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食存五观 内容: 举报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你要较量较量多少功德,才能成这一粒米。 所以古人说:“施主一粒米,赛如须弥山;吃了不得道,披毛戴角还。 ”得道这是很长远的时间修行,才能得道。 那么我把它改一个字,说是“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吃了不修道”,你不要说得道,你就修道,已经够了;可是,你若不修道,“披毛戴角还”。 古人又说:“锄禾日当午”,锄这个田,铲这个地啊,日当午,太阳正在中天,午时的时候。 “汗滴禾下土”,这个农夫的血汗,流满了这个田园里头,这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我们这样一想起来,农夫那么流血流汗,这一粒米才能有所成就。 我们如果不感谢农夫的这种功德,我们可以说是都是没有良心的人,所以我们必须要感激农人的辛苦,才能有饭吃。 所以说“谁知盘中飧”哪,你知道不知道,这个盘里头的饮食,“粒粒皆辛苦”啊,每一粒都是从辛辛苦苦地换来的,这叫“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第二我们要想一想,我有没有德行? 我德行是圆满了? 或者是不圆满? 这叫忖己德行。 忖,就是思忖,思忖自己这个德行;也就是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功德? 全缺,这个德行是全哪? 是缺? 是够不够资格来受人家的供养? 这是全缺应供。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第三要防备自己吃东西有一种贪心。 啊! 好吃的,就想吃多一点;ㄕ n 吃的,就吃少一点;一点也不平均,也不平等。 所以贪等为宗,就是要平等,不要贪好吃的。 所以,我这个出家人,我从在家我就不敢贪好吃的东西。 我所吃的东西,都是人家不愿吃的,我来吃;所以人家愿意吃的,我能不吃就不吃,这是我一个很愚痴的习惯,这是很愚痴的。 一般人认为吃好东西就好了,对身体也有营养了,吃不好的东西,就认为没有营养,我不是这样子。 说你是表示标异现奇,表示你怎么样特别。 也不是这样子,我不希望有所选择吃东西。 贪等为宗,这是我吃饭的一个宗旨。 所以我在吃三餐的时候,每一天每一顿饭,吃五碗饭。 等我看见人没有饭吃的时候,没有衣服穿,没有房子住,我愿意节省自己这个饮食、衣服,和住的地方。 所以我改成每一餐三碗饭,这么一天吃一餐,只吃三碗饭。 到现在我连三碗也吃不了了,最多吃两碗饭,甚至于就一碗饭;因为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肚子它容纳不下了,所以一吃多了,就觉得不自在了,妄想纷飞了。 所以我吃一餐以后,就一天吃三碗,省下来这十二碗饭做什么呢? 不是放到我的家里,留着慢慢吃,不是这样子。 我一天省下十二碗饭,我给这个没有饭吃的人来回向,希望我少吃十二碗饭,他们也能得到饱暖。 这是我一个小小的思想。 啊! 就这么愚痴。 这是“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第四个观,说这是一种良药,能治人饥饿的病。 人有饥饿的病,可以把它治好了。 那么既然是治病,何必又分别好吃不好吃呢? 都是一样的药,就到应该服这个药的时候,就服一点;不应该的时候,就不需要。 所以有的时候,我常常也自己刻苦自待。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如果我不吃这个药,这个身体就干了,就不能活了,所以也勉强吃它一点。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第五是为了修行成道业,所以才要吃饭,令这个身体不朽坏,才吃点饮食。 这是出家人三念五观,每一个出家人都应该常常不要忘了这三念五观。 至于在家人啊! 吃东西更应该自己检点自己,不要那么奢侈,尽找好东西吃。 发布时间:2024-08-19 09:30:09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7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