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无门直指 第七十八节 触犯忌讳 内容: 第七十八节 触犯忌讳洞山五位颂:正中来,无中有路隔尘埃,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 僧问云居觉:如何是沙门所重? 觉曰:心识不到处。 寂音曰:洞山宗旨,语忌十成,不欲犯,犯则谓之触讳。 如五位曰: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 宏觉盖洞山之高弟子也,而所答之语如此,岂非触讳乎? 夫不犯忌讳十成者,法也,宏觉更能忘法,故能识宗。 幻寄曰:人多指洞山君子五位为语忌触讳,机贵回互。 临济用棒用喝,为全提正令直示家风。 殊不知用棒用喝,即回互不触讳之密令也。 『语忌触讳,机贵回互,即全提直指之妙运也。』至於黑不言黑,而言半夜炭裏,白不言白,而言古镜老婆,为回互犹属皮相。 夫一切万法有无,俱属名言,都无实义。 若确有定称,尽为邪见。 故洞山假黑白而示回互,忌触讳,忌十成死语也。 所以云:借黑权正,假白示偏。 正不坐正,夜半虚明,偏不坐偏,天晓阴晦。 自昔圣贤,说法皆然。 洞山特为一拈出耳! 世间岂有不回互不忌触讳,以十成死语示人之圣贤耶? 寂音谓:宏觉心识不到处是触讳,而又赞其忘法识宗,吾恐宏觉未肯点头,心识不到处是触讳,则洞山非佛,与直饶将来亦无处着语,皆是触讳耶! 未可谓:洞山既没,莫为之正也。 (解脱长者:一般对洞宗触讳之旨,间或误会,以为达摩西来,直指人心,有何可讳。 《心灯录》竟曰:不知忌些什么? 是对忌犯之旨,未曾明了。 前载:幻寄所说虽已明澈,然未详尽,特再葛藤一下,大洪遂曰:『宁可截舌,不犯国讳。』《宝镜三昧》有曰:『背触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属染污。』『错然则吉,不可犯忤。』曹山曰:『浑然藏理事,朕兆卒难明,威音王未晓,弥勒岂惺惺。』永觉注曰:『非独凡眼莫窥,即过去未来一切诸佛,亦不能窥。』这种境界,试问:如何说法? 『说是心法时。 是法非心法。』所以,『三世诸佛口挂壁上。』南泉亦曰:『叫我作麽说。』盖『尊贵位,不可犯,犯即属染污。』实则此位没有方法可说,说即染污,说即走失原样。 不见某老宿仅道:「若说正因,一字也无。」并且赶即自行扣齿曰:「适来无端不合与麽道。」而隔壁老宿已谓:「好一釜羹,被一颗鼠粪污却。」然若真正无一字一语,又怕断绝,所以,『须善回互。』能回互,则从旁敲显,有语中无语,无语中有语。 九峰玄曰:『语忌十成,不欲断绝,机忌触犯,不欲染污。』十六字最为简明。 况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祖曰:『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再与你道。』试问:为什么不道? 僧问马祖:直指西来意。 马祖为什么推给智藏,智藏海为什么又推头痛不会,最後马祖何以仍答他一个『藏头白,海头黑?』黄檗问百丈:从上宗乘如何指示於人? 百丈为何据坐而默无一语? 又有推官至仰山,山竖起拂子曰:推得这个麽? 官无语。 众人下语,皆不契仰山意。 时适三圣来仰山处,因病在延寿堂,仰山令侍者持此语问之,圣曰:和尚有事也。 再令侍者问:未审有什么事? 圣曰:再犯即不容,仰山深肯之。 再如,诸位祖师对西来意等之回答,或直说:不与你道。 或道:河水逆流,龟毛长重。 或答:新罗新罗,苏噜苏噜。 还都不是怕触讳,怕染污,怕走失原样,所以有语中无语,无语中有语,所谓:慈悲忒煞,曲为今时也。 虽然,祖师无论有语无语,无非应机接引,如珠走盘,莫可方拟。 既无一法与人,何有定法可说? 所说定法,即非定法。 所以,南泉亦有『智不及处,切忌道着』之言,洞山反有佛向上人是非佛之语。 盖稍或泥滞,即落今时,岂成教外别传之妙哉! )僧问曹山:如何是君? 山曰: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太虚。 问:如何是臣? 曰:灵机弘圣道,真智利群生。 曰:如何是臣向君? 山曰:不堕诸异趣,凝情望圣容。 问:如何是君视臣? 曰:妙容虽不动,光烛本无偏。 问:如何是君臣道合? 山曰:混然无内外,和融上下平。 山又曰:以君臣偏正言者,不欲犯中,故臣称君,不敢斥言是也。 此吾法宗要,乃作偈曰:『学者先须识自宗,莫将真际杂顽空,妙明体尽知伤触,力在逢缘不借中。 出语直教烧不着,潜行须与古人同,无身有事超歧路,无事无身落始终。』又:僧问:五位对宾时如何? 山曰:汝即今问那个位? 曰:某甲从偏位中来,请师向正位中接。 山曰:不接。 问:为什么不接? 山曰:恐落偏位中去。 山却问僧:只如不接,是对宾是不对宾? 曰:早是对宾了也。 山曰:如是如是。 百丈曰:『无始不是佛,莫作佛解,佛是众生边药,无病不要吃药。 此理是诸人本有,从来不是佛,不用知渠。 但割断两头句。 割断有句不有句。 割断无句不无句。 两头迹不现,两头捉你不着,量数管汝不得,不是欠少,不是具足,非凡非圣,非明非暗,不是有知,不是无知,不是系缚,不是解脱,不是一切名目,谓之佛,是染污,谓之法,是染污。』(解脱长者:观此节对触讳理由,说得更加明白,仅未提忌讳两字。 又:大愚芝示众,举盘山颂云:『光非照镜,镜亦非存,光镜俱忘,复是何物?』乃竖起拂子曰:『微尘诸佛光明,总在这裏,照破你诸人心肝五脏,衲僧面前,不得道着,切宜忌口。』由此,更加足徵忌讳一节,非洞山一支独具之见也。 ) 发布时间:2024-02-04 13:04:07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