道心等,具足这些条件才可以出家。 否则你出家不但不能替佛法争光,还成为佛法败类,那出家入佛门真是出得冤枉! 出家后就与佛、法并称为三宝,是人天之师,要能替佛陀转*轮、替佛陀化度众生。 所以你们要拥护僧宝,因为佛、法二宝一定要僧宝来弘扬。 现在出家人少,信众多,五大洲是这么大、人是这么多,僧伽不多如何能应付呢? 就像我老和尚,其可说是分身乏术,台湾灵岩山寺还有外国,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做。 台湾是根,因为在台湾才有人出家,这是最重要的。 外国发心出家的人大少了,还是要靠国内。 人能弘道,所以要培养人才。 当然,要是个材料才能造就,不是材料又怎么造就得出人才? 你们要想造就儿女出家,首先要把他们教导好,成个材料。 过去有个错误的观念,送小孩出家是因为小孩子不乖、书读不好! 连人都没做好,像这样的人送来出家,那佛法岂不倒霉了? 古老有句话:“好汉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是多么错误的观念! 要“好汉当兵,好铁打钉”! 这样才能打胜仗、打成好钉啊! 你看栋梁若是用烂钉子来钉多危险! 所以出家众替佛转*轮要材料好、根基好的。 不但材料要选好的,还要有好的师父来教导,善友相助,更要有规矩的这场来参学。 我这样请,你们又听得怕起来了,觉得自己不行。 不要怕!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不过听了这句话,女众不要想:“老和尚讲的是男儿,我们女众就没份吗? ”不是那样讲。 古话常说:“女中丈夫”,女众有男儿气、有勇敢,你就是丈夫嘛! 当然不能有女孩子气。 问:我们在这美国庄严寺打佛七,有老和尚和各位悦众师父在带我们。 可是回家后,惰性又来,怎么办? 答:所以老和尚要鼓励人出家,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出家人大少了,老和尚回去合湾,这边就没有人度了,所以你们应该要发心,这就叫做“就地取材”嘛,沈老居士(沈家祖)建这个道场,道场不过是空壳子,没有人住持怎么行? 人才就是道场的灵魂;所以我鼓励人出家。 你们这些好青年,你们不出家,在世间做什么? 就算你修世间善亦难出三界苦,出家就能自利利他、了脱生死;何乐而不为呢? 我一看到你们,就爱上你们了! 想把你们通通带回台湾灵岩山寺,修个十年、八年再回到这边来化度美国人。 我要度两百万出家人,也就是希望由两百万出家人度整个大陆,再从大陆化度五大洲各国。 先化度我们下一代的华侨,下一代的华侨在各国,了解他们的文化,由他们去化度外国人! 将来五大洲都有佛法,那还有战争呢? ,没有战争了嘛,所以要想世界和平,除了大家都信佛,没有第二个条件。 大家要依佛法修持,努力弘扬,跟著老和尚回灵岩山寺,十年以后,你们就可以回来度众生了。 回来就要度脱你的父母、儿女,否则他们将来还不是等死? 你忍心不救度等待死的家人? 问:打七回家后,如何修行? 答:打过七,念佛的方法大家应该都学到了,至于回家如何用功呢? 像来灵岩山寺打佛七,早上两点四十五分起身! 三点十五分做早课,那你回家可不可以也这样做到呢? 要在家里用功,首先你就不能和家人同时起来。 你们多数是家庭主妇要忙家务事,所以不论什么时候起身,总要比家人早起一个钟头。 初上来或者早半个钟头,慢慢练习、磨练,到最后提早一个钟头,能早两个钟头那更好。 这时你起来漱好口、梳好头、衣服整理好就可以开始做早课、看经。 你可以半个小时读经,半个小时拜佛,以后进步到看一小时经,拜一小时佛更好。 拜佛身口意三业精进,是消罪障、增福慧最直捷方便、最稳妥的方法。 最起码每日拜一百零八拜,长久下来,身体决定健康! 罪障消除、福慧增长,乃至了生死、成佛道。 这是最基本的功夫啊! 不做好就没有希望! 早上,初上来就这样做--诵普门品、拜观世音菩萨,以后熟悉了,课程就可依个人的时间增加,比方加诵大悲咒七遍或十四遍、二十一遍,功夫久了自然就会进步。 如果可能的话,再诵一卷无量寿经或金刚经;心经应该也要会背诵。 所以早课是普门品、大悲咒、十小咒! 心经或无量寿经、金刚经,再礼拜、称念观音菩萨名号,这就好了。 你们环境好的人,应该设个佛堂,万一环境不许可,怎么办呢? 平时可以用黄布将佛像经书盖著,做课时把佛像经书请在桌上,再供一杯净水。 如果环境许可,一定要设个佛堂,点个长明灯最好,每日供上水、花、果等。 如果不能每日;初一、十五也应该要供。 供佛之净水、果品再孝敬父母、慈爱儿女。 这并不需花费大多钱,而且供佛的钱是应该花的,自己求福养嘛! 晚课又如何呢? 吃过晚饭,洗好澡,一般人是看电视,为电视所迷,一看就二、三个钟头。 但学佛的人与俗人不同,你不要又做电视迷,看电视就有时间,叫你看经、拜佛反而没时间,那不是颠倒了吗? 把看电视的时间拿来看弥陀经、念阿弥陀佛就够了,初步能这样做就很好了。 晚上弥陀经读熟了,自己的道业要想增进,可以再加上无量寿经,或是普贤行愿品,时间久了,功夫进步,能读净土五经那更好;不但可以坚固信愿行,住生决定有份。 如果家人看电视,吵得你心静不下来,那最好先到房里静坐一下,精神不好就先养息,等他们看过电视、睡觉了,这时候你再起来看经、拜佛一个小时,然后才去睡觉。 那时候睡下去,非常舒服安宁,很易消除疲劳,恢复精神。 你们回去就照这样修行,不是打个七回去一切都放掉了,那叫“一日曝之,十日寒之”,那样虽精进也得不到大效果,因为“镬汤停火也成冰”。 不怕你不精进,只要能保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间断地用功,这就是“小水常流能穿石”。 所以用功贵在恒常,不是心血来潮打个七就好了。 而是注重平时用功,有打七时到寺院来大众共修再精进、再学习、再充电。 回家功夫要保温,就像饭烧好了要保温,不要使它冷了就随时都可以吃。 所以回去不能懈怠,要好好精进用功。 只要你照这样做到,决定往生有份,你能听老和尚的话! 照这样做到还不能生西方,老和尚会来找你,把你带去。 但你要照这样做喔! 你不照这样做,老和尚是不会来找你的。 老和尚讲话算数喔! 这是我的大愿。 问:我们在家看什么经好? 如何看? 答:当然看什么经都可以。 但如果你问我,那最好是看“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是专讲净土念佛法门之经,与阿弥陀经是同一体系,弥陀经是无量寿经的纲要、缩影。 读无量寿经,弥陀经的意义就可完全明白;没有读无量寿经,弥陀经中很多内容你也不容易明白。 无量寿经有两卷,上卷讲阿弥陀佛如何发心、如何成就国土,又为何要成就国土。 下卷讲人间法,讲到父子母女、兄弟姊妹,大家同在这个世界,所做所为是什么。 看完此经你就会开智慧,开了智慧你就可以断恶修善,乃至感到佛果。 初上来一卷可分两三次看,看熟了,早上看一卷甚至两卷都可以,充其量也不过一小时。 看经怎样看呢? 以至诚心把字看得清清楚楚,先不要分别文字的意义。 读经就是在修行,在读经时不要用凡情,不必思惟经文的意义;用个不思议的心,蓦直念去就好。 这样看经就能消业障、增福慧。 想了解经文的意义,那是在另一个时候,文不懂处看看注解,注解看不懂,再亲近善知识、问问懂的人。 问:诵经要用不思议心,不要去分别字义。 如果诵弥陀经、读佛偈时,幻想极乐世界的景象,这幻想跟观想怎么分别? 答:没有那件事情,你想成有那件事,叫做幻想;确实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你其其实实地想,这样想叫做观想。 要正确观想,读十六观经你就明白了,是观想不是幻想。 如果你掺杂一点凡情来想;那就是幻想虚幻妄想嘛! 那不就等于在乱想? 所以诵经要以不思议心,当然随文入观也可以的。 随文入观就是直接观,只想经文的语意,不再想其他意义。 想要至心观想,不但十六观经的文要读得清楚,文义也要明白,不要观错了! 观错了等于走错了路,会著魔喔! 经上就说,依经文中所说来观才是正观! 除此而观都是邪观。 最好你还是听老和尚话,持名念佛稳稳妥妥的,现在不要弄巧成拙,将来把十六观经读熟,经义通达,则依经作观可也。 问:问题是看的只是经上的境界,自己没有证到那个境界。 答:那是当然的啦! 我们不可能完全了知,但你能够懂得经文一句、二句,照著实行,那就受用了。 看了经,能令你具足信心念阿弥陀佛,至心信乐欢喜来念,这样就对了! 这就合乎佛陀的愿力了! 问:我有很多朋友都很想学佛,对于初入佛门的人,老利尚您有什么提醒和指点? 答:人有上、中、下三根,大多数的人是上根、中根,下根的人根性下劣一点;那我们能把上根、中根度了,下根的也就会好了。 下根人不大容易度,上根人他自己就会度,普通都是度中根人。 中根人都是随著因缘而转,只要跟他讲佛法就会接受,所以亲近良师、益友、好道场很重要。 佛法,什么是佛法? 就是心法。 大家都有心,“心即佛”喔! 其实人人都是佛--未来佛。 我们有的是“万能的心”,决定可以修成“万德庄严”的大慈大悲佛,所以修佛道决定能成佛。 你看佛法多么好,多么高! 多么妙,这是人人可行的,是自家本份的事情,但人却把这事忘却了忘记了自已。 只要一提醒,大家都会修的。 问:我们在家修行常常没办法“理事无碍”。 道理上知道,可是在事相上往往没办法无碍,这一点怎么突破? 答:修行完全是在事相上,不是在理体上,这点要知道。 理上我们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就好,事修上你没有做好就不行。 修行要理事无碍,理上是那么讲,但毕竟我们领略不到。 就像你没来过灵岩山寺,听人家讲灵岩山寺是如何的情形;你现在来了,看到灵岩山寺,与你先前听到、想像的毕竟是不同。 所以还是要在事修上做好。 问:我现在有排一些定课,比如每天要念多少佛;但定课外还要做很多的世间事,难免起心动念、退道心,怎么办? 答:我们是佛教徒嘛! 做世间事,你只要有殊胜的智慧,正智慧坚固了,一切法皆是佛法喔! 金刚经上不是说吗? “一切法皆是佛法”,只要是利益人的事、善事、好事,都是佛法、都可以做。 或许你会问“一切法皆是佛法,那贪嗔痴也是佛法吗? ”当然也是! 不过我们要举其善的来做。 你真正达到了大开圆解,那贪嗔痴性就是佛性、三解脱性,那时候就可以谈理体了。 可是我们离那个境界太远了,现在我们只要至诚把事相做好就好了。 问:这是不是无相修行? 也就是金刚经说的:无一切相,修一切善法吗? 答:对! 我们人最苦的就是有相--我相、人相、众生相,那就好苦了! 把这人相、我相、我执、法执破了,就能处处自在安乐了;你能无一切相就好快乐喔! 问:可是我执难破啊: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来破呢? 答:难被是难破,但一定要破,你破了就快乐。 现在有些执著是免不了的,只要能不太执著就好了。 是非烦恼不要执著,执著就是苦。 有因缘的话,凡是善法、舆人有利益的事,我们能协助的,都要尽力去做! 同人结缘嘛! 问:我有排定课念佛,可是像发菩提心就比较困难了。 答:也没什么难的。 什么叫做菩提心呢? 凡是利益人的事、好事,你都想去做,这就是有菩提心了嘛! 还要有菩提行喔! 光有心没有行,不行的。 就像你知道布施好,当然没钱布施是没办法;如果有钱就要布施;布施并不是要你布施几千、布施几万的;随分随力做就好了。 问:很想多亲近善知识,可是自己俗务繁忙,不容易找到时间;善知识也忙得很,该如何设方便请法? 答:我时常感慨:这个时代要想亲近真正的善知识;实在难呀:难如登天。 因为现在出家人少,善知识都忙得很;你去请法,他那有时间坐下来同你谈? 有心人亲近善知识,至多也只是叩头顶礼罢了,而且要知道,想真正修行,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并不是一、两次请法就能获法益、开智慧,那里那么容易? 除非你是上根性,一闻即悟,悟即能行;若是次等根性者,那就可怜哪! 要想真正修行、真参实学,一定要跟着师父,不能离开善知识。 好比婴孩不能离开父母,小鸟学飞不能离开树枝。 善知识不仅在教理上来指导,他的生活举止,行、住、坐、卧,一切都是在为众生说法。 初学的人若懈怠,离开善知识又无道场,纵使修行,亦恐是盲修瞎炼而已。 问:那居家学佛的人,怎么有时间长期亲近善知识、入道场呢? 答:现在人人都受过教育;在家可以多看看古德、大善知识的嘉言语录,那就是真正的善知识。 像“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应该时常看。 “文钞”看一遍即可,但“菁华录”就要一遍一遍仔细精读,不是看过一遍就算了。 就像早上吃过饭,是不是中午就不用吃了? 不可以的。 要反覆多看,看实际行持之处,要多用力。 看印光大师菁华录,初看时难免会不明白,常看自然就明白。 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义自知”,智慧一开,有了正智慧,听人讲话就能分辨是非,一些邪知邪见就骗不了你,而且还能明辨真假善知识。 否则,真正的善知识,或许口不会说,看起来苦苦恼恼、平平凡凡的,你却看不起他;嘴巴很会说而没有道的假善知识,你倒以为他了不起。 那真是糟糕! 为了生死这根本大事,亲近善知识是轻忽不得的。 大家照这样做,就不会走错路了。 “了凡四训”也应当看。 家中如果有小孩,那“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这些好书! 都应当教导他们背诵。 现代的人早将孔孟儒学置之不理,不重视伦理道德,一个人没有五伦八德,等于人没有灵魂,那里还能算个人? 不具人的根本又如何学佛啊! 问:这些我都看过了,也都明白了! 答:古来高僧大德读诵受持一部经,都要花个十年、二十年的功夫。 只有少数没有深厚善根又高傲自大的人,看过经典,就认为已经明白了、懂了! 以为谈的就是那一套,按著自己的意思解义。 经典那里是看一次就能懂了? 其实说懂的人是没有懂,真懂的人会谦虚地说自己还不明白。 修行也是加此,越修行越有惭愧心,越是觉得自已没修行;只有没修行的人,才觉得自己修得很好。 就好像有道德学问的人决不会自高自大! 反而非常谦卑。 “低头是稻穗,昂首系莠稗”,愈成熟的稻穗头愈是低,只有坏的稗麦、杂草头才抬得高高的。 修行要生大惭愧心,要用至诚心,不是光口说而不实行,一定要在行、住、坐、卧中表现出来。 你真明白了吗? 那真恭喜你,明白就要实行呀,要想真实得到佛法的利益,不但要求解,同时还要行,解行并重。 单单求解而不在行门上下功夫,如何能有真智慧? !没有亲身体验,所得到的只不过是书本上的知识而已,与你切身利益是无济的啊! 问:要如何行呢? 请老和尚开示! 答:在行的时候,不要好高骛远,要按部就班;这才是求学的原则精神。 像念佛,你就老老实实地“持名念佛”,不要还想修其他的观像、观想、实相念佛。 什么是实相呢? 无形无相,摸也摸不著边,你没有般若智慧是修不到的! 修行没有达到二、六时中清凉自在,凡事看破、放下,见一切知“水中月、梦中景”这样的境界,又那有根机去修观想、观像? 现在既是生死罪障的凡夫,就老老实实地持名念佛、至心拜佛、受持五戒、常生惭愧心。 一方面学佛修行,日常工作还是要照常做,并不是弃之不顾了,是要利用工作之余来修行。 工作之余,即使想消遣,也要从事正当的消遣,像运动、户外踏青这些有益身心的活动,不要做些打麻将、玩牌等不好的事。 要把握时间! 把说闲话、打妄想的时间省下来念佛修行就够了! 成佛有余了! 若不从这些时间力行改变、努力用功,是谁人阻误了你修行呀! 问:除了印光大师文钞外,还有什么净土法门的书可研究? 答:净土法门的典籍是千经万论都有,至于求其简而精、高而远的! 有藕益大师所辑的“净土十要”。 不过,这并不是一般在家居士时间上可以研究的,要有时间在这方面专心修学的人才可以。 其实,只要老老实实、愚而安愚,照著印光大师文钞中的开示实地去行,决定往生有分,“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如果有福报出家,专心来研究净土法门,那当然是最好了。 (四)法意释要问:佛法常说“富贵学道难”,为什么呢? 答:我们常说“财、色、名、食、睡”,这五欲是地狱五条根,一有了富就是有“财”,贵就是有“名”,那么五欲已经占了二个了。 如果有财有名能做好事,那当然是愈多愈好。 但是众生的通病都是“善财难舍”,即使是佛教徒,要叫他供养三宝也不容易啊! 一般人更是一点小小的善事就要有名才做,无名就不干。 可是要拿钱造恶业的时候,随便挥霍就能舍得,所以说有了富贵要学道就难了。 然而反过来说造恶又易了,人间的富贵最容易使人昏迷造恶业,要知道,造恶业的人大多是富贵者,贫穷的人反而不会造那么多恶业。 就好像愚笨的人还好,聪明则反被聪明误一样。 当然聪明的人学好,又比愚笨的人高上百千倍了,有智慧的人又比聪明的人高千万倍以上啊! 所以佛法最强调要有正智慧,有了正智慧才有正见,有正见才能修正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问:佛法说“财法二施等无差别”,财施是有漏法,法施是无漏法,怎么说平等没差别呢? 答:虽然是有漏之财,但因为用在无漏功德上,所以财施也就是法施,二者平等。 举个例子,拿灵岩山寺来说,这里本来是一座荒山,长满了草,由于大家发心布施财,将个人的有漏之财! 用来建道场,团结就是力量,共建了这座道场,没有钱怎有这个道场? 没道场大家怎能修行、闻法? 这场是令人修清净之法、解脱生死之法的地方! 这就成就了无漏功德。 虽然是有漏之财、是财施,你用在无漏功德上;这种财施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也就等同法施的功德。 所以金刚经诺:“一切法皆是佛法”用于善,功德无量:用于恶,那也是罪业无边。 大家要开智慧! 钱要用于利益千万人、自利利他,不要用来自害害他。 我们拿钱供养三宝求生西方、求无漏功德、不生不灭,这是求无为法,假如你的财施、拜佛、念佛这一切功德,只是求家里平安、丈夫升官发财、儿女读书聪明…,这是求凡夫有为法。 其实只要你有功德! 这些事情都能不求而自得嘛! 好像种树收到果,自然有枝叶,农夫收了稻米,自然有稻草啊! 舍了稻米,单求稻草,这样有没有智慧? 又像有的人,有了钱会在钱上再滚钱赚利息;没智慧的人,拿了钱也不知道怎样用,甚至拿钱造罪业,多么冤枉! 这样说来还是要智慧,有智慧才能修福德,从智慧中来修福德,福慧二轮并进才好。 单有福或单有慧,等于车子只有一轮,怎么能行? 一大一小都有妨碍的,所以智慧与福德都要平等均匀。 我们了解了财施用在供养三宝等于法施之功德,那大家辛苦赚来的钱;要积聚力量好好创建道场,有了道场就可接引无量众生。 布施要会布施喔! 不要布施了财,却得不到与法施平等无差别的大利益。 问:“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什么有这种因果存在? 答:因果,比如两手一击就会发出音声,这是自然而有的。 我们的手有没有声音? 没有,你把手拿来化验分析也没有,一击就自然有声,大击有大声,小击有小声,不学就没有音声,因果自然就是这样。 你修好因决定感好果,快乐的好果是自然而有的,你做恶遭恶报受苦,那也是自然的。 你不做就没有,你一做就有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然未报,时间没到。 ”善人还没享到长寿、富贵的善报,那是时间未到;时间一到,决定有报。 皇天不负苦心人,诸佛菩萨绝对是大慈悲,只要你做善事,功德永远远都存在的.做了恶事,不管跑到天上、人间,高山、大海里,终究无处可逃,到时自然要受恶报。 受苦报时你不可怨天尤人啊,我们有与佛同一体的佛性,只要能修四摄、六度种种佛法的超人之道,将来你因圆果满就成佛。 你守五常:仁、义、礼、智、信,你就暂住于人的本位,若违反这些,那就失去人的本位,就变成了衣冠禽兽,你能行十善就会升天。 一切事物都概括在因果之内,都是修因而感果的。 佛法是讲因果不讲自然,“自然”并不合乎佛法的道理.佛法讲什么事皆是因缘所生法,那有自然生? 那“因”又从那里生呢? 从本体、无性而生。 佛法讲无性,是指一切事物之本身无性(无有自性),因为一切法缘起皆是幻化;现前虽有而不真实,但不是说假相也没有,无性之性才是真正的本体。 好像海水起波浪,水本是平静的,本没有波浪。 那为什么又有波浪呢? 因为有风,风吹海水打起浪来,若没有风的缘就没有浪了。 虽有浪,浪是假有,当知浪的本身是水;凡夫也是假有,若破除无明风,就回归无性之实相。 此实相是无形、不可见,又是无相、不可摸;这不可见、不可接的实相是没有吗? 非也。 就像太空虽是广大无边,而生盲看不见,有手亦抓不到,你能否认有太虚空吗? 那么我佛所说“万法无性”,这是指万物的本身是多种元素所集合,有假合相,假合相一分离就什么亦没有了! 这就所谓“诸法皆空”,连地球将来亦坏,那就什么都没有了,就归于太虚空:但是太虚空仍然是永久的存在啊! 问:华严经是净土法门的经典吗? 可不可以念? 念弥陀经和华严经有没有冲突? 答:净土法门肇始于华严经,当然可以念。 其实所有大乘经都可以念,你要想上品上生就须读诵大乘。 念弥陀经和华严经没有冲突,弥陀经是小华严,华严经是大弥陀经。 你看华严会上的长子文殊、普贤,普贤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样往生就是上品上生。 我们念佛达到理一心就生上品,事一心就生中品,还有散乱没达到一心,那就生下品、生到凡圣同居土。 问: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可是众生界不可尽,那地藏菩萨不就永远不能成佛了吗? 答:佛法讲不能成佛者为阐提,阐提也有分别,有一种是造五逆十恶又谤法的众生,可说是破戒作恶之魔,做善事绝没他的份,这种人暂时没有成佛的机会,这叫无善根阐提。 另一种为大悲阐提,像地藏王菩萨,发大慈悲心,众生不度尽,菩提道就不成,这是由大悲心所生,故叫大悲阐提。 约成佛的功行来说,所谓度尽众生才成佛,非是指法界众生皆度尽,而是将他应度的众生度尽就可成佛。 地藏王菩萨虽发大愿,但只要度好其所应度的众生,他的福慧圆满、相好具足了就能成佛。 佛法讲缘起法嘛,因统具足、时间到了,不想成佛也会成佛,成佛后还是永远度生啊! 就像要到灵岩山寺,由台北来,搭车要四、五个钟头,时间到绝对到灵岩山寺。 所以听佛法,不要在文字上钻牛角尖,要了解其义理! 问:佛陀说“无我”,既然无我,那我们修行做什么? 降生时又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怎么说无我又说我? 是否矛盾? 答:一点都不矛盾。 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有它的道理;说“无我”也是有它的道理。 你未明白,看了经典就产生好多矛盾。 经典还有矛盾吗? 如果矛盾还能在中国流传三千多年吗? 佛法在现在二十世纪是真理,再过二百个世纪还是真理,真理就是真理,永远都是如此。 一般人都有一种错误的想法,以为佛陀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句话是在自夸,其实完全是将意义想错了。 人不是最尊贵的吗? 人为万物之灵嘛,这个“我”,换句话说就是人性,人性在佛法来讲就是佛性。 能够保持人性也不容易喔! 要守五伦八德、要能与天地并称为三才,你才堪称有人性。 假如违反了;做起事情尽是祸国害民;那就叫兽性。 一个人被人骂:“那个人做的事情连禽兽都不如! ”那这个人做得太冤枉了,怎么对得起父母? 又怎么对得起自己? 我们本来与天地并称为三才的人性,如果学佛就转为佛性了。 佛性、人性、兽性都是同一个性。 佛陀讲“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世俗人不了解这个“我”,以为是小我的我;其实佛陀讲“我”,这个我是指真理真谛,这是最尊贵的,每一个人都有。 并不是释迦佛说他自已是第一,要大家都喊他老大,不是这样! 而是每一个人的我都是第一、都是最尊贵的。 佛陀请每一个人都能成佛“凡有心者皆当作佛”嘛! 谁不尊贵呢? 我们人不要忘了你有一个“大我”;那你就要好好尽大忠、尽大孝,为国家的灵魂! 其理本来是无名,因含藏一切义而随因缘立个假名,实实在在,我们说“真理”也是多余的.它本是无形无相,这无形无相在佛法来讲就是空的其谛;其谛是心所不能思虑的,既然连心都不能想像;口又怎么能说? 所以心想口说都是想不到、说不到的。 既然无我,那我们修行干什么? 世间有所谓的小我、大我,就是叫你不要执著那个小我,要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不要有凡夫情见之我,要成就大我、成就大事情。 君子要量大福大,不要在小事上计较,计较小事所得到的也不过是小福报;其实连小福都得不到,因为一个人老是计较人非我是,就只有烦恼,那里还能得到安乐呢? 无我,因为你没有执著,大家才能共同把这一件事情做好;一有我执,你有你的意见、他有他的意见、各人都有各人的意见,试问! 这件事怎么能做好? 你个人的事当然没关系,但团体的事就不能有个人不合理的意见。 以过去的经验来说,好多的佛教徒想为三宝做事,因为个人没办法做,总要团结起来才有力量、才能做得圆满。 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做起事来都有各人的看法、观念。 刚开始大家发心做事还好,一到有了意见,糟糕了! 好的也会败坏,不好的更不能成就。 所以金刚经不是说:要以无我相、无人相修一切善法吗? 那我们要怎样才能明了这个真谛、大我呢? 要入般若之门。 离开了凡见,一切万法都随缘,好像玻璃一尘不染,就大放光明了啊! 一个人不管走到那里,只要有一点执著! 心就不中、就有所偏,所以不能带著一丝毫的执著,就好像我们的眼睛,眼睛虽好,但不能容下一粒细沙.我们要成就像涅? ?经所说的八大自在之我,那就对了! 问:诵持楞严咒、大悲咒是不是只能在某一时候持,某一时候不能持? 答:佛教里没有这些传说,其他外道是有这些闲话。 有佛就有魔嘛! 这是难免的。 佛教对诵经持咒的课程是有规定,但不是规定某一个时候就不能诵、不能念。 假加你专持大悲咒或楞严咒,静动时中都可持的。 还有一个最大的笑话:说在家居士不能诵金刚经,因为金刚经所讲的是空,一念诵就会把家里的人都念死了、念空了。 真是天大的笑话! 怎么会有人这样说呢? 那只是一般假聪明的人,凭自己的想像乱说而已。 所以听话不要什么都听,要想一想合不合乎道理再听。 问:是不是受了戒才可穿海青? 答:这又是误会,大家有这误会,难怪没有穿海青。 搭缦衣礼忏衣,最起码是要受五戒,受了戒就要穿海青搭衣。 但是这件海青是什么人都可穿的,善男信女进念佛堂为求庄严一致都可以穿,佛教徒当然也是。 不过初发心、没信佛的人叫他穿海青,就采手笨脚地穿不惯。 你们来此打佛七,都是虔诚的佛教徙,海青随时都要穿。 尤其到这里来修行用功,怎么不应该穿呢? 所以平时就要预备一件,不要临时想穿却没有。 有的地方还严格规定,不穿海青不准进念佛堂,所以备有若干件借给临时来的人.不过人少借他们是可以,人多时那有办法借? 像我们灵岩山寺也有准备一些,但有时法会有几百人,而且有些人心想,反正有得借,自己就不准备了。 打完七大家一走,海青上的汗水污垢,污浊邋遢的,你看要多少人来帮忙清洗? 因此好多事情开广大的善门是好,但人力、时间上有时是无法做圆满的。 所以应该备有卖的;不过这是方便,不是为赚钱而卖。 问:受了八关斋戒,带来的香皂能不能用? 答:戒文是“不著香花? N及香油涂身”,凡是香的东西都不能用。 不过你既然带来了,如果又没有其他去污品可以用,那你用时就不要贪著它的香味,当然能够不要用就尽量不用。 其实用香皂洗澡! 把身上的那层保护油质洗掉,很容易得皮肤病;有皮肤病的人,最好不要使用香皂,用清水洗就好。 这也是一种常识,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皮肤病都是这样的治疗方式。 问:受了八关斋戒,香花不能用,为何又用香花供佛呢? 答: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事。 怎么有这样的问题呢? 请你自己思考一下,若不明白再来问可也。 问:八关斋戒的过午不食是指几点后不能吃? 答:所谓“过午不食”,午时通常是指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照严格来说,是不要超过正午--十二点,过了正午十二点零一秒就不能吃了。 不过有时因环境的关系,不能在正午之前用餐,那至少也要在下午一点以前用完,否则午时全都过了。 想持清净戒最好是发心在正午以前用完,超过时间就不再用。 发心持午! 持得清清净净的最好。 问:请问老和尚! 什么是“洒净”? 目的何在? 答:洒净是佛教的一种仪式,主要目的是把一个地方遍洒清净,并让此地所有的冤魂众生都变成来护持佛法。 佛法能普利一切--上至天堂,下至地狱,我们念的大悲咒、洒的大悲水,就是在度脱冤魂,使他们得到安身立命之处,这地方就变成清净的佛法道场了。 道场清净才能修道,否则不清净怎么修道? 一个清净的佛法道场,使社会上的人到这地方来.都能身心清净无有烦恼。 问:打地钟念阿弥陀佛,有时会听到念陀佛阿弥,不知怎么办? 答:人家念阿弥陀佛,你听成陀佛阿弥,那是自己听错了嘛,不过在此顺便跟大家提一下,本来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两千多年来;印度及中国古祖都是念阿(喔)弥陀佛,而且念喔弥陀佛往生西方的人无限量,并不是念阿弥陀佛才可以生西方,念喔弥陀佛就不可以。 不过现在都杂了,很多人念阿弥陀佛,因为听说念阿是依梵文发音。 其实我们也不要那么执著,三千年前的佛经是梵语,现代人念的梵音还同三千年前念的梵音一样吗? 你说念阿弥陀佛依据梵音,靠不住吧! 而且单一个梵音;光在亚洲各国的拼音就有些出入,更何况非洲、美洲、欧洲,又有不同的拼音? 连我们中国话,古音到现在都有不同了;你看我们中国的诗经本来都是有韵的,现在读起来根本就没有韵,一代代的读音都转变了,到现在它的字音已经变了。 不过念佛时如果众人都念阿或念喔时,你也不必执著,随众人同念为宜,免得音不和顺。 再说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 你只要其信切愿求生西方,至诚恳切称念弥陀,皈依弥陀,弥陀慈父悉知悉见啊,难道还会计较你念得标不标准? 不会的。 即使你念得不标准,照样会来接引你。 所以大家不要在这读音上太讲究、太费心思。 发布时间:2024-07-25 09:19:27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