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常听佛友讲“不要执着”, 今天深刻解读一下 内容: 常听佛友讲“不要执着”, 今天深刻解读一下在经文中常见“不执著”这个词,在不同经文、不同情况下“不执著”的意思也不一样。 比如说“持戒”,有人就提示“不要执着”。 讲杀生也“不要执着”。 “现实中的人们,都在寻求更好的生活质量,获得更多的资源,得到更多的事业机遇,赚更多的钱”,有同修说“不要执着”。 搞的佛友有一些糊涂和怀疑。 今天从各个角度解释“不要执着”。 在“杀生”中的不执著;杀生是五戒之一。 一杯水中就有很多菌虫,烧开水饮用就等于杀生了! 空气中含有菌虫,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杀死无数生命;有这样想法,不要说修成正果,自己命都保不住。 这就是“执着”。 凡事没有绝对,都是相对产生。 如果正在持戒修行,眼睛能看见的生命都不能杀,这是必须的。 密宗图片在“持戒”中的不执著;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和尚过河,遇到一个女施主,其中大和尚背女施主过了河,另一个责备他“这个可能都看过,关于”放下“的事,这里不细说,拿这个故事引用一下。 小和尚觉得不该背女人过河,因为男女授受不亲,那是犯了戒的。 小和尚就执着在持戒上,是事相,在表面。 大和尚背女施主过河,事情做过了在心里不留一丝贪恋的痕迹,就是说没有贪恋女色,没觉得有多少福德可得,这就是智慧。 持戒是修心,心无贪恋何来戒体。 《圆觉经》讲:“空实无华,病者妄执”。 “空实无华,病者妄执”字面意思是”我们向太阳直接看久了,虚空中会出现五颜六色的光花。 或者有眼疾也看得到;真实并不存在,因为眼睛有了毛病才看的到。 虚空当中本来没有五颜六色的光花,是眼睛有病的人看见有,以为真实存在,执着实有。 错误的认知、认同,本来没有的东西,却认以为真,这是执著。 大千世界对文字的执着;三藏十二部有很多精美的文体语言。 读熟一两部经文小意思。 “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很多同修执着在文字上;什么是空啊! 什么是色啊! 自己空一个不就知道了吗。 也就是实修实证一下。 空在与不同文字搭配意思是不一样的,执着在空有的问题上,只能原地踏步。 自己去试一下,都可以做到的。 执着佛像;大部分修行者都供奉佛像,以为这尊佛像就可以带来大富大贵。 佛像是让学者有对应条件,自己生起恭敬心,自己能生起恭敬心、慈悲心、菩提心跟佛像没关系。 禅宗有个公案“丹霞禅师烧佛像”讲的清楚,这里不啰嗦,自己去看。 对“我”的执着;任何事物以我为中心,我执很难去除。 好的事物都是“我”怎么怎么的,不好的事物“你”怎十八罗汉图么怎么的。 这就是我执。 “我要度众生,我在哪里”。 “我已见性开悟,见了什么,悟到什么”。 “你这样是杀生是不对的”,“你没有见性”等等。 很多经文提到“我”这个字或者词,“我”字也有很多不同意思。 分真我,假我。 真我,即自性本体,不生不灭,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个我的存在,也没有哪一个不是我。 假我就是这个色身和行为意识。 对于“执著”,也不能一概而论。 因为无论学什么,都必须对自己所学的事感兴趣,才能学成。 比如修净土,就念一句佛号,从不间断。 念而自念,不起疑而自疑,这都是达到“著”的程度了。 修禅宗的就一句话头,往往达到喝茶不知是茶,吃饭不知是饭。 这是一门精进,这不能理解为执着,执着是有错误的观点,不是真实的。 正确的修行状态理解为“执着”,是真“执着”了。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功德回向法界众生,随喜赞叹无量功德! 思 发布时间:2024-08-08 09:46:50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7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