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布施的真实义,如果他是假乞丐,骗钱? 内容: 布施的真实义,如果他是假乞丐,骗钱? 注:布施的真实义更多的是净化自身的心灵,而不是对境,无上的就是叁轮体空。 优婆塞戒经卷第五杂品之余或有人说。 受者作恶罪及施主。 是义不然。 何以故。 施主施时为破彼苦。 非为作罪。 是故施主应得善果。 受者作恶罪自钟之。 不及施主。 施主若以净妙物施。 后得好色人所乐见。 善名流布所求如意生上种姓。 是不名恶。 云何说言施主得罪。 施主施已欢喜不悔亲近善人。 财富自在生上族家。 得人天乐至无上乐。 能离一切烦恼结缚。 施主乃得如是妙果。 云何说言得恶果报。 施主若能自手施已。 生上姓家遇善知识。 多财饶宝眷属成就能用能施。 一切众生喜乐见之。 见已恭敬尊重讚叹。 施主受报得如是事。 云何说言得恶果报。 施主若已净物施已。 以是因缘多饶财宝生上种姓。 眷属无量身无病苦心无忧怖。 所有财物王贼水火所不能侵。 设失财物不生愁恼。 无量世中身心安乐。 云何说言受恶果报。 若未施时生于信心施时欢喜。 施已安乐。 求时守时用时不苦。 若以衣施得上妙色。 若以食施得无上力。 若以灯施得净妙眼。 若以乘施身受安乐。 若以舍施所须无乏。 施主乃得如是善报。 云何说言得恶果也。 多闻佛经,去除邪见! 我们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疑惑,并来信询问:我们看一个人需要钱财也好,物品也好,我们布施给了他,但是他却做了恶事,我们是否也有罪过呢? 释迦牟尼佛在《优婆塞戒经》中讲:或有人说。 受者作恶罪及施主。 是义不然。 何以故。 施主施时为破彼苦。 非为作罪。 是故施主应得善果。 受者作恶罪自钟之。 不及施主。 施主若以净妙物施。 后得好色人所乐见。 善名流布所求如意生上种姓。 是不名恶。 云何说言施主得罪。 施主施已欢喜不悔亲近善人。 财富自在生上族家。 得人天乐至无上乐。 能离一切烦恼结缚。 施主乃得如是妙果。 云何说言得恶果报。 施主若能自手施已。 生上姓家遇善知识。 多财饶宝眷属成就能用能施。 一切众生喜乐见之。 见已恭敬尊重赞叹。 施主受报得如是事。 云何说言得恶果报。 施主若已净物施已。 以是因缘多饶财宝生上种姓。 眷属无量身无病苦心无忧怖。 所有财物王贼水火所不能侵。 设失财物不生愁恼。 无量世中身心安乐。 云何说言受恶果报。 若未施时生于信心施时欢喜。 施已安乐。 求时守时用时不苦。 若以衣施得上妙色。 若以食施得无上力。 若以灯施得净妙眼。 若以乘施身受安乐。 若以舍施所须无乏。 施主乃得如是善报。 云何说言得恶果也。 有人说接受布施的人作恶,施主会获罪。 这个道理不对。 为什么? 施主在施物的时候是为了帮他脱离痛苦。 不是作罪。 所以,施主应该得到善果。 接受的人作恶自己承受恶果。 不会累及施主。 接着世尊又详细说明了一些布施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 所施之物要洁净妙好让人欢喜,不能后悔,布施的过程应当欢喜,不能心有不甘,亲自恭敬施与等等。 这样所得善报殊胜,怎么能说会得到恶果呢? 看到这段经文,希望大家在布施时不要犹豫,不会因为接受布施的人做了错事而牵连到你。 除非你的“布施”是枪炮毒药,或者是居心不良、目的不纯。 个人建议:建议大家布施的时候,同时念一声“阿弥陀佛”! (这是无上法施! ) 发布时间:2024-08-01 08:46:31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6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