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怀瑾老师】一般人念佛学佛的三种心态 内容: 一般人念佛学佛的三种心态当我们一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自私心就来了,心想他大概会送点药给我吃吃;再念“消灾延寿药师佛”那可乐了! 又来给我们消灾,又给我们延寿,又给我们药吃,最后还让我们发财,对不对? 如果以这种心情念,不知道灵不灵? 庄子说:“夫子之心,其蓬也夫。 ”琉璃光明怎么进得来? 并非它不进来,好比普照大地的阳光,并非阳光不照你,是我们自己挡住了光明。 《拍案惊奇》的作者凌濛初有两句诗说得好: 本待将心向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所以要看清楚,“闻我名已”,不是听人家念,闻的下面是思、修、慧。 观音法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听了这个道理以及佛的愿力后,要用心思维,要去研究。 一般人大多在迷信中学佛,念佛有三种心态: 一、依赖心。 好像念了一万声佛,佛就欠了你似的。 二、功利心。 哼! 我佛都念了,结果还是没有效果,你说气不气人? 这是功利主义。 三、糊涂心。 只晓得念,脑子也不思考,不知道佛号所包含的意义。 佛法并没有禁止你思考,处处都叫你正思维修,否则就是迷信。 然而佛法绝对不是迷信,何以不是迷信? 因为任何一个法门的修持都是从“闻,思,修”而证得菩提。 所以,我们看佛经,文字往往都很容易懂,不要因为文字太容易懂,就不去思维。 人都有惰性,吃饱了饭就懒得用心,不喜欢用脑子,还以为自己了解了呢! 《药师经的济世观》很多人在佛菩萨或某某上师前面磕个头,菩萨啊! 你加庇我! 好像只要磕个头,什么事情都不要管了,菩萨会帮我,这是什么心理? 依赖心。 所以,我常常对年轻人说:你不要来学佛啊! 先去学做人,人都做不好,如何能学佛? 对不对? 例如这种求加庇、求加持的依赖心理,如何能学佛? 所谓加庇是你自己本身先健全起来,然后加上庇护,互相感应。 自己不努力,自己不用功,佛菩萨想加都加不进去,想庇都庇不上去。 所谓加庇的道理,就是我们自己中国文化本有的观念。 古德云:“自助天助,自助人助。 ”你要想得到别人帮助,自己先要站得起来。 如同跌倒了,躺在地上叫说:“你们来加庇我啊! 我站不起来呀! 你们抱我到家里,抱到床上,还要喂我吃饭啊! 你们要加庇我啊! ”你们说这像话吗? 只要你们依教修行,努力用功,自然会得到佛菩萨的加庇,你真有愿力,自然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庇。 我经常碰到学佛的人来说,老师啊! 见了你回去以后,境界好得很,老师你加持我。 我说,别胡扯了,那是你自己用功。 还有更妙的,有位同学告诉我说,在美国有一个人完全得到我的加持,才有如此成就。 其实,我连他是谁、名字都忘了,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 我的手哪有那么长伸到太平洋那边去加庇他? 一切都是他自己的努力。 ······我经常笑说你们学佛哪算是学佛? 那是投资做生意,我学了三年佛,怎么没有效果? 学佛要有什么效果? 佛法讲究“空”,“空”有什么效果? 都是以轮回中的妄想心,生出轮回中的错误知见,就如此在轮回中转来转去,因此,“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什么是大寂灭海? 就是中国禅宗所说的“放下”! 在一念之间,全都放下了,连“放下”的念头也放下了。 可是,一般人都求效果,不求放下,哎呀! 我学了佛之后,生意越做越失败,事情越来越不顺利,请问我们学佛是学什么? 难道就为了钱越赚越多吗? “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学佛首先要切断世俗的计较心、功利心,先将求功德、求平安之心放下,才可以学佛。 《圆觉经略说》“阙于信根”,没有正信就是迷信;没有智慧的相信是迷信,一切的真理不透,佛的理不透,愚痴的相信,统统是迷信。 例如你们打坐,一点念头没有,都在那里昏沉,这种愚痴的果报,他生来世堕入畜牲道。 愚痴的行善,他生来世的果报是阿修罗。 所以学佛是“大智度”,一切要靠般若,没有智慧的学佛,迷信的果报非常可怕。 这个世界众生愚痴无智,没有正信,信根不够。 你们念佛,天地良心,自己真信吗? 一边念一边在心中打问号,不晓得这样念对不对? 真的有阿弥陀佛吗? 真的能往生吗? 搞了半天都白搞,对不对? 六道轮回,三世因果,哪个真信? 贪瞋痴慢疑,这个疑是与生俱来的,何以会怀疑? 信根不坚固。 “阙于信根”,你们研究心理学的,我告诉你们,这些都是众生心理状态的毛病。 《药师经的济世观》“答言:乐常信佛。 ”维摩居士回答,常常处处要恭敬佛,不是只有到了佛堂才如此,自己内心恭敬,才是信佛。 不是叫你拜佛像,佛教不崇拜偶像的。 那些泥巴塑的、木刻的,都不是真的佛菩萨,那是表法。 真正佛在哪里? 在你心中。 佛经告诉你,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三位是一体的。 佛是化身,心是法身,众生是报身。 也可以说,佛是报身,众生变成化身,这个无定位的。 怎么叫常信佛? 怎么是真正信佛? 你现在懂了吧! 不是迷信,不是去庙子烧香磕头,你随时恭敬自己的心,随时恭敬一切众生,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才是信佛。 所以说,佛以佛眼看众生,以慈眼看众生,不是以怨恨轻视的眼光看别人,才是信佛,信自己的心。 你们都是信佛的,但是严格来说,诸位都不够资格。 要随时恭敬自己、恭敬别人啊!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发布时间:2024-01-23 02:42:12 更新时间:2024-01-23 02:42:32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85.html